鸡稀饭,顾名思义,是用鸡和白米煮成的粥。鸡稀饭营养丰富,是男女老少皆宜的特色的美食。通常在苗族过年过节,妇女生孩子坐月子,或有贵客来临等喜庆的日子,都以此为佳肴待客。
鸡稀饭的做法既讲究又简单。讲究的是,必须保证食品的天然纯洁环保,必须是自家庭院敞养,没有喂食任何添加剂的天然食品和自然生长的土母鸡。简单是指成分简单,主料鸡加上黏米、糯米及少许生姜即可。具体做法是:将鸡杀好去毛,烧稻草火烤一下,抠出内脏洗净,将整只鸡和洗净的鸡内脏,一起放入锅或鼎罐里,拍少许生姜放入,加甘甜纯正的井水或山泉水,然后烧旺柴火煮,待水沸后,再加淘好的米,黏米最好是用红黏米。黏米和糯米的比例是5:1,即黏米500克,糯米100克。开火后,大火烧开,小火慢煨,在大火和小火的作用下,土鸡的鲜香与米粒的天然纯香完美融合,金黄色的鸡汤,映衬着白色的米粒,待鸡熟软,米粒膨胀,汤汁黏稠,放盐,将鸡捞出。捞上来的鸡,皮黄肉白,鲜嫩软糯,砍成小坨,可直接食用,也可手撕,原汁原味原生态,口舌生香,回味无穷。也可以蘸上放有大蒜、花椒、盐、酱油和鸡稀饭汤的柴火灰烧的辣椒水食用,味道鲜美,让人食欲大增。稀饭则清香四溢,汁稠色亮,入口即化,看着就令人垂涎欲滴。这样的鸡稀饭,不仅助消化、还有营养,具有健脾开胃滋阴补肾之功,是苗族人世代传承的特色养生美食。
关于苗族鸡稀饭的来历,有一个传说:在苗族大迁徙过程中,苗族人民跋山涉水,劈山开路,前有大虫猛兽,后有追兵穷寇,苗族先民扶老携幼,一路觅食,艰难前行。那时,有一妇女生了一个娃,全家人却高兴不起来,因该妇女身体虚弱,没有奶水给孩子吃,这可愁坏了全家,急坏了孩子的父亲。没有办法,孩子的父亲只好一个人到深山去寻觅,看看有什么可以给产妇充饥滋补身体的。天无绝人之路,好歹逮了两只野鸡拿回家,拿火给野鸡去毛,抠出内脏洗净。婆婆刚将野鸡炖在锅里,这时传来消息说,追兵快要到了,饭又还没煮,怎么办?聪明的婆婆立刻把米放到炖野鸡的锅里一起煮,由于时间紧,等米一烂,全家就锅里鸡肉饭粒稀稀汤汤舀起就吃。哎呀,全家都吃得有滋有味,特别是这个产妇,平日里口味总不太好,这天这顿竟狼吞虎咽吃了几大碗,还对婆婆说,婆婆,您今天怎么煮的呀?这么好吃。由于吃了鸡稀饭,大家都有了力气,特别是产妇,吃鸡稀饭后有劲儿了,也不拖大家后腿,全村男女老少,把追兵甩得远远的。话说这产妇吃了鸡稀饭后,不仅体力得以恢复,竟还有了充足的奶水奶娃了。
自那以后,孩子的父亲就天天想办法捉野鸡煮鸡稀饭给老婆吃,产妇康复得很快,孩子也长得白白胖胖,全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老婆婆认为,这些都是吃野鸡稀饭的结果,是吃野鸡稀饭给全家人带来了福气。自此,全村乃至苗家人都认为,吃野鸡稀饭,不仅对身体好,还可以添财添福添寿。由于大家都爱上吃野鸡稀饭,后来野鸡就不够抓了,于是就用家里养的土鸡替代。这样,用土鸡炖稀饭,苗族人一直传袭至今。
千百年来,苗族美食鸡稀饭,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受到了苗族之外更多人的喜爱。很多国内外游客,都争相来到黔东南,到苗族村寨来,亲口品尝美味可口的苗族鸡稀饭,亲临体验苗族独特风俗人情。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苗族人的日子越来越好,杀一只鸡,煮鸡稀饭,已经不是什么奢侈难办的事儿了。
而今,苗族鸡稀饭已是苗族待客席间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不必等到苗年节、吃新节,择日不如撞日,只要你想吃,只要你想来,好客的苗族会持一牛角香醇米酒把你迎进门,一阵忙活后,一锅香糯可口的鸡稀饭就会端到你面前……让人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