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餐和西餐是没有哪个更健康的说法,完全看对于食物的烹饪方法。
从战国时代以来的数千年中,中国传统的饮食方式一直传承得很好。但随着对外开放,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西方化,中餐和西餐是两个模糊的概念,中国人的膳食类型有10种以上,而且人们的饮食模式也在变。而西方膳食模式也有很多,像地中海沿岸国家的膳食模式就有不少地方与中国传统膳食相似。其实所谓西方,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其膳食模式也在变,将所有的西式快餐都称为“不健康食品”是不公平的。
食品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西式快餐中的食品只要在食物品种上减少动物性食品,增加植物性食品,原料新鲜,符合卫生质量要求,在烹饪方法上,减少油炸,采用多种烤制和蒸煮的制作方法,并且注意均衡营养和品种搭配,同样也可以制作出健康营养而又美味可口的好食品。相反,传统的中式饮食中,如果煎炸的食品过多,也属于“不健康食品”。
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它们都各有各的特色,营养都不错,都有它合理可取的部分,也都有它不够完善的地方,适合于不同的人群,关键是看怎么调配,所以吃中餐或者吃西餐不是选择营养素补充食品的最大依据。
中国传统的膳食类型属于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高钠、低钾、低钙和低动物蛋白质。对于心脑血管病来说,这种膳食模式既有保护作用,也有致命的缺陷。心血管病发病率的危险因素均是血压、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体质指数的平均水平。与西方人相比,决定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率稍低的膳食因素为较低的总脂肪、饱和脂肪、胆固醇等,是明显优于西方的合理膳食成份。而构成脑卒中高发的膳食因素,是高钠、低钾和低钙,主要与摄入蛋白质少有关,蛋白质摄入少在脑卒中发生中,已和血压、体重指数成为同等重要的危险因素。
中国的主食米饭、馒头、面条等都采用100℃左右的温度烹制,比烘烤的温度要低得多。中式菜肴爆炒时间短,瞬时的高温,使得食物内部的温度低。这种高低温结合的烹饪方式,在保证食物营养成分不受损失的同时,也满足了食物表面杀菌的需要。同时,低温烹饪减少了油脂的氧化,杜绝了丙烯酰胺类物质的产生,当然菜肴也特别好吃爽口。中美两国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的一些研究就证明,中国人的传统膳食优于欧美人的膳食,西式快餐是形成肥胖并诱发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教授威廉姆·坎内尔提出,中国应当控制美式快餐的迅速发展,而提倡相对有益于健康的中餐。
西方是现代环保的发源地,是宗教的笃信地,基督教虽允许吃肉,但总的理念是食物越简单越好,决不允许为了享受而大吃大喝。西方人在日常饮食中肉量比中国大城市要少,西方饮食也有可取之处,比如蔬菜并不少见,而且是鲜生有营养,菜都少盐少油,即使有块肉鱼也是素素净净,奶油等调料是随取自放。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中国的传统饮食比其他国家更健康,这是基于几十年前“瓜菜代”的基础,那时中国农民一年就吃几次肉,城市一个人一个月也就半斤肉,那时的中国人身材好,且癌症、高血压、糖尿病也相对较少,那时中国人的饮食跟现代中国城市绝对是两码事。
现在中国餐馆里的情况恰好相反,已在朝不健康方向发展,典型的菜式往往重肉、重油、重盐、重糖,还会用大量味精等调料提味,以图吸引食客,很多菜都泡在油中,这样的中餐比西餐更差。
西方人的早餐一般是冷牛奶、玉米燕麦等谷物膨化片和面包片,再加上一杯纯果汁,咸肉片加鸡蛋那种英国式早餐已渐被抛弃。西方人的午餐可能更简单,一般是一块三明治和一杯咖啡,晚餐或是披萨或是意大利面,最多有色拉和汤,吃大块牛排的已经少见。而现在的中国人则比较重视晚餐,一般大吃大喝都在晚餐。
综上,倡导全社会吃少盐、少糖、少油、少肉的清淡营养食品,在合理营养的情况下享受美味,是抑制西式快餐的重要方法。想要健康的人,最重要的就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油炸食品,少吃或不吃甜食,要养成多吃水果和蔬菜的良好饮食习惯,才能使我们能够获得全面而均衡的营养。
最后,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有帮到你的话,请点个赞让我知道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