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其中包括霉菌。
真菌孢子很小,可以随风四散,所以几乎没有洞。
当然,霉菌也有它喜欢去的地方,比如阴暗潮湿的库房。
如果库房里储存着水果蔬菜、粮食、干果等食品,长霉就不奇怪了。
但是,肉类会不会长霉呢?
日常生活中,肉类长霉的情况并不少见,主要是腌制、风干的咸肉。
这样的霉也常常被叫做“盐霉”,老人们的处理方式是刮干净,洗洗接着吃。
实际上自然界的霉菌多数是毛霉、根霉、青霉、曲霉等,这些菌本身并不会有多大的危害,只要不产生有毒代谢物就没事。
我在家遇到这样的,一般也是切掉霉变部分,洗洗接着吃哈。
当然,如果商家卖霉变咸肉肯定是要挨罚的。
除了咸肉,冻肉也有生霉的可能。
但0度以下几乎没有微生物能够活动,所以如果要长霉,必须是先解冻,后长霉,再冷冻。
而长出霉斑所需要的时间和温度,足以让肉腐败变质得不成样子,因此这种事情仅可能出现在变质僵尸肉。
由于感官很差,僵尸肉一般流向小作坊、小摊点,加工成肉制品再卖,而市场上卖的新鲜肉或冻肉几乎不可能出现。
如果肉确实被霉菌污染了,会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呢?
其实不用操心这个,因为肉不是黄曲霉喜欢的食物,也就不大可能有黄曲霉毒素。
谷物和油料作物(比如花生、坚果)更容易被黄曲霉污染,因此在制定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的时候主要考虑这些东西。
另外,黄曲霉毒素也不像大家想的那样容易产生。
首先污染的霉菌需要是黄曲霉或寄生曲霉,然后这个霉菌要足够多,能压制环境中的其他霉菌,然后它正好携带了产毒基因,然后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的条件都符合,然后也要长到一定的阶段才会明显产生黄曲霉毒素。
在如此多附加条件的前提下,产生毒素的概率就非常之低了。
讲个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儿,以前南方粮食黄曲霉污染严重,后来有些地方进行治理,方法就是往田里喷洒黄曲霉孢子。
为啥?因为喷的黄曲霉孢子没有产毒素的基因,喷了之后,它们就会把产毒的黄曲霉排挤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