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东风本田毫无疑问是站在了风口浪尖上。除了思域的“吊打跑车”梗在网络上传播,大家更关心的还是1.5T发动机的“机油门”事件。1月20日,在东风本田媒体沟通会上,东风本田品质管理部副部长佐川泰三针对近期“多款本田1.5T车型发动机机油液位增高”事件向媒体给出了回应。
佐川泰三表示,汽油进入到机油中本属于正常现象。吸气冲程下喷入气缸的汽油可以粘附在气缸壁上,并在压缩冲程时通过活塞环流入曲轴箱,导致汽油混入到机油当中。而当机油温度升高到80℃以上后,混在机油中的汽油会自行挥发,并通过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PCV)重新回流至进气歧管,从而进入燃烧室重新参与燃烧,属正常现象。机油温度需要达到100℃才能够达到最佳工作状态,而达到80℃时,其中含有的汽油就会开始挥发,所以在发动机正常运转时,机油里是不会含有汽油的,其它发动机也同样会有这个现象。但在冬季,特别是东北寒冷地区,由于受到低温环境影响,机油温度低时,机油中混入汽油的情况会更加明显。
东风本田方面表示,其自2017年12月起开始接收到相关投诉,目前已接受到约1000件,主要涉及的车型是新CR-V 1.5T车型,同时也有少量的新思域1.5T和UR-V 1.5T车型。至于为何同是L15B系列1.5T发动机,却拥有明显不同的问题发生率,东风本田也在进一步的解析当中。目前,东风本田方面正在与日本方面同步寻找解决办法。与此同时东风本田也表示,目前少量的机油增加对车辆的使用是没有影响的,在被追问“少量”的定义时其透露,“目前试验结果表明,机油液位超过机油尺上限30mm以内,对发动机性能没有影响。而一旦超过这一上限,就需要更换机油”。为此,东风本田给出了初步的消费者安抚方案,对于机油液位超过油尺上限30mm的车辆更换机油。更换机油仅是临时应对方案。至于真正解决问题的“永久对策”,官方表示还在进一步的测试和研究之中,并争取在2018年春节(2月16日)之前给出正式的官方解决方案。
为什么本田会突发如此大的质量风波,咱们一点一点来说。首先这和2009-2015年任职本田CE0的伊东孝绅脱不开关系,他干了什么?有一则2015年的新闻我先引用过来:
“伊东孝绅于2009年执掌本田,并在任期对本田长期合作的供应链进行改革,以寻求削减成本并研发新技术,此举遭到了部分日本本土供应商及前本田高管的反对。一名前本田高层表示:“伊东孝绅的改革扰乱了本田的供应链,部分供应商甚至沦为分包商,并丧失了自己的技术。”
此外,部分本田退休高层也对伊东孝绅表达了不满,并指出伊东孝绅的行动过于草率,造成了一系列具有破坏力影响的汽车召回。除了因高田故障气囊召回了逾1,300万辆汽车外,本田在日本市场自2013年以来,已对飞度和缤智展开了五轮召回。”
从2014开始,伊东孝绅为了成本考量,放弃了本田嫡系供应商京浜、昭和的大量零部件供应,转而主导采用了大量低成本低质量供应商零部件,直接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2013年,美国消费者报告讴歌可靠性是第3名,本田可靠性排名是第5名。到了2017年,讴歌的可靠性逐年下滑,已滑落到第19名,属于不可靠一级,本田品牌滑落到第9名,掉出最可靠一级。本田可靠性一落千丈,伊东孝绅要背锅。
当然,这口锅不能全扣在一个人的帽子上,要不然在北美市场的新CR-V和新思域就为什么没有这些问题呢?在成熟的汽车企业,不是说供应商想怎么提供零部件就怎么提供,而是供应商是按照主机厂的要求提供配套的。成本要求、设计参数、性能指标、质量指标提供配套都有一个严格的标准。一款车从开发到量产,几乎需要配套企业全程介入,因为设计在不停地验证,优化,以确定特定的指标满足产品的要求。问题在于,如果一开始的标准就有问题,这个“黑锅”为什么要供应商来背呢?东风本田一定要反思一下自身的原因。
其实本田在新技术的使用上,一向都爱出问题。随便举几个例子:新的用了直喷技术的1.5L地球梦发动机,一直有积碳的问题,需要用添加剂来解决;日本本土飞度和缤智有混动版,用了新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在2014年就因故障而召回;90年代时的本田4AT(老雅阁和朗程),换挡顿挫非常明显。本田这台出现机油增多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应该是本田未来5-10年内主力车型的动力系统,战略意义重大,从紧凑级思域到CR-V甚至到中大型的UR-V(冠道)和即将国产的全新雅阁,这台1.5发动机都是绝对的主力机型,如今爆出“机油门”事件,本田莫不是要凉凉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