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全国首台宝马M4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碍于相关视频已经被删除,恰巧大家也还没听说的话,不妨继续往下看。
事情的发展要从抖音自媒体@小刚学长说起,前段时间他入手了全国首台全新宝马M4,为此他本人还亲自开着拖车去港口提车,可见他很重视。
正常情况下,汽车自媒体也好,抖音类自媒体也好,要是有幸拿到全国首台宝马M4,我想大多都会抢先发布评测试驾等内容,不管是为了炫耀还是博取人气,都再正常不过。
然而,这台宝马M4的经历却非同寻常。
这里就不得不提及相关抖音号——@Bimmer·温锦宏和@梁食晓记。在相关视频中,其一作者对国内首提宝马M4进行了记录和分享,但“不幸的是”,在宝马M4挪车过程中右前门被拖车划破,于是进行了修复工作;在另一段视频中,这台宝马M4的车门则是被拆下用来炒菜。而这些正是大家的争议点。
说实话,宝马M4不算是特别罕见的车,当然也不算常见的车,要是这次主角换作上一代宝马M4,甚至是全新一代宝马4系,我估计这视频都很难被单独拿出来讨论。但问题在于,这真是中国首提全新宝马M4,全国Bimmer(宝马车迷)、汽车媒体都在盯着。
在说拿车门炒菜之前,我们先看看它是怎么被划破的。视频中这台宝马M4即将卸车,而驾驶员是@Bimmer·温锦宏,也就是视频里所称的“宏哥”,在车落地后右转时右车门被拖车划破,值得注意,视频这里给了一个特写镜头。
为什么?因为 @Bimmer·温锦宏这个抖音号的风格大致如此,以拆车、修车等内容为主,特别是豪车,最常见的就是那台绿色阿斯顿·马丁。随便刷了一下,基本上各视频点赞数都超过1W,最高的还达到77.8W,不少剧情都是意外损坏然后将其修复好等等。所以到了宝马M4这一期发生了类似的“剧情”,很多人看来就是正常。
这个视频短时间内就获得十几万点赞,最高有多少就不得而知,因为已经给删除了。
接着是车门炒菜,这是@小刚学长修车厂里面的另一位同事,在视频中他把拆下来的M4车门当作为灶台,然后在上面架锅炒菜,而缺了右门的M4就停在身后,目前这个视频也已经找不着了。
整件事情的经过大概这样,事后@小刚学长还发布了一个视频解析,主要是说车提回来之后他自己到了外地出差,于是这台M4就放在了店里,员工们拿去做内容等等。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台宝马M4属于私人物品,法律说得很清楚,其他人无权干涉任何个人行为,所以事关对与错,只是相对不同人而言,大家都能持有自己的观点。而且相关当事人也说了,这车是自己买的,怎么用是自己的自由。
事后马上有不少私人号、媒体甚至是大V等都对此发表看点,我总结了一下,评论区大概能分为两种观点,一是“确实是别人的车,别人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二是“虽然是别人的车,但我认为这样做不太合理”。
同时我还看到不少评论是这样说:被划破的车门并不是原车配件,而是来源于其他渠道的副厂件。当然这事尚未有人出面确定。
事实上,有一大部分人认为这是哗众取宠的行为,大概就是说一台中国首提的宝马M4不好好去评测、去开,反而在这搞“娱乐”。但大家知道不能阻止别人干啥,于是就从法律的层面跳到道德的层面,去批判整件事情。
回到事情的本质,其实无论是汽车类还是其他行业,如果是从事自媒体行业的,都明白的流量的重要性。曾经有人说,无论你是被网友赞,还是被网友喷,只要有人在讨论你,你就算红人了。确实,近年来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而再深入到汽车自媒体工作,说实话,如今成千上万字的普通文章,甚至是常规的讲车视频,在不少网友看来就是“八股文”,这些缺乏新奇想法,缺乏形式创意的内容很难得到持续关注。
于是顺着早几年起始的短视频风向,不少汽车媒体都走上了创新道路,包括以上谈论的,就像此次事件相关当事人发声说明了,部分账号只是娱乐号,这只是一种表现形式。
还曾记得一俄罗斯博主怒烧奔驰AMG GT的故事?据他本人称自从新车买回来以后就不断出故障,但经销商却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他甚至把车开回店里五次,不过经销商每次都找借口不帮他维修,于是,被逼无奈之下他放火把车烧了...
从此我知道了这位兄弟,但后来,他竟然还在干着类似的事情。例如火烧奔驰后怒提奥迪RS7、“意外”撞破保时捷Taycan等等。由此有更多人知道了他,大概率来说,这就是为炒作而炒作,虽然大家都知道是搞事情,但都喜欢看。
接着,前段时间的“粉丝倒牛奶”事件大家还记得不?剧情是粉丝为偶像打榜投票,花钱买大量牛奶(只有打开牛奶才有投票机会),于是出现了量太多喝不完,就把已经用作投票的牛奶全倒掉。这事直接被央视点名,而相关视频平台、综艺节目负责人也出来给全国人民道歉了。
再来,去年各大视频平台集中清理了“大胃王吃播”等类似节目,原因是这种视频缺乏实际意义,最重要的是极其浪费食物,被打压实属正常。
当然,这些件事情都不能直接与此次“宝马M4事件”相挂钩,毕竟具体性质不一样。好比如你硬要把自己的车玻璃砸一个洞,只要不是危及他人,也没人能管你,但不排除你身边人说你脑子出了问题,对吧?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年代,流量已经超越了“仅被网友认可”的单一层面,因为它还能带来更多实际意义。不过说到底,流量的本质就是人在看,即使大家知道某些事意义不大,甚至不太合理,但就是想去看。然而正是每一个人的每一次观看,就将会决定网络内容的走向。其实我比较认可一个观点:你要赚流量的钱,就得受流量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