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E53远远不是一台破车。今天咱就来聊聊,我为什么选X5,而且还是台2004年的X5。
(大家瓜子饮料准备好,这篇帖子可能会导致二手X5涨价,涨价之前,先来看部十几年前关于X5的微电影)↓
最具实用价值的经典宝马
底盘代号为E53的X5,我坚定的认为,它是经典老宝马里最具实用价值的车型,融经典、收藏、把玩,以及社交、家用、日常于一身。
而其他的经典老宝马,类似5系E39、7系E38这样的,基本只剩把玩和收藏价值了,3系E46呢,也非常经典,但后排的空间还拼不过现今主流A级车,实用价值也所剩无几。
这台金色X5,是我一个月来,穷极上海滩同类车源后,发现最讨好我的货色了。
在我详细聊这台X5之前,先说说我自己对E53的了解,估计要比网上查来的那些千篇一律的配图软文更加有味道,对经典宝马抵抗力差的,请带好防毒面具。
十几年前的视频广告种下的草
我对X5的好感,源于大学时看到上面的那段电影广告。当时瞬间觉得主人公的冷峻狭义的气质也好像我啊(捂脸),他开的车也男人味十足,Man透了!甚至觉得这车的质量好到可以抵抗步枪子弹。
对于民用车,这明明是不科学的,但这就是广告给人的心理暗示,魔性地操纵着你的大脑判断。
当年,这款X5的新车价最低也要90万左右,完税后落地近百万,绝非我等应届毕业生靠自己的实力赚钱能触及的,就算是名校生也没戏。
哈哈,又要说到二手车的独特魅力了,它通过时间的魔法,让你可以“花十万实现百万的梦想”。
又跑题了,先聊E53。
E53(1999-2006),所谓“开天辟地”,因为BMW一向主打运动操控,之前从来没有出过SUV,E53这款大中型豪华越野车,作为BMW的首款SUV(虽然宝马官方别出心裁地称之为SAV),E53的开发受到了很多恩惠。
往往任何物种的第一款xx都是很舍得投入的,动不动就不惜代价。我在清华里读的“基础科学班”,也是第一届,同样充满各种优惠政策,我自觉获益不浅,否则我可能连毕业都困难…
上世纪90年代,德国人其实不认可这种越野车的,人家讲求的是操控乐趣兼顾家用,所以Wagon很受欢迎。而美国人却生来喜欢大车、高车,他们口语管这种车叫truck,巴不得后面再带个皮卡货斗,底盘高,空间大,视野好,坐人宽敞,拉货方便,非常实用。
所以BMW的设计目标直指美国市场,班戈大叔一拍桌子,就是要开发一款讨好美国人民,且兼顾宝马运动基因的SUV,期待在美国大卖。
E53是1999年投产的,环视当时的欧洲汽车制造商,奔驰已经针对美国市场开发了第一代ML(W163:1997-2005),奥迪还没动静,保时捷第一代卡宴(9PA)2002年才问世。
所以,宝马不是起的最早的,却后来居上,吃得最好。先不说性能,仅回顾下面两张照片,就知道哪款车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了。班戈老先生真不是盖的,个人觉得E53的内外造型,至今都堪称大器绝伦之作,经典之至。
图:连内饰都那么有阳刚味
图:内饰的这些细节和线条,雕刻感极强,很让我回味
如果拿几款耳熟能详的SUV来做比较的话,不乏外观霸气,造型Man爆的车型,但我觉得唯有E53的Man中透出细腻和睿智,就好比当年的施瓦辛格,他的块头和吨位并不是最厉害的,腹肌也比较薄弱,但他愣是蝉联了N届奥林匹亚健美先生,主要原因就是身材匀称,肌肉线条细腻,轮廓充满雕刻感,通俗的说就是“强壮而不笨拙”,我暂且称之为“德式肌肉感”吧。
对比一下后面一代的X5(E70),就更加偏“美式肌肉”了,这种肌肉感,脂肪含量就明显高于“德式肌肉”,无论是内饰还是外观,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德式线条一些。
(!奔驰粉勿喷,纯属个人审美!)这么点评一圈下来,再回头看第一代ML(W163),基本就是一块用过好几次的香皂了,后备箱门也光秃秃,缺乏线条和勾勒,各个倒角都是圆的,内饰也充满“圆”的元素,估计对风阻会有些好处。
当然,ML早于两年X5推出市场,让班戈(Chris Bangle)和查普曼(Christopher Chapman)小吃一惊,幸亏老班有远见,1994年开搞E53时就有两套主打方案,他们直接毙掉了其中一套和ML重叠度较大的设计方案,启动了另一套开始制作样车,这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E53,和ML风格迥异的小故事。至于被毙掉的那款设计长什么样子,就跟不幸死在我妈妈肚子里的那个姐姐,我也没办法考证了。
E53的“路虎”血缘
宝马萌生打造SUV的想法,是1994年宝马接手Land Rover,对Rover进行了仔细的调研和评估,发觉如此良机,何不搞款SUV呢?
这也被认为是宝马从Rover身上获得的为数不多的一大裨益,因为之前宝马从来没有开发过SUV,为了抢美国本土市场,对抗对手的同类产品,联合Land Rover的现有技术无疑是一条捷径。
所以E53的很多技术都来自于和Rover原研发团队的合作,以及对Land Rover相关车型(L322)的技术借鉴,比如陡坡缓降系统,越野工况下的动力管理等,可谓一个巨人在另一个巨人肩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图:下尾门:包括X5一直沿用至今的上下两端式尾门,也是路虎的设计借鉴,我认为下面那1/3尾门翻下来超级实用,坐在河边钓鱼,或是和恋人坐一起赏夕阳美景,多惬意,气死轿车党!
图:后备箱很大,比轿车爽多了,一家人出去玩,P孩们的东西都可以装下
虽说Land Rover的故障率公认比较高,彪悍起来也完全不讲究操控,但是宝马的调校理念和品控能力,对此形成了极强互补,所以我认为E53汲取了爹妈身上各自的优点,而缺点被控制到了最小,的确是个相当成功的结晶。
和Rover家族风格相去甚远的是,所有的X5都一样,E53一上来就被BMW定义成了运动型公路选手,在越野能力上做出了不小的让步。
我之前效力的公司就是宝马的御用底盘系统供应商,熟知好几代X5的开发调教,都是极大的要求保证公路性能,驾驶者的操控信心。打开发动机舱看看,E53的发动机深陷,顶部饰板低于机器盖一个D长,这就是为了降低重心,悬挂调教也比普通SUV硬不少。
图:发动机深陷,这张照片好像没有展示那么明显
图:E53,小改脸之前
而且,宝马设计师还偏执地要求这款四驱SUV开起来,主观感觉上得和家族其他后驱车隐约差不多,注意,是“隐约差不多”,这特么是多难理解的技术要求啊。
所谓保持宝马DNA的一致性,在E53上,工程师变态地调出了一个精确的限扭比例,62%!62%的发动机扭矩,可以被分配到后轴,为了让车子感觉更像后驱,但它的确有四驱的性能!(当然,时代进步,技术也进步,后面一代的X5_E70,四驱系统更加智能,底盘也有改进,以后等我入了E70再聊给大家听,记得打赏哈~)
图:E53的分动箱
总之,开过E53就知道了,宝马3系E90可以70km/h过的弯,E53可以60km/h搞定,2吨多的大车,也没输多少,而且在弯内制动或是加油门,弯道轨迹保持得纹丝不动。(前提是底盘件得正常哈,逢老化先修复,否则开的就不是宝马了)
图:极限攻弯时的E53,罕见的颜色哦!
汽车研发圈:SUV永恒的标杆
虽然E53已经停产10年有余了,但据我所知,它至今仍是国内SUV前端开发领域所祭拜的标杆,神一样的标杆,如果哪家国产自主SUV的核心系统的水平可以达到E53的水平,他们的工程师就可以在行业里昂着头横着走了。(不服这句话的人,可能你还不懂宝马工程师在E53上花了多少心血)
说到这里,我可以聊聊我当年在ZF给车企调车的一些事儿吧。
大学时代被E53种草后,我第一次深入领略E53的魅力是在2013年,我一个清华师兄在另一家车企做研发,他说他老丈人退休后在山上圈了块地,养动物玩(啥动物,我忘记了),需要一台SUV,但逼格要高点。我就给他淘了一台E53的X5,白外米内,和诺嫂的A4一样的极品,里程11万km左右。清洗、保养、整渗油、排故障,折腾一周车子修整好了,师兄又跑去底特律出差了,要一个月才回来,于是他就让我一直当代步车开着,看看还能发现啥细小问题不。
图:当年的老孟,正在给X5擦轮毂
图:那时的照相机不行,大家包容一下哈!
这位师兄和我一样,也是汽车研发圈里的,所以我俩心照不宣。这里借机给诺粉解释一下,和新车不同,二手车是充满各种瑕疵和问题的非标商品,一车一况,问题复杂多样,发现并查明这些问题是需要时间的,有一些隐性问题更是需要长期驾驶才能被注意到,或总结发作规律。
车企丢给我们找问题的试验车,一张临牌3个月,一般都要续好几次临牌呢。因此,和车接触的时间越长,越能发现细小、深层的问题。这样的找茬服务也是很贵的,如果拿当年我们的试车报价分摊到开车的时间上的话,摊下来大约70元/分钟,这就是有经验的试车手的出场费率。一轮动力总成评测下来就要几十万,也只有车企可以承担这个费率,因为搞定一台车,后面受益的是成千上万的批产车辆,一分摊,每台车上的成本上升就几块钱咯。
图:驾驶室里通常是这样的,照片里的试车员是当年的蔡教授
图:机舱里通常是这样的
虽然诺诺作为专业人士,如果只有短短的十几km试车,根本没法覆盖车辆的各种使用工况和运转时间,当然也不可能保证洞悉全部问题。
而车主作为车子的长期使用者,虽不如我们专业,但有更多的时间在各种工况下充分体会,他们更有条件去发现细碎问题。所以,我们淘车交付后的车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车主也可能发现我们当时没有查出的小问题或细节,这绝对是正常情况。
如果你介意这个,只能把车子放给我多开俩月,肯定可以再发掘更多的问题出来,当然成本也就上去了,二手车的性价比就没了。
再回到E53话题。借这次长期试驾的机会,我充分体验了E53的各种细节和超凡之处。2013年,我还在ZF上班,当时国内车企上SUV的苗头刚刚开始火起来,手头正好有几款自主SUV样车在我这儿做调教测试,其中有一款是江铃的手动版N350(驭胜),江铃厂方很乐意请我给N350做个全面评测,而且报告对比的就是E53,巧到家了。
我提出要一台自动挡的驭胜,厂方二话不说,第三天就派人把车从南昌开到上海来了,随车带保险、带临牌、带油卡!(这是路试必备条件)
图:司机把车子开到我公司的那天,再帮忙冲洗干净
对标的驭胜搭载的是ZF的6速自动变速箱(和宝马330i同款,技术上还要先进一版,其实某些自主品牌还是舍得下血本的,只是消费者不知情罢了),车子拿到后,我又在这台国产SUV上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烧了一千多块的柴油。
图:2013年,摄于我家楼下
我们试车员开试验车上路都超级拉轰的,因为不少试验车是带伪装的,有的试验车保密阶段比较高,全身类似反作用装甲那种重度伪装,车里车外还挂着一堆设备,超酷,开到哪眼球就到哪。
OK,两款车体验完后,开始一点点码报告了,我从动力总成、转向系统、底盘响应,发动机管理,一直对比到仪表盘菜单、空调控制逻辑、储物空间设计,燃油警告,安全带提示算法…一份报告几十页,一共一百多项对比分析,条条配图,关键是语言尽量浅显易懂,这样对方的高层领导才能阅读无障碍哈(光是专业人员读得懂的报告,其实价值有限,我一直这么认为)。
既然聊到这个平时大家接触不多的话题,我就随便摘几个当时报告里的对比点聊聊哈,尽量找大多数人都看得懂的,比较浅显的问题点。
图:驭胜和X5对比抗侧倾能力,很直观的方法,测试点是右后轮拱
图:X5-E53的抗侧倾能力大约是驭胜的两倍,所以开起来的更稳健,更有信心
图:驭胜的后视镜抖动比较明显,一方面原因是脖颈太细,刚度不足
图:宝马一直知道如何让后视镜不抖动的核心科技!不光光是脖颈粗细,这里暂不展开讨论
图:驭胜的车外踏板踩上去不够硬撑,第一脚就给人不厚实的感觉,原因不在于用料厚度,而在于固定方式设计
图:X5:全包围踏板,内部三角形截面结构的铝合金支架,80kg的人站上去,只能感到车身稍有倾斜,而踏板本身没有变形下陷的感觉
图:对雨刮器及风挡清洗的主观感知噪音对比测试
图:驭胜:实际车轮轨迹和倒车影像上勾画的轨迹有16cm左右的偏差
图:X5-E53:天窗扰流降噪设计,国内很多车都没有考虑这个,因为空气NVH设计需要高人,测试硬件也要花大价钱
图:驭胜:内饰的设计还有优化的空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图:X5:内饰固定点充足且富含预紧,整车使用起来很少有吱嘎异响,配合运动悬架特性和韧性十足的转向回正调教,整车给人扎实感极强
OK,一百多项呢,报告很丰满,很多内容不宜公开,暂时就show这么多。报告射给江铃技术部后,对方如获至宝,第二天派了6、7个人赶到上海,听我就着两台车现场解读,我至今还记得一堆人围着那台白色E53翻来覆去看的场景,就差上皮尺了。当下我的潜台词是,这么有价值,江铃下单直接淘五台拿回去拆了分析?
后来上市的成品驭胜,在很多方面得到了改进,也许真有些改进有我的贡献在里面,自己玩淘车还能帮助自主品牌提升产品,这种感觉很棒。
现在我虽然已经离开研发一线,依然每天阅车无数,多么希望还能有机会做些类似事情,可以持续帮助国人自己的汽车事业,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或者为那些工程师同行带去一点点的启发,或者帮他们开上宝马,用亲身体验来改善自己的产品也好。
我在圈子里从业期间,伺候过很多车企,江铃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优秀企业,做事踏实,学习认真,相处真诚。我接触过的好多江铃工程师都很淳朴,对待技术很认真,对待专家很尊重,为了产品提升,下面的负责人会尽力在天生僵化的体制里寻求最大限度的灵活,仅仅为了手头的项目进展得顺利一些,产品可以更好一些。
换有些车企,关老子P事啊,公司没给我批资源,我怎么办?差不多就收摊吧,今年年终奖拿到手后,换哪家混还不一定呢。
图:蔑视很多车辆的高度优越感,SUV的天生优势!
驭胜,我给它调过的动力总成,包括皮卡版和SUV版,这是很值得考虑的一款高性价比SUV,也许你初看它不会一见钟情,因为你能看见的地方的确不像宝马奔驰那么吸引人。但厂家舍得在核心总成上用好料,选国际一流产品,按国际一流技术标准,支付国际一流的开发费用,而市场定位决定了自主品牌车型的售价,所以为了控制总成本,其他细节上不得不“节省”一些,因此在一些边幅上留下了被人吐槽的把柄,甚至个案被恶意放大。我买车,跟找老婆一样,还是偏向看核心的东西,表象的东西都会慢慢过时老去,等时尚的已不再流行时,你才知道原来内在的经典永不过时。
图:当时我开的那款驭胜的内饰
图:柴油机的优势啊!
我勒个去,聊到哪里去了?大半夜写帖就容易触景生情,一写起来就跑题了,好,再次允许我回到E53。
接下来聊聊核心配置吧。E53有好几个动力总成版本:
- M54B30发动机(3.0自吸L6)+5速自动
- M62B44发动机(4.4自吸V8)+5速自动
- M62B46发动机(4.6自吸V8)+5速自动
- N62B44发动机(4.4自吸V8)+6速自动
- N62B48发动机(4.8自吸V8)+6速自动
- …(柴油我就不扯了,BMW的另一魅力尤物,可惜国内粉无缘)
国内能见到最多的车源是第一种,也最实用,其他几款为数不多,如能买到品相上乘的V8,我定当好好珍惜。
(4.8的E53,Man上加猛,开起来也是无敌畅快~,光图片我就舔了好几遍了)
E53是第一代,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代配备了手动变速箱的X5!包括中等排量上的5速手动和大排量上的6速手动,此后BMW再没在X5上装过手动变速箱了,很遗憾国内没有引进手动版的E53,只能指望我去美国开分站时淘来嘚瑟了。(自己去eBay买手动件来改一台5速手动的E53,其实也可行,倒不怕成本高,只是现在经营企业,时间太宝贵了,别说折腾,连睡觉的时间都压缩到不能再少了。
、
图:手动X5-E53
就以最多见的M54B30+5AT为例,这款5速变速箱,是GM的产品,用在不止一款车上,凯迪拉克、别克也用,但在X5上的质量倒是蛮稳定的,连修变速箱的人都这么说。所以在这款车上,有德系控的诺粉,完全可以不去纠结是不是ZF的变速箱,而且人家也把手动模式的+号,设计在了往后拨的方向上,和ZF的Inerface完全一致了。
向往手动宝马驾驶风格的诺粉,记得用S档驾驶,手动挡车变换油门深度时那种直接干脆的动力阶跃感,用宝马的S档可以还原出8成,绝对跟换了一台车一样。开宝马开到现在还没怎么用过S的人举个手,自己拿弹弓弹小JJ哈,一半的钱白花了。
M54这款发动机,直列六缸… 哦,E46粉丝们要跳起来了,这的确是一款挂满勋章的发动机啊,E46、E39、E66、E83、E53不计其数的应用,红遍大江南北。虽然停产十几年了,但其历史地位依然不容小觑,我就不拿他跟N52比了,我依然固执地认为,N52并没有如期全面超越M54,M54依然有它的独到之处,永垂不朽。
图:经典的M54直列6缸发动机
玩宝马,上半身在玩操控,下半身在玩发动机,就看你觉得哪部分重要了。想听我聊M54啊,我需要单独写一篇几千字的图文帖子,今天我先简短地提一下,M54(尤其是B30),珍藏一台在家里,才配老资格宝马粉的头衔。
真心说一句,抱怨宝马发动机问题多的,那是舍不得伺候。宝马并不是“毛病多”三个字就概括了的,准确的说是精贵、娇气,挑主人,你不关心她,她就撒娇给你看;你要是爱她爱的很细腻,她定会好好表现,让你爽到爆。感觉我好像在帮德系车站台,其实这些话,真正陷进去的玩家才深有体会。
图:各代次的X5,图片来源于网络
已然情怀车
OK,瓜子嗑完了吧,不知不觉,你已经读完了7000字!
当年百万的豪华SUV,现在已经跌破10万大关,低的有5、6万的,高的也有18、19万的,即便是同年同款的E53,也会有30%~50%的价格差,行情开始模糊,已经到了车龄、品相和车况联合议价的地步了。按照我在《宝马爱情故事》里对“情怀车”的定义,E53已经情怀化了,不懂的人压根懒得理,懂的人则愿意多花点钱买个好玩具。
图:给诺嫂淘的E53
为什么说E53是经典宝马中最具实用价值的呢,一方面是因为它是款SUV,本来就比轿车更加讨好国人,尤其是有家庭的男性车主,这几年你看SUV在华销量的数据,再对比一下轿车,就知道了。我最近也有种感觉,虽然SUV油耗比较大,但真要我从SUV上下来,再钻回轿车里,心里总归有点不大情愿,除非这台轿车有过人的亮点和乐趣。
图:我们给无锡诺粉淘的E53,等待检查中
图:来张合影,哈哈
我一直觉得淘车是一种乐趣,淘到车后的检查和修整更是乐趣中的乐趣。今天时候不早了,下一集,我们来聊聊我淘的这台“号称全上海最讨好我的E53”的来龙去脉吧,带大家身临其境地看看诺诺怎么给自己淘车的,淘到车后怎么玩的。
图:开光工作即将开始
我觉得最终还是要“与众乐”,所以也打算把这台E53整好了、开顺了,再作为“开光自营车”给她找个新主人,我可以再淘下一台好玩的车,继续给大家分享开光历程(有要预定开光E53的么?)。哦,也许在“诺诺好车库”里更新我折腾车子的实况,是个好主意吧?
虽然我忙乎一年也换不了几部车,但希望“开光车”这个游戏,可以有理由一直玩下去,把玩车用车的乐趣分享给更多的人。我认为,开车只为代步的话,就太没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