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骏510自上市以来,就一直以非常亲民的形象出现在各大媒体。确实,5万多的起步价格能买到一台外型靓丽的SUV,对于众多资金不太充裕的汽车爱好者来说,还是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近两年时间,十万元内紧凑级SUV的竞争已呈红海态势,各大厂商也都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办法去讨好消费者。无疑价格和外观是最能够吸引消费者的两条因素,在这两方面,宝骏510都做的比较出色,因此也虏获了不少消费者的芳心。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宝骏510的基本配置:宝骏510全系搭载的1.5L自然吸气L2B发动机,这台发动机就是经典别克凯越配备的那台,想必大家对凯越都比较了解,那么这台发动机的可靠性自然就无须多言。匹配的变速箱是手动6MT和自动5AMT的变速箱,前置前驱,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悬挂结构。
我们应清楚一个概念,价格低的车并不一定性价比高。试想如果一台车的车身结构、安全配置都大幅度缩水的话,那就算它价格比较低,我们也不能说它性价比高。在这一点上,宝骏510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与宝骏510的后续接触中,作者深感一股难以掩饰的廉价感扑面而来。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宝骏510的攻占市场的策略是 “价格低、空间大、高颜值”,这三条综合起来,成为厂家对付购车新手的强力杀手锏。但是我们不应忽略这样的事实,那就是一分钱一分货,我们不可能花5万元买到价值10万的汽车品质。面对日益成熟的消费者群体,面对其他优质厂商的强大竞争力,只顾拉低价格不管汽车的质量保证、安全保证、驾驶体验、乘坐体验,迟早会砸了自己的牌子,只能在汽车市场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其实说到宝骏510,作者一时间竟有种无从谈起的感觉。除了他的价格、空间、颜值之外,作者觉得其他方面真的都有必要讲讲,为大家呈现一下宝骏510的内涵究竟跌到了什么份儿上。先说说宝骏510的质量方面的缺陷吧。
一、抗撞击能力较弱
拆车后我们可以发现,宝骏510的防撞前梁又细又窄,我们可以想象在撞击后这个防撞梁能为我们提供多少防护呢?这实在让我们大家对厂家安全设计不敢苟同。另外大家在防撞梁后方,也可以发现宝骏510是没有吸能区的。发生碰撞后,车体不能吸能并将撞击力转化为吸能区形变,这个冲击力大部分会无障碍的传递到驾驶室内,这是非常可怕的。
二、车身强度一般
车内结构钢板大部分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方式,虽然这样可以简化车辆组装流程并节约成本,但是相对于强度较大的焊接方式,螺栓连接强度是大打折扣的。螺栓代替焊接的连接方式可以说明宝骏510的车身强度并不高,可能无法在环境较为严苛的环境下长期驾驶。
三、车漆太薄易脱落
宝骏510的外观设计比较霸气,具有强大视觉冲击力的外观很快就抓住了很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同时宝骏510车身颜色有“橙红白银蓝棕”等,时尚的车体加上靓丽的车漆,让它的视觉效果更强。但是,关于车漆的质量,我们不得不提。很多车主都反映在行驶过程中的小树枝、蹦起来的小石子都能轻易将车漆挂掉,这不禁让我们怀疑车漆的质量和厚度及喷漆工艺。
四、车身易出现锈点
许多宝骏510的车主反映,在购车几个月内车身漆面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大片锈点。如图,我们可以看到宝骏510车身上成片黄色锈点。这说明漆下钢板的本身防锈处理不到位,也或者是油漆的覆盖、防锈效果较差,使得内部钢板已开始生锈。等到生出的锈层面积越来越大,锈点变锈面,车漆必然会与钢板分层剥落。
五、内部结构防锈处理不佳
在仔细观察宝骏510的车身内部结构的细节处理后,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宝骏510的车身内多处连接位置并没有进行防锈处理,因此会比较容易生锈。通常在车体焊点、螺栓连接处,厂家会进行材料镀锌、涂冲压防锈油等措施,防锈的同时也能防止因生锈而降低车体强度的情况发生。很遗憾,在宝骏510身上我们还没有发现这些有效措施的使用,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宝骏510在车主的使用过程中,尤其是阴雨天气过后,生锈情况必定非常严重。
六、大灯设计不合理
宝骏510在前期就是凭借着它狭长的眼睛、独特的大灯组加上张开的大嘴,在视觉上跟大家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迅速占领了各大网站头条。其实宝骏510全系只配备了卤素大灯。大灯照射宽度的狭窄,直接导致车头左右两侧照射盲区的存在,更换氙气灯并不能提高横向照射宽度。打开上方的日间行车灯之后,有一定的照射宽度的提高,但是效果也不大。在晚上开车时,对驾驶造成的安全隐患较大,有车主说更换更大功率的灯泡有效果,但这种说法还有待验证。
七、高转速动力不足
宝骏510搭载的1.5L L2B发动机,以及6MT/5AMT的变速箱,这台发动机在老款热门车别克凯越上的使用效果也一直不错。在试驾时启动到80迈之间的过程还是比较迅速的。在80迈之后,随着发动机噪声分贝的提高,继续加速能力也有些捉襟见肘。因此我们可以说,宝骏510绝对不是一款可以胜任跑长途高速的SUV,在高转速的情况下,发动机动力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后续持久力。
当然宝骏510的低售价策略,必然导致造车成本的巨大挑战,虽然制造商利用低售价去讨好消费者无可厚非,但是不能以牺牲安全性为前提。毕竟汽车不同于一般的消费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主的生命安全。而且,为了厂家长期的口碑和发展,车企更应该重视上文中作者提出的这些问号。相信作者还有在座的各位读者,也都希望我们自主国产车能够早日崛起,这样才会让更多的消费者乐意去支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