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头像,关注车播客~
消费者现在购车时最关心的就是安全配置,有多少气囊、气帘是都是硬指标。然而气囊是不是越多越好,这些气囊在事故中能不能起到作用,这个话题一直很少有人关注。
车播客的合作方RCAR组织成员中保研正在进行一种测试,模拟最常见的低速碰撞场景,用来评估车辆的维修成本和损坏程度。
这个测试在国际上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标准,在汽车发达国家运行了很多年,现在终于引进到国内来。
在2017年他们测试了10款中国市场的主流车型,让人惊讶的是,其中竟然有4款车型的安全气囊是不合格的,在时速15公里的碰撞中就会起爆。
按照设计原理,气囊应该在安全带无法保护乘客的情况下才生效起到辅助作用。在15公里以下的低速碰撞场景,安全带完全可以保护乘客,这个时候气囊的起爆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在低速碰撞的场景下,如果气囊提前起爆,那它就是低速碰撞中维修最贵的零件之一,给用户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一方面,气囊的提前起爆,不仅起不到保护作用,还会带来更多的额外伤害。
现在的气囊为了快速起爆,使用的都是轻量的炸药,它的威力相当于重量级拳击手的一记重拳。所以气囊只在必要的时候才能让它打开,否则只能增加新的伤害。
如果乘客是体弱的人或是儿童,可能会造成致命的危险,这在国内外都有很多案例发生。
也就是说,不符合标准的气囊就是隐性的杀手。这次测试结果让我们大跌眼镜,不合格的产品竟然有这么多,而且很多都是市场上热销的神车。
这恐怕和消费者的认知误区有关,大多数消费者都会认为安全气囊越灵敏越好,如果在碰撞中不起爆,可能还会质疑安全配置不达标。
所以厂商可能为了迎合消费者才做了这样不负责任的设置。另外国内法规对气囊起爆的最低车速区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在国外,这样的产品一定会被召回处理,保费也会大幅上涨,消费者更不会去买这样有隐患的车型。
这种低速碰撞的结果,一方面可以检测车辆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可以做养车用车的成本上给消费者一个参考。未来购车,我们相信除了车价和优惠幅度,用车养车的成本一定会成为更重要的依据。
为什么做这样的低速碰撞,中保研的贾总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讲:“用经济的尺度,提供给社会老百姓卖车心里有数, 有些车买起来便宜,但是发生事故修起来要花很多钱,未必划算,有利于老百姓明明白白的消费。”
持续关注车播客,了解更多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