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瑞峰
全国解放后,为了落实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重要指示,水利电力部组织专家团队对黄河中下游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专家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山东省梁山县东平湖地区(1985年该地区已划归东平县辖区)建立国家二级蓄洪区,以防止黄河洪水泛滥,对黄河下游造成水患,殃及下游城市及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当时,调动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动员四个地市的民工,挖掘土石方2亿多立方米,历经两年多的时间(1957年—1959年)将防洪大坝竣工。
大坝竣工后,将要放水试验,库区28万群众怎么办?
由国务院牵头,水利电力部、山东省人民政府、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协商,当时正值黑龙江省国营农场、小兴安岭森工林区急需劳动大军,当即决定:28万梁山库区群众分别移居黑龙江省安置。一部分去国营农场垦荒种地,一部分去国有森工林区支援林区建设。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28万梁山移民顾全大局,舍小家顾大家,服从安排,眼含热泪离开了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毅然去了黑龙江的852、859、857、290、建三江、赵光、嘉荫、军川、逊克、孙吴、嫩江等农场,还有一部分去了黑龙江的四大国有林区,即松花江林区、牡丹江林区、合江林区、伊春林区,史称“三江加伊春”。
适应环境,建设边疆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龙江的气候环境极其恶劣,茫茫荒原几乎没有人烟。梁山移民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安顿下来,住着马架子、简易的茅草房,冬天屋里挂满了冰霜,地窨子又潮又湿。面对没有人烟、一望无际的荒原和浩瀚的森林,还有野兽出没,当年上了年纪的老妈妈都哭得泣不成声。这里和我们齐鲁大地温暖的气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以后怎么生活呢?大家心里没底。
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梁山移民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咬着牙硬是坚持了下来。吃水难、吃菜难、吃粮难、副食品供应更难,梁山移民发扬山东人吃苦耐劳的光荣传统,井水不足,自己打井;没有蔬菜,拾菜叶,挖野菜;粮食不够,自己开荒种地;没有副食品,自己养鸡养鸭喂猪,自己学着做豆腐,摊煎饼,慢慢地适应了环境。特别是冬天,冒着零下40℃的严寒,农场的职工要兴修水利,打粮脱粒;林区的职工爬冰卧雪,去深山老林采伐木材,常常是鞋和袜子冻在一起,手、脚、脸被冻伤是家常便饭。而夏天,蚊虫叮咬,那个“小咬”多得让你睁不开眼,蜱虫更是厉害,倘若被叮上,很可能危及生命。孩子们的上学也成问题,当时农场、林场小学还没办起来,有的孩子在山东老家已上二年级,这里暂时没有学校,只好耽误两年。医疗条件也差,农场、林场的医务所只能进行简单的包扎,有了大病要到百公里外的农场总部或林业局所在地的医院治疗。就是这样慢慢地适应,大家形成了“欲除艰辛需无我、历尽困难建边疆”的理念。
勤奋工作,扎根边疆
山东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怕吃苦。早年的“闯关东”是这样,新版的“闯关东”也是这样。在老家时,大家是农民只会做农活,可来到黑龙江,无论是国营农场的农工,还是国有林区的林业工人,都面临一个身份和劳动技能的转变。农场职工要学会开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脱粒机等农业机械;林区职工要学会打枝、清林、刨穴、造林、植树,学会开集材的苏联进口的“大60”和国产的集材“50”拖拉机,还要会用伐木的“油锯”等。老一辈工人克服文化低、技术难学等问题,起早贪黑,拜师学艺,不久都成了行家里手。许多人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劳模会上梁山移民占了很大的比重。
1964年以后,梁山移民中有文化的年轻人陆续走上农场、林场的领导岗位,他们都风清气正、清正廉洁、务实能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改革开放后,梁山人的后裔由于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大批年轻一代考入国家名校,清华、北师大、哈工大、吉大、中南大学、复旦大学都有梁山后生。梁山移民中还涌出将军1人、厅局级干部5人、县处级干部150多人、乡镇干部300余人。
梁山移民没有辜负家乡父老的希望,在这个荒凉塞外边疆扎下根来,作出了很大成绩与贡献。龙江的发展建设振兴,有我们山东人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