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静静)一块惊堂木,拍一下春去东来;一柄折扇,挥一挥金戈铁马。自古说书人一张嘴就可把各种人物和故事说得栩栩如生,使观众百听不厌。有这样一位说书人,她曾在小山万顺书场一炮而红,从此她的名字家喻户晓,每天前来听书的观众络绎不绝,备受观众们喜爱,她的名字叫段少舫。
如果时光流转,再现当年段少舫说书时的风采,相信会有更多人喜爱上她。为了能够将这段历时保留、也为了保护本土文化遗产,段少舫的儿子唐建文于2013年将《段氏评书》申请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段荣华:从石匠成为京、津、冀“响档”
2018年10月10日,记者见到了今年62岁的唐建文,一身黑色唐装、一把折扇颇有艺术家风范,原来唐建文是母亲三个子女中唯一继承曲艺文化的人。
唐建文与母亲段少舫
评书、快板、西河大鼓、三弦伴奏,唐建文样样能行。他出生于曲艺世家,从小看着舅舅、母亲登台表演,“弹的、唱的,听得多了自然就会了,每天放学都去书场,没事就在后台转。”唐建文说,由于生长环境的原因,别人小时候可能听西游记的故事,而自己听的却是有关曲艺和外祖父怎样成为京、津、冀及东北三省 “响档”的故事。
唐建文外祖父名叫段荣华,石匠出身,上世纪二十年代从北京顺义县来唐山同合灰局(唐山老企业)做石匠手艺。来到唐山后,段荣华闲暇时间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小山,那时的小山是唐山最繁华的地带,不仅是唐山市的经济中心,还是文化艺术交流的圣地。段荣华去小山主要目的就是听评书,惊堂木一响,自己仿佛也被带入了历史的长卷。
“那时生存压力大,外祖父一个人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光靠石匠手艺根本难以生存,如果再遇见连雨天气,每个月的收入更是微乎其微。”唐建文说,当时说书先生每天演出两个小时,就能赚一袋面。可石匠一个月也无法赚一袋面钱。因此,段荣华每次听评书时就会想,说书先生备受人们尊重,不仅穿的体面赚的还多,如果自己也能说书该多好。
从那以后,段荣华凭借自己上过两年私塾积累的知识,将《三国》死记硬背下来。他还经常趁说书先生没到书馆前,上台给大家说一段。没想到台下观众也很爱听。
一次偶然机会,段荣华正在台上给大家说着《三国》时,说书的先生来了。没想到先生不仅没有驱赶段荣华,反而一直站在台下观看。也是这次机会,段荣华拜这位在台下观看的先生为师,这位先生名叫伊福宾,张家口说书艺人。
“据说,当天外祖父的师父看见台上有个小伙子说书,很赏识他的胆量和勇气,并告诉他,说书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按照说书的“梁子”(即故事梗概),根据自己的理解即兴发挥。”外祖父听到这些话后,当即拜伊福宾为师,从此正式进入了曲艺行业。
都知道学艺的人比较苦,然而段荣华不怕苦不怕累,一边学习一边演出,不到三年时间学成出徒,只身赶赴东北闯荡。出道后段荣华一鸣惊人,成为京、津、冀及东北三省的“响档”。
段少舫:曾在小山万顺书场一炮而红
闯出一片天地后,段荣华首先想到的就是妻子和孩子。“外祖父和外祖母育有13个子女,到了解放后,只剩下大舅段起会、母亲段少舫、大姨段少芬和老舅段立贤。其他子女都夭折了。”外祖父在东北落脚之后,写了一封信寄回北京顺义县的老家顺带还捎去了几块洋钱,外祖母收到来信和钱后,将大姨留在家中照顾老人,带着大舅和母亲来到了东北与外祖父团聚。从那以后,段少舫一直跟随段荣华辗转演出,没想到却将她天生的艺术天赋挖掘出来。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段少舫正在录制长篇评书《明英烈》
段少舫十岁那年随父回到唐山,伺候父亲说书,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空余时间就和小伙伴们一起捡煤核儿。休息的空当就把从父亲那里听来的书绘声绘色地讲给小伙伴们。到了晚上大家都去睡了,自己就在院里学着大人的样子练习功马势和刀枪架。为了维持生计段少舫几次想上台,却遭到父亲的拒绝,不愿意女儿抛头露面。
有一次演出中,外祖父身体突发状况,母亲恳请上台,这才让母亲当了替补。唐建文说,母亲初进书场是伺候外祖父,没弹弦的她去弹,演员不舒服了她帮垫场,有时表演评书,有时说唱西河大鼓,不过这样的情况只维持了一年的时间。“母亲性子耿直,演出时惹了事,用茶壶砸了一名国民党伤兵,从那以后,外祖父再不允许母亲登台。”
解放后,许多喜爱段少舫的观众和当时文化局、文联的领导向段荣华求情,这才默许段少舫登台演出。再次登台的段少舫不再是当年的小丫头,她真正的进入了曲艺行业,有了自己的门户,14岁时拜师肖庆文学唱西河大鼓。
16岁时段少舫在唐山一炮而红,每天等待听她说书的人络绎不绝,她成为解放初期家喻户晓的名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段少舫还凭借在扫盲班学来的知识,自己搞创作。1958年她创作的鼓书段子《来福下书》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曲艺汇演,并得到了周恩来总理、董必武副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以及老舍、夏衍等文学巨匠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段少舫不仅书说的好,还能写书。当时人们评价她的书目是“刻画人物惟妙惟肖,评说事理入木三分,文采出众雅俗共赏,唱念俱佳不可多得”。1962年段少舫在北京演出长篇鼓书《明英烈》,当时中国曲协主席陶钝先生每天都会去听段少舫的书,而且每次听书都会自己花钱,并早早入场坐在台下等待。直到最后散书的那天,工作人员为段少舫介绍陶钝主席时,她才恍然大悟。临走时陶钝主席希望段少舫把这部独具她本人特色的《明英烈》整理成书流传于世。
回到唐山后,段少舫由于忙于业务演出而无暇动笔。1964年传统书目遭到了彻底封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唐山市的曲艺团体停止了演出,转入搞运动。1968年段少舫被揪斗。那是她人生最辉煌的时候,段少舫失去了所有的光环,遭受到了严重摧残,所说的书目都遭到封杀,所有资料全部销毁。文革后期,段少舫也曾参加过一些创作,也有短暂演出,但都受到严格监管。
再敲一会惊堂木,再说一段《明英烈》……对于一个热爱舞台的人来说,段少舫无时无刻不期待重回舞台。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文革刚刚结束,段少舫又遭遇了唐山大地震,她左腿股骨骨折落下了终身残疾,永远的告别了心爱的舞台。
1979年陶钝同志恢复了工作重新走上了中国曲协的领导岗位。他立即写信给唐山文联,过问段少舫在地震中是否存亡。当段少舫看到从文联转来陶钝先生的来信时,不由得失声痛哭,她不曾想还有这样一位领导人记得她,还没忘记《明英烈》整理成书籍的事。
唐建文:将《段氏评书》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当时段少舫因身体残疾,靠双拐行走,生活起居需要人照顾,可段少舫却说“爬着也要去”。于是,段少舫的儿子唐建文带着母亲来到北京完成长篇评书《明英烈》的整理工作。唐建文回忆,在帮助母亲整理《明英烈》时,自己也得到了锻炼。“母亲躺在床上说,我执笔来写,好多词语拿捏不准,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对我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唐山市曲艺名人唐建文先生正在表演三弦伴奏
经唐建文协助母亲整理的这本长篇评书《明英烈》长达七十余万字,定名为《朱元璋演义》于1982年由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同年参加香港书展,又被刘兰芳先生录制播出。在唐建文的协助下,段少舫还在唐山电台录制了三十集长篇评书《战滁州》,轰动一时。继而又录制了一百二十回《明英烈》,反响强烈。之后又创作整理了《呼延庆出世》和为刘兰芳专创的《大唐侠女》等中长篇评书。
段少舫与袁阔成、单田芳、田连元等众多评书表演艺术家是同辈艺人,虽然唐山大地震导致她身体残疾,但无法掩盖她闪光的业绩和辉煌时光,她的青春年华,也印证了小山鼎盛时期的文化历史。段少舫去世后,唐建文于2013年将《段氏评书》申请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8年10月,唐建文本人被批准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希望能够将这样一段历史整理保留下来,不仅是对母亲的怀念,更是唐山曲艺文化的一种积淀。
唐山市曲艺名人唐建文先生正在表演评书
因为生长在曲艺世家,唐建文从小就对曲艺感兴趣,唱过一遍的段子他都能记住。小时候经常跟随母亲下乡演出,茶余饭后有人兴起让唐建文给大家表演一段,当时只有5岁的他唱了一段刚听来的西河大鼓,唱完后众人惊呆,对这个五六岁的小孩赞不绝口。
上小学后唐建文经常给同学讲革命故事,每个人物都用不同的语气和声音描述,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成为学校的“小小故事员”。唐建文中学以及在部队服役期间还从事曲艺节目的创作、伴奏和演出。在园林局苗圃工作期间,常在午休时为工友们说书,后来一些外单位的人,为了听他的书,专程骑自行车赶过去。
唐山市曲艺名人唐建文先生正在表演快板
唐建文不仅继承了母亲的天赋,还将曲艺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1983年唐建文创作的新故事《老蔫大哥与爆竹嫂子》在河北省曲艺汇演中获一等奖,并在《曲艺》1983年第三期发表1987年在唐山市中长篇书大奖赛中《大义灭亲》获优秀演出奖。
1987 年唐建文创作的故事《罪恶的选择》获河北省法制宣传故事创作一等奖。1990年此作品被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收入《第三十八个追求者》一书。1988年河北省首届空中书擂与刘宗祜合作创作的评书《节振国》获作品二等奖。此作品获1987——1989唐山市文艺创作一等奖。
除此之外,唐建文2009年在凤凰山公园文化艺术中心创办了唐山《曲艺人家》票房。把唐山市的老曲艺家和曲艺爱好者们组织起来,自筹资金支付房租、购置乐器,定期开展活动,并操琴为大家伴奏。使西河大鼓、乐亭大鼓、单弦、京东大鼓及快板、相声等曲艺曲种在唐山进行演艺和传承。
唐建文先生走进滦县第一实验小学教授传统曲艺
复兴曲艺文化是唐建文的心愿,也是他一直在做的事业,尤其在母亲段少舫去世后,唐建文下定决心,一定不会让曲艺文化失传,不遗余力传承曲艺艺术。2018年4月,滦县第一实验小学开展了曲艺进校园活动,唐建文被聘请为曲艺进校园校外辅导员,他将快板、三弦、西河大鼓、评书、相声曲艺知识带进校园,并为孩子们创作排演了快板情景剧《文明执勤小交警》改编了系列评书《解学士》、相声《大与小》、快板《小不点和一丁点》、群口西河大鼓《长寿村》。在参加校庆和滦县教育系统庆演出中,获得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的一致称赞。
演出结束后与孩子们合影
唐建文将传统的艺术融入现代的手法,让更多人来认识、接纳、喜欢传统的曲艺艺术。除此之外,还从娃娃抓起,把曲艺知识送进校园,为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曲艺艺术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