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创作长篇小说,偶尔也得看一些比较不错的小说和影视剧,对创作有益。昨晚,央视“一黄”(即第一频道黄金时间)年度大片,由高群书导演,陈建斌、俞飞鸿等人主演的36集谍战剧《父亲的身份》播映结束了,这部电视剧我基本上是看了的,优点自然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不胜枚举;但也不是十全十美,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在情节设计上顾此失彼,难以处处吻合、天衣无缝。这些就不多说了,今天要说的是,本剧最大的问题大概还是结局(最后两集,尤其是最后一集)太仓促,很多疑问没有交代,要是再多一集就好了。把很多故事都放在最后这短短的几十分钟里讲完,难免仓促匆忙、虎头蛇尾;难免留下很多疑问、遗憾。
为何说太仓促?有哪些疑问没交代?我随便分析一下,指出几点吧。1,徐文正自杀得太快了,他究竟做了些什么安排,是怎么处理自己后事的?有些什么心理活动?不太清楚。2,郑翊把林莎打死,林莎抱着她从楼上跳下,同归于尽,结束得太快。整个剧郑翊与俞北平斗智斗勇,酣畅淋漓,结果这么快就死了,显得虎头蛇尾。3,俞北平夫妻俩乘坐的飞机,先是郑翊说会爆炸,特务做了什么手脚,最后却有惊无险、安然无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危险是怎么排除的,或者是否只是郑翊的谎言,也不清楚。4,特务是怎么布置炸毁整个清城的,共产党方面又是怎么接到俞北平、林莎父女的情报,解除爆炸的?处理得太仓促,观众根本不了解。5,电视剧让林莎、郑翊、徐文正很多人死掉,却让俞北平独自活下来离开(逃走?),也许是党组织要安排他下一步的工作,也许是为拍续集做准备,但个人觉得不如让他牺牲在清城,在排除爆炸,或与特务们的最后较量中死去,更悲壮、精彩。6,还有很多角色的结局交代得不够清楚甚至根本没了下文,如安德森、程忠义、林冲,以及郑翊手下残存的几个特务等,让人觉得不过瘾。纵使将来拍续集,这些疑问能解决,却还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