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名:《雪豹》
《雪豹》电视剧的成功并非偶然,其中有一点就非常的重要。周卫国的带兵方式与正常军官有所不同,他手底下的特种兵那都是经历过魔鬼训练的人,并不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周卫国这么厉害一个人就可以把敌人消灭。而是把自己先进的一套作战体系传播开来,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培养了大批的战士,这一点周卫国做的就很出色
《雪豹》改编自业余狙击手的网络小说《特战先驱》,由陈皓威、杜玉明执导,文章、陶飞霏等人主演的抗战题材电视剧。该剧讲述了周卫国从富家子弟走上抗日道路,组建了雪豹特战部队最终成长为优秀指挥官的抗日英雄传奇故事。剧中的张仁杰在播出后成了“全网公敌”,同时佩服编剧写出了如此一个坏角色,也佩服导演的“慧眼”选了来扮演张仁杰,同时更佩服饰演张仁杰的褚峰,他成功地塑造了这个“十恶不赦”反面人物,演得太狠太到位了 。该剧被评为继《亮剑》以后最成功的抗战题材电视剧,并且有80后版《亮剑》之称。
第四名:《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间正道是沧桑》算是历史正剧,我当年看首播的时候完全没意识到这个类别已经式微,如今八年过去,这个类别再也没有像过去一样高调地回到大家视野里。《人间正道是沧桑》从第一次国共合作讲起,到新中国成立为止。以真实历史事件为故事背景和时间节点,讲述在大历史背景下的两个家庭(杨家和瞿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爱恨纠葛。人物全部虚构应该给创作带来了很多自由,也带来了很多局限。例如《人间》中的主角团,无论信奉什么主义,站在什么立场,最终都算是身居高位。
既然身居高位,就会或多或少带上真实历史人物的影子。在我看来,能将虚构人物严丝合缝地嵌刻到历史事件里面已属不易,更别说还要游刃有余地讲完这个故事。记得当年首播的时候,好多观众都在一边看剧一边分析猜测剧中的几位主角的历史原型是谁(得出的结论基本是每个人物都杂糅了好几位历史人物的特点)。分析来分析去,大家发出一声赞叹:写这个故事的人,对中国近现代史得有多熟悉啊。
第三名:《亮剑》
很多抗日神剧为了让观众爽,为了满足观众的爱国情结,把日本鬼子全部塑造成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渣。不堪一击,智商为负。殊不知,反派的智商决定了一部剧的质量。敌人越是难解决,才越能凸显将士们保家卫国所付出的代价。《亮剑》用了大量篇幅描写日本军队是如何装备精良,时不时有日本特种兵训练的场景,以及日本军官和上级讨论战争策略的画面。剧里时不时来一个牛逼的长镜头,让你觉得是你身临其境的在出谋划策,面对强敌。日本人精通《孙子兵法》,熟知中国文化,打过无数胜仗,很多八路军连队都吃过他们的亏。
号称不打败仗的李云龙,也曾经经历过下属牺牲,兄弟惨死,三百多村民和身边的士兵全部被杀。敌人特种部队以一敌三,爬悬崖,偷袭八路军总部,让总部首长都被迫要挪窝。正是因为敌人强大,才能凸显出李云龙部队在抗日过程中的不易。李云龙的第一个老婆秀芹,新婚当天晚上,被日本人抓走。他冲冠一怒为红颜,聚集上万人,攻进县城。但最后,为了减少兄弟们的牺牲,他亲自下令,用大炮炸死了被日本人用来威胁他的秀芹李云龙在坟墓前和秀芹说话,边说边抹眼泪,是《亮剑》里最让人心疼的场景之一。
第二名:《历史的天空》
《历史的天空》没有避实就虚,把来自基层的党内斗争的真相端给了观众。最精彩的一场戏当属麒麟山军分区党委成员就姜大牙去留问题的较量:副司令员窦玉泉在政治风浪中打过滚,凡事不肯轻易表态、副政委万古碑轻佻短视,上来就亮出底牌要杀情敌,很快就陷入被动、政治部主任张普景讲原则党性,却无法提出可行的意见、司令员兼政委杨庭辉胸有定见,一边充分发扬民主,一边提出三条意见,用合法的表决方式达成自己的目的。他们嘴上有风暴的味道,但他们谈笑间雷声隐隐,这已经非常接近于现实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了。
第一名:《我的团长我的团》
这是一部怎样的剧?在刷完最后一集的当夜,我严重失眠了。我辗转反侧,主角们的沧桑身影、严格写实的残酷沙场,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它让我看到真实的战争。别管死的了。1942年,在中缅边境,聚集着一群包括孟凡了(张译 饰)在内的,来自五湖四海的溃兵。他们只求有口吃的,如同活死尸。纵观全剧,他们打了很多年仗,其中不断看到希望,却没赢得一次值得振奋的胜利。与其他鼓吹战争的剧不同,《团长》真正描画出战争的残酷。一个连的中国陆军,由于装备不全,被日军坦克无情碾压,惨无人道地被屠杀殆尽。通过血战打下的据点,并不能带来振奋的欢呼,只有一具具数不清的尸体、墓碑,以及哀伤的死寂。剧中主要描写的松山战役,最终虽然取得胜利,但中日伤亡比,达到惨烈的7:1。而这,也几乎等同于,整个抗日战争的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