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嘴读历史。
一个
元朝末年,蒙古人的王朝就像四面漏风的老房子。
面对按下葫芦起了瓢的农民起义,有两个蒙古人到处救火,维系着大元王朝苟延残喘。
这两个蒙古人,一个叫孛罗帖木儿,一个叫察罕帖木儿。
今天要说的这个察罕帖木儿正是金庸先生笔下赵敏的爸爸,张无忌的岳父。
察罕帖木儿死于一场刺杀。
贰
先 来扒一扒被刺杀者察罕帖木儿。
察罕帖木儿算是蒙古贵族出身,但是他镇压红巾军起义却是白手起家。
他麾下的军队是从区区几百人起步的,后世定性为自发的地主武装。
据史书记载,察罕帖木儿眉毛的长度超过双目,左边的脸颊还有三根毫毛,每当生气的时候便会竖立起来,不怒自威的面相。
察罕帖木儿带领越来越壮大的军队,转战陕西、宁夏、山西、河北、河南各地,兵锋所指,挡者披靡,创造了几乎百战百胜的奇迹。
察罕帖木儿以一师之力歼灭上百万红巾军,力挽元政府于倾覆,收复了自红巾军起义后四分五裂的中国北方。
至正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61年,察罕帖木儿开始征伐被红巾军占据的山东。
一场刺杀事件正在不远处等着他。
叁
再看看刺杀者田丰。
田丰是一个习惯成自然的背叛者。
作为一个汉人,他担任元朝的万户,负责镇守黄河,这算是第一次背叛。
当红巾军起义在山东遍地开花的时候,田丰宣布反正,投入起义军阵营,对抗元朝政府军,这是第二次背叛。
当察罕帖木儿兵分五路进军山东的时候,田丰又向察罕帖木儿举起了白旗,充当蒙古军队的前锋,扫荡山东。
到了公元1362年春天,红巾军在山东只剩下最后一处据点——益都,也就是今天的青州。
随着蒙古大军围困益都数月,田丰的第四次背叛即将到来。
肆
田丰是山东的老土地。
红巾军起义、北伐、内讧,田丰的部队都没有伤筋动骨,反而在各种倾轧和打击中越来越壮大。
在和察罕帖木儿大军接战两次之后,田丰觉得实力相差悬殊,毅然投降,并且凭借自己对山东各地情况的了如指掌,充当蒙古人的先锋,或打或拉,有点摧枯拉朽的意思。
就在即将收复山东全境的大好局面下,叛服无常的田丰却意外地萌发了刺杀察罕帖木儿的念头。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背叛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眼下的山东,孰强孰弱,一目了然,弃强就弱,怎么都觉得是老寿星上吊——找死。
但是,田丰还是习惯性背叛了。
伍
因为攻城不太顺利,察罕帖木儿时常巡视各军营地,商讨攻城办法,安抚士兵。
六月的一天,察罕帖木儿仅仅带了十一名随从,轻骑巡视各营。
出发前,曾有人劝说察罕帖木儿多带些随从,察罕帖木儿回答说:“吾推心待人,安得人人而防之?”
一腔气概,满腹鲁莽。
察罕帖木儿先去了一个名叫王信的将领营地,又来到益都南门外田丰的地盘。
就在营帐中,酒席宴前,田丰手下的王士诚暴起发难,挥刀砍向察罕帖木儿,砍中了他的肩部。
随即,益都守军打开城门,田丰的部队挟持奄奄一息的察罕帖木儿入城。
察罕帖木儿很快就伤重不治。
陆
或许,田丰认为这支蒙古军队的主心骨就是察罕帖木儿,只要做掉他,就能使蒙古大军冰消雪解,田丰带领起义军绝地反击,名利双收。
又或许,田丰希望鸠占鹊巢,取代察罕帖木儿的位置,掌握这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
不管是什么想法,田丰的最终目的就是割据一方,做个金不换的大军阀。
察罕帖木儿死了,他的养子兼侄子扩廓帖木儿,也就是赵敏的哥哥,汉族名字是王保保,接过了察罕帖木儿的帅旗,重整旗鼓,继续围攻益都。
三个月后,蒙古军队通过挖掘地道攻破益都。守将战死的战死,被俘的被俘。
田丰、王士诚在乱军中当了俘虏,扩廓帖木儿也不要军功了,直接把两个刺客剖腹挖心,祭奠死去的察罕帖木儿。
柒
察罕帖木儿的死,是蒙古人的一大不幸,却是汉人的绝对大幸,更是在南方“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元璋的大幸。
朱元璋听到察罕帖木儿的死信时,大喊:“天下无人矣!”
所以说,一棵惯于背叛的墙头草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有的时候,刺杀是一个很直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虽然有些不讲理,虽然最后的受益者未必是自己。
——史料摘译——
原文:
及丰既谋变,乃请察罕帖木儿行观营垒。众以为不可往,察罕帖木儿曰:“吾推心待人,安得人人而防之?”左右请以力士从,又不许,乃从轻骑十有一人行。至王信营,又至丰营,遂为王士诚所刺。——《元史·察罕帖木儿传》
译文:
等到田丰谋划完成之后,就邀请察罕帖木儿出行视察营垒。大家认为不能去,察罕帖木儿说:“我推心待人,又怎么能谁都防呢。”左右请求多带力士随从前往,察罕帖木儿也没允许,随从只有轻骑十一人。察罕帖木儿先到了王信的营中,再到了田丰的大营,被王士诚刺杀。
欢迎关注本人微信ID‘大嘴读史’(paul_t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