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文学巨匠,他的《远大前程》也是英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借助皮普从孩童时代到成年之后在海外生活经历的诸多遭遇,深刻反思19世纪英国社会的现实与体制,因其具有鲜明的批判主义色彩,也引发了读者关于资本体制的深刻反思。
这部作品是狄更斯晚期作品,他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都凝聚在这部作品之中,也把自己丰富的阅历融入到小说的创作之中,因此作品也含有了自传的色彩,并因其成熟的思想而得到读者的普遍赞扬。
1997年,墨西哥三杰之一的阿方索·卡隆导演将其改编成了电影,在十余个《远大前程》改编影视作品中属于上乘之作,尽管卡隆认为在他拍摄的所有作品中这部作品算是“失败之作”,但我认为不可能每部作品都按照奥斯卡评审要求去卡,他所谓的“失败”更大程度上是与原著作品相比较而言的,如果去掉改编元素,我认为还是很成功的作品。
今天,我就从叙述方式、人物形象、情感转换和主题升华来谈谈这部作品相较于小说的差异之处,方便读者更全面的理解这部电影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和精神实质。
01、创作背景设置移植到现代,淡化了英国工业革命的社会矛盾,以皮普的成长线贯穿故事始终,将第一人称视角转换为第三人称视角,收敛了小说中的批判性。
1860年,狄更斯创作了《远大前程》,故事的发生背景正是英国进行的工业革命,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催化了一批新贵富翁的诞生,社会体制和阶级等级也在发生着剧烈变化。然而卡隆的电影拍摄于1998年,由于无法再现当时的英国历史风貌,他通过转换创作背景的方式来重塑了皮普的人生进阶故事,这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说中的呈现方式。
在小说中,社会矛盾被进化,狄更斯将童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完全融进了小说情节,对皮普来说,他经历着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又通过继承实现了上层社会阶层的跨越,这些都使皮普的眼界视野发生了巨大的提升,狄更斯一度认为“善良的人不会一直被伤害,卑鄙的人终究会受到惩罚”,这就是小说中确立的惩恶扬善叙述结构。
电影中因为淡化了时代背景,因此里面关于勇敢、忠诚、正直等主题发生了改变,皮普的经历也随之变化,由原来的铁匠变为了画家,而他的人生成长之路成为电影的脉络主线,所有故事情节以他的经历发展推进,弱化了关于道德、准则的原有主题。
小说中采用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也改变成了第三人称视角,弱化了对主人公内心的挖掘,而辅之以客观真实的经历描述,这些都让影片保留了充分的悬疑性和可看性,但是与小说中对于社会制度的批评精神却相差较远。
卡隆想要突出人性中美的一面,而背弃了原作精神,这让小说中原有人物中阴暗的一面得到了抑制,而成为了歌颂人性光辉和浪漫爱情的现代影片,与原作相比,加入了很多现代色彩的呈现方式,放弃了小说中处处张扬,带有浓烈批判味道的主题渲染。
在效果上来说,改编后的作品更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尤其是男主伊桑·霍克的忧郁气质和女主“小辣椒”格温妮斯·帕特洛的柔情似水,让郎才女貌的感人故事更具有戏剧性和可看性,这是以牺牲时代特色为前提条件的一种妥协方式。
02、强化了艾斯黛拉与皮普的感情线,重点刻画了复杂多变、心思难猜的艾斯黛拉形象以及忠厚老实,为爱痴狂的皮普形象,淡化了乔、贾格思、哈维西姆等角色形象。
皮普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围绕着皮普的个人经历,我们看到了个人随着社会进步发生的阶层迁移,所有围绕皮普展开的人物都有其特定的使命,这反映出狄更斯在宏观大背景下展开的个人命运反思,在小说中有抚养皮普长大的乔,提供帮助的贾格思以及哈维西姆等人,这些人都是皮普的重要见证人,帮助皮普度过了生命中最为重要的时刻。
可是卡隆的目的并不是批判,整部电影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皮普在萨提斯庄园遇到了艾斯黛拉并一见钟情,郝薇香的身份变得扑朔迷离,在这样一座近乎荒废的古宅里面,他们自由的玩耍,连个佣人都没有,可以看出,导演刻意为艾斯黛拉的身份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以此来引发观众的猜想。
这种猜想不光是对其真实身份的猜想,还有对于她和皮普之间感情的猜想,对于懵懂长大的皮普,马格韦契是穿插在小说中特别重要的人物,他影响着皮普的成长,让他的心态发生了重要变化,这都是小说中的巨大悬念,作为“神秘人”,马格韦契一直资助着皮普,使得皮普能够挥土如金,成就另一番人生。
影片对于这样一个关键人物,选择的是见证了皮普的成功,远大前程不仅指皮普的成功,还指代马格韦契的成功,小说中他成功帮助了皮普,而在电影中则成为皮普画作的买主,这种变化对于皮普来说是两种层次,小说中他是救命恩人一样的存在,而在影片中,皮普对他是非常排斥抗拒的,在知道马格韦契没有死之后,皮普表现出了慌张的姿态,而这很好的刻画出皮普内心的焦灼,也让随后皮普对马格韦契认识的转变埋下伏笔。
艾斯黛拉并不是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一条线索,而在影片中,她却成为决定皮普命运的关键因素,她明明深爱着皮普,却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如一位仙女一般审视着周围的一切,为了让两者感情线更加好看,导演将艾斯黛拉刻画的稍显冷血,而让皮普忠厚老实,完全没有小说中那般精明世故,主要目的就是让观众沉浸在甜蜜的爱情故事中,而这种人物塑造方式很符合年轻观众的口味,也是影片改编能获得高分的关键原因。
03、从两小无猜的感情衍化为尔虞我诈的金钱利益,皮普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唯一不变的就是他始终追寻着艾斯蒂拉的脚步。
对于艾斯黛拉,小说中是郝薇香安排的,嫁给德鲁莫尔可以很好实现财富积累,却破坏了皮普对于爱情的幻想,这其实就是狄更斯年轻时爱恋一位姑娘的真实写照,影片的结局其实也是狄更斯希望的,那就是两个有情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尽管小说中对于两位主人公的命运没有名言一样,这种感情是复杂的,既想要和初恋情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又希望两人能够携手前行,这种矛盾的心理一直贯穿在影片始终,让故事充满了悬念。
小说对于郝薇香控制爱情的批判是显而易见的,当时有很多上流人士并没有所谓的爱情,联姻只是保持贵族血统或体面生活的一种方式,就连艾斯黛拉第一次与皮普见面也充满了金钱的味道。但是艾斯黛拉需要玩伴,皮普是付费陪伴,没想到却爱上了这位姑娘。影片让他们的相遇鬼使神差,皮普不经意间走入了艾斯黛拉的生活,却成为一生难以忘却的梦。
皮普人生轨迹改变源于马格韦契赠与的财产,这同样是金钱驱使下的利益纠葛。当皮普与艾斯黛拉相遇时,他们并不用考虑金钱的因素,所以感情特别融洽,但是长大之后,横亘在他们中间的竟然是金钱,皮普成为了绅士却仍然没有取得理想的爱情,这里面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让小说根植于社会真实情况而分外感人。
电影为了让影片更具理想色彩,将皮普塑造成了痴情人的角色,他迷恋着“谜”一般的艾斯黛拉,就连去的地点都因艾斯黛拉而发生变化,不得不说,皮普缺乏了小说中的人物张力,更像是一位出身贫困小伙子的奋斗史。
小说中当皮普认识到资助者身份时他的精神几近崩溃,这是心中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造成的,导演将皮普刻画成对感情极度专一的人,却忽视了现实中阻隔他们的因素,尽管影片中他们从童年走到了成年,并最终相遇,但是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更多情况下,皮普还将沉浸在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中,而艾斯黛拉则继续寻找心中的“白马王子”,他们过着进水不犯河水的生活。
04、环境和文化对于人的影响、亲密无间的友谊以及对利益的深入挖掘都是小说的主题,然而影片采用了好莱坞惯常的爱情故事挖掘人物内心,使故事深刻的内涵流于形式。
狄更斯的哲学思想之一就是环境、文化对人物的性格影响,小说中皮普想要过上好的生活就是为了娶到艾斯黛拉,他见识到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各种丑恶嘴脸,在风头无两之时抛弃了自己的家庭,并在艾斯黛拉和比蒂之间犹豫不决。这些环境的外在因素都是左右人物行为的关键因素。
乔对皮普来说是亦父亦兄的角色,不但从小抚养其长大,更是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虽然年龄相隔不大,但在感情上他们却有着超出外界想象的紧密联系,这种友情映衬出的比亲情更加宝贵,尤其是在皮普姐姐去世之后。可是电影对于表现这一情节却有些割裂,一方面皮普满足于后来的成就,想要撇清与穷亲戚的联系,另一方面他内心对乔仍有深深的感激,道德层面有太多无法割舍的元素。
狄更斯的人生其实与皮普非常相似,他没有机会上学,直到继承了父亲的遗产,他的成功更多的是自我努力和天分决定的,皮普的父亲生活挥霍无度,全家人因负债累累而入狱,皮普不得已成为童工,其实这正是狄更斯自身经历的映射。正因为见惯了各色人的不同嘴脸,所以在写作时,狄更斯有意无意地总会加入对于利益的抨击,皮普的精神导师不会是马格韦契,所以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精神崩溃,但这正是现实的讽刺效果,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影片中缺乏了小说对人性的深入刻画,皮普的人生是大起大落的典范,也侧面映射了当时社会阶层的变迁以及围绕在皮普周围人的行为变化,皮普在纸醉金迷的资本主义上层社会中迷失自我,失去了生命存在的意义,这其中也与爱情的丧失有关,他洗尽铅华重拾自我其实就是狄更斯对于人性善良的美好憧憬。
马格韦契的故事融入其实是有些牵强的,小说中对他的刻画入木三分,他被仇人盯上,在偷渡去澳大利亚的路上被抓,面临绞死的惩罚,马格韦契最终死在了监狱,所有财产都被国家充公,皮普也一度因为马格韦契的死亡而从富翁转变为负翁。在经历过从天堂到地狱的磨砺之后,皮普终于明白了亲情、友情和事业之间关系的真谛,回到了自己梦想开始的乡间,重新找回了当时对自己最为重要的朋友乔。
真正的成功之路始于白手起家,这需要魄力也需要恒心,皮普做到了,小说中对于这段经历是重中之重,反映出底层人民跻身上流社会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而非继承,皮普代表了在金钱洪流中迷失自我的人,很好表达出作者的价值观,有些可惜的是影片没有能够深入挖掘这些精髓。
结语:
狄更斯写作的特点就是对于时代和人性给予极大关注,让读者既能够体会到特定历史背景下小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也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无法消磨的紧密关系。他通过高超的叙事技巧倾诉着心中对美和善的向往,并对人类的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相对而言,卡隆的作品更加关注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缺乏了与宏观世界的横向联系,因此作品中卡隆过往作品的叙述特点和价值观痕迹很淡,这也是最不像卡隆作品的一部作品。不过作为好莱坞式的爱情故事,该片还是保持着卡隆的一贯水准,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