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见·许朝暮
强大的人不是能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
央视热播剧《人世间》,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苦了大半辈子的周家人,总算是彻底走出了破烂不堪的“光字片”,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历经人世间的跌宕起伏后,剧中每个人的命运就此尘埃落定。
在他们犯过的错误、走过的弯路和受过的沧桑中,无数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而该剧的同名小说,是梁晓声历时8年创作完成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书中藏着7个扎心的真相,把人情世故剖析得淋漓尽致。
01
- 关于生活:人人都有难念的经,没有谁不累。
光字片的住户,都很羡慕建筑工人周志刚一家。
他的大儿子周秉义当了官,二女儿周蓉有文化,小儿子周秉昆很孝顺。
然而,旁人不知道的是,秉昆常对哥哥姐姐心生怨怼,怪他们自己享福,却对弟弟不管不顾。
他三番五次丢掉工作,哥哥姐姐都不愿利用人脉给他安排。
他买房时被骗,钱没了,房子也被收回,哥哥也不肯为他解决住房问题,他只好搬回父母家住。
直到了解他们的处境后,秉昆才慢慢释怀。
哥哥是上门女婿,时刻要看岳父母脸色,每天都过得如履薄冰。
姐姐和丈夫关系恶化,对方还出轨了年轻女诗人,她只能无奈选择离婚。
女儿也性格叛逆,不爱学习、早恋、三天两头惹是生非。
众生皆苦,人人都在负重前行,你帮不了我,我也替不了你。
你羡慕的光鲜背后,也要咽下不为人知的辛酸;
你渴望的拥有背后,也伴随着无法挽回的失去。
与其四处寻找别人的庇护,不如咬咬牙,独自扛下所有。
02
- 关于人脉:你的价值,决定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周家的三个孩子,常被街坊邻居们比来比去。
大哥周秉义一表人才,二姐周蓉美丽聪慧,小弟周秉昆各方面都表现平平。
周秉义和周蓉打小就聪明好学,一路从市重点中学,考入了北大。
毕业后,周秉义当上了文化厅干部,周蓉则成了某所高校里最年轻的副教授。
周秉昆却不是学习的料,总在班里考倒数。
考不上大学的他,早早去当基层工人,靠挥洒汗水赚辛苦钱。
在学历、社会地位的巨大差距下,周秉昆活成了周家的“透明人”。
从小到大,哥哥姐姐讨论文学和政治时,秉昆总是插不上嘴。
就算他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见解,得到的也只有沉默或取笑。
身边的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对待他们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每次看到周秉义和周蓉,大家都格外热情,围上来嘘寒问暖。
面对周秉昆时,他们表面上和和气气,背地里却觉得他是周家“最没出息的老疙瘩”。
有一次,秉昆和邻居起了争执,对方还破口大骂:“没你哥你是个啥?狗仗人势的玩意儿。”
记得《人性的弱点》中有句话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以互惠为原则。”
一个人的价值,决定了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当你一身泥泞时,再怎么献殷勤,都是别人眼中无关紧要的存在。
当你光芒万丈时,无需刻意讨好,别人也会想尽办法主动靠过来。
正如屠呦呦所说:
“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自然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
03
- 关于关系:聚散离合终有时,历来烟雨不留人。
周秉昆在厂里上班时,结交了几位好友。
他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还把家人介绍给彼此,关系好得跟亲兄弟似的。
但随着岁月变迁,他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有人读了大学,在官场谋得了一席之地;
有人当了老师,后又入职大公司当上副总;
还有人一辈子在底层挣扎,工作说丢就丢,生了病也没钱治。
大家不再相互感同身受,见了面常常话不投机。
“下岗潮”袭来后,工人朋友们纷纷失业,抱怨没得到应有的补偿。
走仕途的吕川却责备他们不求上进,应该自己想办法谋生。
当副总的唐向阳工作忙碌,跟朋友联系不多,聚会时也来去匆匆。
其他人却责备他爱摆架子,瞧不起这帮老朋友。
他们各自立场不同,导致争论不休,每次聚餐都闹得不欢而散,关系也逐渐疏远。
多年后重逢,也只能无奈感慨:
“人是容易变的,有时自己没变,朋友变了,关系也就变了。”
这个世界最远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圈子不同。
成长速度出现落差,认知层次差异太大,再好的感情也渐行渐远。
追不回的缘分,不如彼此体面告别,各奔前程。
04
- 关于人性:别高估感情,别低估人心。
周秉昆跟曾经的工友曹德宝感情非常深厚。
曹德宝的妻子乔春燕是秉昆的老同学,也是秉昆妈的干女儿。
亲上加亲的关系,让两家人的来往非常密切。
德宝和春燕因为一个年轻姑娘闹离婚时,秉昆还充当过和事佬,劝说两口子重归于好。
后来,秉昆的哥哥周秉义改造了旧城区,让光字片的住户搬进新楼房里。
德宝夫妇也想分套大房子,却因不符合搬迁规定,办不了落户。
于是,他们理所当然地找秉昆帮忙,让他去向哥哥求情。
秉昆不想为难哥哥,拒绝了他们的无理要求。
德宝夫妇勃然大怒,痛斥秉昆为人不仗义,不念多年交情。
他们跑到拆迁工地大闹,扰乱周秉义的工作。
事后,他们还写了举报信,污蔑周秉义贪污。
昔日相亲相爱的密友,转眼间就成了水火不容的仇敌。
想起德云社小曲《大实话》里的一段词:
“说朋友亲,朋友可不算亲,朋友本是路遇的人。人心不足这蛇吞象,朋友翻脸就是仇人。”
生活中,高估感情往往会遍体鳞伤,低估人性终将会满盘皆输。
05
- 关于处世:凡事不计较,是最聪明的活法。
周秉昆的妻子郑娟,是个苦命的女人。
丈夫早早去世,她被丈夫的好友伤害,并怀上了对方的孩子。
她靠串糖葫芦独自养活孩子,还要照顾老母亲和盲人弟弟。
和周秉昆在一起后,周母享受着她的照顾,却把毛衣等好东西都留给自己的女儿。
周秉义起初嫌弃她带了个孩子,跟外人说不喜欢弟媳。
邻居们也在背后议论纷纷,猜测她和孩子的来历。
然而,不管旁人怎么对待她,她从不往心里去,见了谁都乐呵呵地打招呼。
她还任劳任怨地照料周父周母,帮助在外求学的周蓉照顾女儿。
无论是住在破烂的土坯房,还是搬进了宽敞的楼房,她都把日子过得欢天喜地。
秉昆买房时手续不全,楼房住了没多久被房主收回,全家人只能搬回光字片的老宅子。
秉昆内疚不已,郑娟却照样吃得香、睡得好,还安慰他:“就当是做了一场美梦吧。”
在外人眼中,郑娟有点缺心眼儿,整天过得稀里糊涂。
其实,在底层摸爬滚打过的她,早就洞察了人性善恶。
但她比谁都清楚,现在的日子有多么来之不易,何必事事都去跟别人计较?
电影《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中说:
“没有人是傻瓜。只是有时候,我们选择装傻,来感受那叫做幸福的东西。”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一味较真,穷追猛打,只会烦了别人,累了自己。
该糊涂时就糊涂,不跟他人锱铢必较,才能活得从容。
06
- 关于人品:一生所有的福气,都是你攒的善良。
有一年冬天,周秉昆带着母亲到大众浴池洗澡。
他洗完澡等母亲出门时,看到服务员们手忙脚乱地背起一位老大爷。
原来,老大爷在浴池里不慎滑倒,摔断了一条腿,得赶紧送到医院。
但那年月没救护车,也没出租车,一群人急得焦头烂额。
秉昆立即找来了辆平板车,让老大爷躺在上面,由他拉着去医院。
路上,他怕没穿鞋的老大爷冻坏了脚,就脱下棉袄将对方的脚包得严严实实。
他自己则只穿一件单衣,在寒夜里一路狂奔,让对方及时得到了救治。
没想到,对方是政府官员马守常,他的太太恰好是秉昆的上司,夫妻俩都把他的恩情记在了心里。
后来,马守常的太太得知秉昆只有初中学历,便安排他进入夜校学习。
秉昆和朋友们惹上麻烦时,马守常和太太也会调动人脉为他们解围。
正是周秉昆不求回报的善意,为自己换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这世上没有突如其来的幸运,只有因果循环的福报。
你为他人解决麻烦,别人才会将你的人生托上青云。
善良的人从不吃亏。这是天道,也是社会运行的潜规则。
07
- 关于心态: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去的人。
周秉昆人到中年后,遇到了不少波折。
郑娟婚前的儿子周楠,一直被秉昆视如己出,不管日子再苦再难,都舍不得让他受委屈。
周楠上中学后,他的生父突然前来争夺抚养权。
这时,对方已经成了公司老板,承诺可以将周楠送去国外读书。
可周楠刚到国外不久,就因见义勇为而牺牲了。
他的去世,让秉昆和周楠生父的关系迅速恶化。
一次争执中,秉昆失手打伤了对方,为此坐了整整八年牢。
接连经历丧子之痛,牢狱之灾,秉昆和郑娟在苦海中浮浮沉沉,不知何时能上岸。
然而,他们没有悲观堕落,而是鼓起勇气继续前行。
秉昆在狱中积极配合,表现良好,想办法争取减刑。
郑娟则靠卖红薯、冰棍,努力地支撑起这个家。
出狱后,他和郑娟搬进了改造后的新城区,开了个小餐馆,日子过得热热闹闹。
常言道,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在遍地狼藉中踽踽独行,是大多数人的宿命。
然而,就像《看见》里所说:
“强大的人,不是能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
好的坏的,终成过往,你只管咬紧牙关去坚持,拼尽全力去担待。
08
季羡林先生曾说:“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等你历尽千帆,终会发现遗憾才是生活的底色。
金钱、名利和地位,在时代洪流中犹如过眼云烟;
幸福、快乐和满足感,在命运变迁下也许转瞬即逝。
但个人的努力、善良、真诚、智慧和坚持,依旧掷地有声。
正如林语堂在《风声鹤唳》中所说:
“一个人的命运是依他过去和现在的行为作决定。”
点个赞吧 ,不抱怨、不退缩,活得热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