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没有完整地读过莎士比亚,想必也一定熟悉那一句:“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而对应到中文上,则有一句十分精妙的翻译“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此处被文学界啧啧称叹的译句,正是出自莎士比亚翻译名家,朱生豪先生之手。
年轻时的朱生豪
“十年之功,不可云矣。然毕生之精力,殁已尽注于兹矣”
朱生豪先生英年早逝,在32岁时便因染病撒手人间。在这短短的一生之中,却贡献了非常经典的莎翁译作。朱生豪先生对于翻译莎翁作品,有着宿命一般的痴迷。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便是“饭可以不吃,莎剧不能不译”。
但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能够拥有安定的居所完成翻译工作,却不是一件易事。
朱生豪先生的自述
这是常常能在译者序当中,看到的朱生豪先生的自述。简短的一段话,却饱含着述不尽的艰辛。
1935年春,朱生豪开始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准备工作,到1936年8月8日译成莎剧《暴风雨》第一稿。此后陆续译出《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9部喜剧。
凭着这样的速度,朱生豪本能很快将更多的作品翻译完成。但是天有不测风云,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朱生豪逃出寓所,随身只带有牛津版莎士全集和部分译稿。寓所被焚,世界书局被占为军营,已交付的全部译稿被焚。
“已交付的全部译稿被焚。”
即使是写了几千字的文档没有保存成功,也会气恼地捶胸顿足,真的难以想象数部心血之作完全损失,该是何种的绝望心情。但是,朱生豪先生没有就此一蹶不振。“8月26从上海避难至嘉兴,后辗转至新塍、新市等地避难,稍得安宁,即埋头补译失稿。”
磨难并没有结束。1941年,受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影响之下,《中美日报》被日军查封。朱生豪混在排字工人中逃出,丢失再次收集的全部资料与译稿,历年来创作的三部诗集以及为宋清如整理的诗集两册一并被毁。
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作品,其翻译难度可想而知
直到1942年同宋清如在上海完婚,6月与妻子去常熟岳母家居住,朱生豪先生才把译稿丢失的莎士喜剧全部补译完毕。这些被后人视为经典之中的经典,正是在这磨难的锤炼之中诞生。
战乱过后,仍有贫与病的考验。
1943年1月,朱生豪携夫人回嘉兴定居,因为不愿为敌伪效劳,仅靠微薄的稿费维持极困难的生活,将全部精力扑在译写工作上。
仅凭着两本字典,朱生豪翻译完成了莎士比亚的几部重要悲剧。入秋之后,身体日渐衰落,但不曾歇笔,译出莎士全部悲剧、杂剧,以及英国史剧4部,连同喜剧在内,共31部。
直至1944年朱生豪先生因肺结核逝世,依旧在拼命译作。伏案的昏灯,停不下的笔触,像是在与时间、与死神做殊死拔河,只盼望能够再多完成一些作品。这其中满含的热爱与坚持,让人万分动容。
也正是这样的精神,这样的笔耕不辍,才使中文读者首次认识到了莎士比亚的高妙。用接地气的文字,将晦涩的莎士比亚英语变成生活化的语言,又透着典雅自然。戏剧大师、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首任会长曹禺就曾赞扬朱生豪“正义凛然,贡献巨大”。
朱生豪先生的手稿
“全世界最会写情书的人”
仅仅了解朱生豪先生在翻译莎翁剧作当中的成就与艰难,似乎还不足以完整地勾勒出他的轮廓。在不长的一生之中,如果说有什么情感能够和他对翻译工作的热爱相比较的话,那么惟有对妻子宋清如的爱,浓烈、纯真,恒久不变。
朱生豪与宋清如相识于之江大学。彼时朱生豪读四年级,宋清如读一年级。在“之江诗社”的活动中,两人结识。在活动当中,朱生豪读到了宋清如的诗作,从此这样一位有才情的女子便走进了他的心中。
朱生豪与宋清如
几天之后,向来内敛的朱生豪竟然主动给宋清如写了一封信,信中还附有自己的几篇诗作,请宋清如指正。而宋清如在回信之中,也经常附带着诗作,请他帮忙修改。
就这样,两人开始频频地书信往来。薄薄的一纸信笺之中,不仅有两位满怀憧憬的青年人灵巧的诗,更暗藏着悄然而生的情愫。
“之江诗社”的社长夏承焘老师评价他说“渊默若处子,轻易不发一言。”朱生豪自幼父母双亡,由早孀的姑母抚养长大,特殊的家庭环境,让他的性格不甚开朗,多以寡言处事。
对于这样一个沉默、对翻译事业有着火一般热烈,顽石一般坚定的人,按理说,即便在感情当中,似乎也该延续性格之中的内敛。但是,读了他给宋清如写的情书,才知道温柔的爱,原来可以让人这么可爱。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
也许你望着月亮时,我正在想你。
这里一切都丑的,风、雨、太阳,都丑,人也丑,我也丑得很。只有你是青天一样可羡。
为什么不来信呢?不是因为气我吧?我所说过的话都是假的,你一定不要相信我。
我只愿意凭着这一点灵感的相通,时时带给彼此以慰藉,像流星的光辉,照耀我疲惫的梦寐,永远存一个安慰,纵然在别离的时候。
回答我几个问题:
1、我与小猫哪个好?
2、我与宋清如哪个好?
3、我与一切哪个好?
如果你回答我比小猫比宋清如比一切好,那么我以后将不写信给你。"
朱生豪情书集
在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这些情书之中,没有什么真露情愫的甜腻表白,也不刻意营造一种浓烈,如水般清澈的语句里,尽是纯真、无邪、赤诚。
或许在关于对恋人的比喻里,总常常见到将心爱的人比喻为珍宝,恨不得将世界上一切美好之物都容纳进来。但是在朱生豪的笔下,一句简简单单的“只有你是青天一样可羡”,却无比动人心扉。念起这些句子,仿佛就能看到,一颗满怀爱意的玲珑心。
在两人结婚时,他们的老师夏承焘曾题字道:“才子佳人,柴米夫妻。”二人皆是满腹才情的文人,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既以诗情相伴,也以柴米扶持。在宋清如即将毕业时,朱生豪在信中开导她追求真我:
“对于你,我希望你能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坚强的人,不要甘心做一个女人,总得从重重的桎梏里把自己的心灵解放出来。”
这样的劝慰,正鼓励着曾坚决表示“不要嫁妆要读书”的宋清如。
而在朱生豪旷日持久、总遭挫折的翻译工作当中,在宋清如的支持之下,朱生豪才得以坚持下来,完成这份了不起的事业。
宋清如
“我们和我们所爱的人终有一天会分手,因此,在我们尚在一起的时候,就得尽可能得相爱着。我们的爱虽不能延长至永劫,但还可以扩大至无穷。”
正如朱生豪先生在给宋清如的情书中写的那样,在有限的年华里,好好爱着应当爱的人。对于我们来说,只要是真心实意的、源于自爱的话语,都是最浪漫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