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传来一阵“嘟嘟嘟嘟”的哨响,租界的巡捕闻讯赶了过来。
一群缠着红色的头巾留着大胡子的印度阿三怪叫着准备抓人。
这群帮会的人一见租界的巡捕来了,不敢恋战,带着自己的伤员仓忙逃去。
这群印度阿三看似人高马大,看着拿着砍刀斧头的帮会人士逃走,却不敢追。
看着地上一片狼藉,印度阿三皱着眉头苦笑。一会他们的洋大人来了,肯定要找他们出气。
这时看见墙边一男一女神色自如的在那“壁咚”(貌似在谈恋爱接吻的样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马上上前大声喝道;
“你们两个,跟我们到巡捕房接受调查。”
他们惹不起斧头帮和青帮的人,就想找这两个中国老百姓去当替罪羊。
刘浩见打斗散去,巡捕们来了,也长出一口气,将身体放开,站在一旁。
刚才和方琴贴那么近,他心里也很尴尬,憋了半天不敢呼吸出气。
方琴脸上还是红彤彤的,不敢直视刘浩。此时突然看见几个印度阿三对着自己大呼小叫,顿时脸色一拧,高声说道;
“get out”(滚开)。
看见这名衣着不凡,气质高雅,漂亮中国女孩用英语叫他们“滚开”这群印度阿三一时呆住了。
《大话西游》里,唐僧说过一句经典搞笑台词:“你不认得我了?刚刚那个印度阿三嘛。”印度阿三、阿三、三哥,成了今天网友给印度人的专有名词。不过,你知道其来源吗?
印度阿三,源自上海地方话,最早叫做“红头阿三”。
指的是晚清民国时期的旧上海租界,担任巡捕的印度人。
英国人最早在公共租界设立了巡捕房,招募了大量印度人做巡捕。
大家都知道,印度是英国的老殖民地,英国人自然觉得印度人比中国人忠诚可靠,在当时的巡捕房里,英国人做老大,印捕是中间层,华捕地位和薪水最低。
当时巡捕房全体人员合影,管理层和英国人在第一排,,第二排这是印度人,第三排想都不用想是中国人。
招募来的印度人,都是信仰锡克教的锡克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蓄着大胡子,头缠红头巾。锡克人是印度人当中最身高马大、
能打仗的,所以备受英国人青睐,世界各国的英殖民地都有锡克人的身影。
印度巡捕对待中国人很凶,尤其对社会底层的小商小贩、黄包车夫动辄拳打脚踢,所以中国人忿忿不平,私下叫他们“红头苍蝇”。
“阿三”称呼的来源众说纷纭,比较靠谱的一种解释是因为印度人口头禅是简单的英语:“I SEE”、"I Say",用上海话发音,就成了“阿三”。
印度巡捕对英国“洋大人”忠心耿耿,对中国人狐假虎威。
加上外貌黝黑,裹着奇怪的红头巾,所以中国老百姓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是“二鬼子”,印度人成了丑化和鄙夷的对象。
别看印度阿三在租界里狐假虎威,对中国人喝五喝六,在洋人面前,他们一个个乖乖的大气都不敢出。
因为洋大人的一举话就可以叫他们滚蛋。
他们可不想回到印度去受苦,在他们眼里,大上海的租界简直就是天堂一般。
看见这个中国女孩用洋文说话,这群印度阿三也是懂一点洋文的,一时不敢得罪,一脸懵逼的样子。
方琴见这群傻帽还站在原地发呆,顿时大怒。
她可不怕这群假洋鬼子,又大声呵斥道;“fuck off”。
印度阿三一听吓得马上乖乖让开。
他们最怕洋大人说这句“fuck off”,这个女孩不能招惹,有多远躲多远吧。
方琴施施然的坐上车去,刘浩拉着黄包车快步离开。
“哈哈哈哈。”
想起刚才那群印度阿三一副傻瓜的样子,方琴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从一月前的遭遇中回过神来,方琴想起当时刘浩为了保护她将她按在墙角,霸道而又非常男人的举动。
又见刚才刘浩一人打败四个日本浪人的勇敢举动,心头一阵涟漪,看着刘浩的目光变得迷离起来,,,,,,。
不久,来到了忆定盘路。远远的看见了一座八角形的水塔,像一个要塞一样矗立在一群西式的钢筋混泥土的建筑之中。
这就是中西女中的标志性建筑——水塔,看见水塔就快到了学校了。
不等黄包车停稳,方琴就轻盈的跳下去。一路小跑的朝学校的一座哥特式风格的教学楼跑去。
边跑边说道;“刘大哥再见”。
“哎,这丫头。”刘浩满是怜惜满是疼爱的自语道,方琴在他心中就当自己的妹妹一样。
刘浩将黄包车停靠在路边,从车旁的插包里拿出水杯,喝了口水,然后蹲在一旁等着揽生意。
“去安利洋行,快点。”这时一个中年胖子坐上了车来,对蹲在一旁的刘浩说道。
安利洋行是一栋红砖墙面的七层英式大楼,位于租界里面的四川中路。对熟悉地形的刘浩来说也比较熟悉。
刘浩连忙将水杯放好,拉起黄包车朝租界方向行去。
拉着拉着感觉车胎都被压扁了,车身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这个胖子好重啊,比拉两个方琴都重。
刘浩心里嘀咕着,还是快步匀速的小跑着。
来到安利大楼门前,胖子下了车,扔出一角钱后就进了洋行。刘浩嘴巴刚要说话,胖子肥硕的身影已不见踪影。
“我倒,这么重,车都快要压垮了,拉得我气踹嘘嘘,才给一角钱,这胖子老小气啦。”刘浩嘀咕道。
这时前面过来几个租界巡捕,对着黄包车指指点点。“我靠,又是印度阿三啊!”
刘浩觉得有点不大对劲。拉起车掉头就准备走。
这时迎面又出现几个印度阿三,也是对着这辆黄包车嘀嘀咕咕。
突然一个阿三拿出哨子猛地吹起,“嘟嘟嘟嘟”的哨声急促的响起。
“不好,他们是冲这辆车来。”
刘浩想起早间在租界暴揍过的几个日本浪人,觉得肯定是他们要来找麻烦。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刘浩加快脚步,猛然奔跑。
随着哨声的响起,周围的印度阿三都闻讯赶了过来。
“就是这辆车,就是这个中国人。刚在在租界闹事,抓起来。”
一名印度阿三的探长喊道。
几十名印度阿三巡捕将刘浩和他的黄包车团团围住,挥舞着警棍朝刘浩涌来。
当时的租界对枪支管理也是非常严格、平时是极少配枪的,警棍还是他们最日常的武器。
面对阿三的警棍刘浩还是不怎么害怕的。
印度阿三手中高高举着的警棍,外观非常滑稽,跟以前人们洗衣服用的棒槌倒有几分相像,上面清晰标注着“某某捕房”字样和编号。
但是这群家伙人多啊,几十号身材高大的大胡子一下涌过来,刘浩纵是有三头六臂也抗不过来。
原来这群印度阿三接到了日本人的通告;在租界地区有一名中国车夫打伤了日本侨民,并将黄包车的车行单位及号码告之。
希望租界巡捕房抓捕这名黄包车夫。
平常租界的印度阿三就以欺负中国人为乐,现在收到这个通告,马上睁大了眼睛四处寻找这名中国人。
刘浩送那个大胖子来到租界,正好撞到这群阿三们。
这群印度阿三一上来就将黄包车砸的稀烂,看见自己的生活工具被毁,刘浩心疼不已。
暗暗将这笔账记载心里;二鬼子,走着瞧!
刘浩施展暗劲,内力一触即发。
在人群中跌跌撞撞,横冲直闯,转瞬冲出包围。
随即加快脚步,遁入街道中的人群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