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小琳
昨天,54集的《在远方》全剧终。
刘烨、马伊琍、保剑锋、曾黎、梅婷……从青涩的小青年,一路演到富甲一方的创业娇子。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一部励志片;看到中段,发现它是给快递和网购做广告的(不知有多少大爷大妈从此开始网购了);到了最后十集,我才发现:原来你是这样的“谍战片”!
陆晓鸥只身闯敌营,收集罪证,帮助姚远翻盘,颇有孤胆英雄的意味!
我就想问一句:“裁人时你舍得让大学生停课,站门口当门神。这去贼窝的危急时刻,为啥连个跟班都没有?”
好吧,我们今天的重点,并不是剧情安排。
今天写下这篇文章,是因为从剧中两位女主角的命运,我看到了一种宿命——除了婚姻,现代女性还能有什么其他选择?
01
第一集,两个大学女生在路上,被一辆面包车尾随。从此,姚远和路晓鸥相识。虽然两个人从家庭背景到社会地位,以及学历学识都相差甚远,但还是“你情我愿”地相爱了。
在大学里排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似乎已经预言了: “都是为女儿好”的家长,该出现了。于是,自知配不上富家女的姚远,不告而别,晓鸥痛苦万分。
7年后,二人再次相遇。
又过了两年,小有成就的姚远,终于有了提亲的勇气。送了金手镯、买了大别墅,双方家长见了面,婚礼日期也定了下来。一切都在向着路晓鸥期待的方向发展。可她,却在自己名下的,偌大的房子里,哭得泣不成声。
千万别以为,这是“9年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的喜极而泣。因为第二天,晓鸥就退还了彩礼,离开了姚远。
什么情况?!
从青葱少女等到大龄剩女,终于能衣食无忧地与心爱之人走入柴米油盐,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难怪姚远的二叔哭着问她说:“这到底是为啥嘛?就不能补救了吗?”
即使放在9102年的今天,路晓鸥的退婚,仍很难让人理解。
02
“如果爱情不能圆满,只能说明爱得不够。”
这是2004年经典影片——《恋恋笔记本》中的一句台词。
电影中的男女主角与我们的“远路恋”有很多相似点:伐木工爱上了富家女,就在二人如胶似漆时,女方家长强行插入,带走了女孩。分离7年后,再次相遇,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直至生命终点。
没错,他们得到的,是一个Happy Ending。
拥有相似的开始,为何结局却大相径庭?
《恋恋笔记本》的故事发生在“二战”前后,那时的女权运动,还仅限于“女工阶级的同工同酬”。从小接受贵族教育,出入上流社会的女主角,根本没有“自己挣钱自己花”、“实现个人价值”的观念。因此,摆在她面前的,不过是嫁给富豪还是穷小子的选择。
反正跟着谁都是过日子,选个自己最喜欢的人,也不为过。
但是,这套逻辑放到陆晓鸥身上,就完全说不通了。
80后的晓鸥,出身高干家庭,是心理学系的高材生。因此,她具备了改革开放后新女性的“聪明、骄傲、内心强大”等性格标签。难怪第二女主角霍梅说:“在你身边,我就是一个影子。”
让这样一位女性放弃工作,回家盯装修、在豪宅里做贤妻良母。可能么?
所以说,“远路恋”不能圆满,的确是因为“爱得不够”。
除了爱对方,在晓鸥的心里,还给自己留出了一片天地。
“姚远有姚远的目标,我有我的目标,等以后再说吧。”
结果呢?
出走闯荡的晓鸥,在男人们的商战里被害,最后以“植物人”的样子,永远留在了姚远的身边。
03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女主角,霍梅。
她和晓鸥是同学,而且一开始就在准备出国。可见她的出身和家庭背景并不比晓鸥差。却由于各种原因,始终觉得比不上晓鸥,是她的影子。于是就要玩命地证明:自己不是影子。
她忍下了老板的所有冷嘲热讽,结果还是没得到对方的肯定。于是干脆背叛了老东家,与歹人合伙另起炉灶。结果公司倒闭,自己还差点被强暴。这时,网上有评论说她“凄惨收场”。
但是,一部剧里两个女主角都因为追求自我价值,而“凄惨收场”,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于是,昔日的霸道总裁开始反追,远离商界的霍梅幸福地做了母亲,二人终成正果。
发现没?
- 凡是结了婚的女人,就会很幸福。
- 而追求事业的女人,只能坐等被生活虐。
这不是《在远方》一部作品的问题,而是大环境对女性的一贯态度。
在我上一篇文章《82年生的金智英:成年之后,我终于活成了曾经最厌恶的样子》(点击链接可阅读)中,82年出生的金智英在求学、工作、婚姻中遇到的问题,你我都不会陌生:
- 女孩子读什么研究生?早点结婚生娃是正路;
- 找工作当然首选有寒暑假的老师,以后有了孩子还能顺便辅导功课;
- 去外地打拼?女孩子不能那么要强,太厉害了很容易变剩女
- 带娃是女人的天职,如果丈夫愿意帮忙,那简直就太幸运了……
这些观念,既是男性的看法,同时也是女人们自己的想法:金智英的母亲被迫流掉了第三个女儿,然后又在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女儿。
男人们、女人们、社会媒体竟然如此统一!
那是不是说:嫁人生娃做家庭主妇,就是女性唯一的幸福之路了?
04
我最近看了两本书《成为》和《向前一步》。作者分别是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罗宾逊·奥巴马,以及美国薪酬最高的女高管谢丽尔·桑德伯格。
没错,她们在嫁人生子的同时,也活出了自己。除此之外,还有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CEO玛丽莲·修森,通用集团女总裁玛丽·巴拉等等。
因此,上一节中的疑问也就自然被否定了:除了婚姻家庭,女性同样可以事业有成,成为万众瞩目的成功人士。而且不仅在美国,国内的女企业家、政客、学者、作家,也在与日俱增。
但是,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从总量上看,成功人士的男女比例,还远远没有持平。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强调“XX是女作家”时,就等于再说,在作家圈里仅有这几位女性。
明明宪法中明文规定了“男女平等”,两性的智力水平也没有明显的差异,那为什么成功女性仍寥寥无几呢?
除了我们刚说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之外,作为女性自己,能做点什么来改善这种状况吗?
比如说像路晓鸥那样,放弃婚姻,全身心投入到工作?
好吧,我敢说,即使没有黑势力的陷害,晓鸥与姚远也不会像霍梅与刘云天那样,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因为在现实中,像晓鸥这样的人,很难成为最后的赢家。
中国唯一常驻加沙的国际记者,周轶君女士曾说过:“女人到了那个年纪,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孕育下一代,仿佛是一种天性的召唤。”
跟随召唤做顺应人性的事,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如果你偏要逆着自己的内心,死磕硬抗,轻则出现心理问题,重则会迷失自我。又何谈成功呢?
因此,我的第一个建议是:不要刻意违反天性,顾此失彼。
第二个建议:重视眼前的晋升机会。
在我身边有一些女生,从技术水平到沟通能力,样样不输男性。有一天,公司发布竞聘通知,一样的机会摆在她们面前,我听到的却是:
- 明年孩子就要幼升小了,我怕没有精力承担更多工作;
- 这次竞争挺激烈的,连XX都打算报名了,我还是别凑热闹了;
- 这两天刚好家里有事,顾不上啦……
于是,将晋升的机会拱手相让。
在华尔街的一次职场调研中,初次升职的女性只有8%,而男性获得晋升的比例则达到了10%。
这还仅仅是从普通员工到初级管理的升职。下次,从初级管理到中级,从中级到高级……如果每次女性的晋升率都比男性低2%,最后的结果会怎样呢?
2%*2%*2%*……男高层与女高层悬殊的比例差,就是这么来的!
然后,这种“男人容易升职”的观念,又反过来影响着后面的女性,从而形成了一种无法打破的消极心理暗示。
因此,如果有晋升机会,请你一定不要轻易放弃。
不试一试,怎么能知道自己行不行呢?
最后,我想说,不要认为你身边的全职妈妈们,是不愿意为事业吃苦,只想依靠老公的人。我看到很多姐妹,都是怀着身孕坚持上班,不到最后一刻坚决不休息的好员工。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离职,回家去当全职太太呢?
真相是:职场女性,会经常性地低估自己。大多数离职女性,并不是更看重家庭,而是她们经过权衡,认为自己在公司不受重视,上升空间有限。所以才会失去继续奋斗的动力,全心回归家庭。
也就是说,先是对工作失了望,全职妈妈们才不得不回家看娃。
因此,今天我给女性朋友们的第三个建议是:客观评判你的职场价值。
不要因为你是女性,请过产假,就认为自己升职无望。
只要你认真地做好了自己的工作,为部门、公司创造了价值,就不妨去和领导谈一次。如果对方否定了你的要求,还可以考虑换一份工作。跳槽,也是证明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
但是,请注意,这么做的前提,是你能够客观评估自己的价值,并且能很笃定地相信它。
最简单的,你可以和身边的男同事做个比较。找工作强度与任务差不多的人,看他们的职位与薪酬是什么水平。那么你们之间的差距,就是你的上升空间。
怎么样,是不是对自己的职场生涯,又重新恢复信心了?
虽然我们喊了很多年“男女平等”,可传统观念毕竟是世世代代承传下来的,很难一下子改变。这就导致了很多人误认为:女人有了家庭就够了。(比如《在远方》的剧情……)
通过姚远与路晓鸥的故事,我们清楚了:放弃婚姻或者家庭的女性,都是不完整的。
任何人的幸福,都需要一个能证实自己价值的事业,以及一个完整和谐的家庭。
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成功来证明:作为女人,我们一样可以做到家庭事业两不误。
比如说,不放弃眼前发展事业的机会;不低估自己的职场价值;敢于去和领导沟通,从而得到应得的职位与薪酬。
拒绝婚姻,罪不至惨;
拒绝工作,牺牲更大;
不求富贵,不求同行;
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能遇到刚好的幸福!
多平台签约作者,读有趣的书,写走心的文,只为和你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喜欢的话,欢迎关注
记得点赞留言,转发给您最贴心的朋友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