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记者 倪金凤/文 杜爱虹/摄
3月1日,走进宁夏永宁县闽宁镇福宁村,原党支部书记谢兴昌正在山海小院的直播间里练习直播带货。
谢兴昌向记者讲述闽宁镇的发展史。
这个总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的小院,是谢兴昌和大儿子一起置办起来的。小院里除了宁夏特色产品及农产品销售区、农家特色餐饮外,还有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闽宁协作成果展示馆。自去年6月免费开放以来,谢兴昌在这里已经为前来参观学习的近两千人讲解了闽宁镇发展史和闽宁协作成果。
“我希望通过图片展示和我的讲解,让年轻一代了解闽宁镇的过去和现在,了解闽宁协作的来龙去脉,能让他们传承闽宁精神,继承前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谢兴昌说。
今年67岁的谢兴昌,1997年7月从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搬迁到当时还被称为玉泉营开发区的闽宁村(现在的福宁村),成为这里的第一批移民,也是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固原卫校毕业的他,同时还身兼村医一职。
吃黑面馍、玉米面馍,在沙窝上挖个坑、盖上棚,就是住处,没有水,就走几公里拉水吃……谢兴昌和村民们一边建房子,一边整理土地、发展生产。
谢兴昌就是电视剧《山海情》里马得福的原型。
在闽宁两省区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下,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闽宁镇村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500元跃升至2017年的近1.2万元,增长了20多倍。谢兴昌成为最先富起来的那批人。曾经“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十里无人烟、风吹沙粒跑”的“干沙滩”,已经变成了“绿树成荫、良田万顷、经济繁荣、百姓富足”的“金沙滩”。
“如果能再见到总书记,我想带他看看我们村子有多美,大家生活有多幸福。”说起2016年与总书记面对面交谈的情形,谢兴昌仍然很兴奋。“我牢牢记得总书记当时说的话,我将永远记在心里,激励我用一生去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如今6年过去,闽宁镇年人均纯收入已超过2万元,扶贫车间、种植基地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不少村民借着靠近镇中心的地理优势,开起了商铺当起了老板。
孩子就近在家门口上学,群众就近在企业打工获得收入,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三下乡”“农民歌手大赛”等大型文艺演出的舞台也搭在了家门口,群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谢兴昌正在山海小院的直播间里练习直播带货。
就拿谢兴昌自己来说,如今已住上小二楼,5个子女已成家,其中4个都上了大学。“我的两个儿子在银川买了住宅楼和小汽车,我们不仅脱了贫,还达到甚至超过了小康呀!”谢兴昌高兴地说,大家都说他是电视剧《山海情》里马得福的原型,实际上在闽宁镇还有千千万万个和马得福一样的移民,发扬着“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吃苦精神,用自己勤劳双手和智慧改变着生活。
“一个人是改造不了这里的,闽宁镇有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关心和惠民政策的支持,离不开听党话、跟党走的移民群众。”谢兴昌感慨地说,闽宁镇的父老乡亲们在移民搬迁的过程中吃了苦、受了罪,但是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他希望乡亲们能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