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本名为《十八春》的都市言情小说在《亦报》上连载,后因作者本人张爱玲对这篇小说并不满意,于是她移居美国后,自1966年开始改写这篇小说,并将书名改成了半生缘。
而后来,《半生缘》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里面的主演在当时都颇为知名,并都为《半生缘》贡献了自己出色的表演,一时间风光无限。
故事主要讲述了旧上海里几个年轻人的恩怨情仇,他们是困于七情六欲的都市人,是生活在动荡年代里最为真实的红男绿女。
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原本非常相爱,却因为种种阻扰渐行渐远。
在经历了重重波折所造成的多年分离后,二人再次相遇。
尽管仍然相爱,可那时他们已有了各自的家庭,这段刻骨铭心的“半生缘”,却很难再续前缘了。
对于这部被很多人讨论、唏嘘的作品,亦舒的评价是太过悲凉。
在她看来,“真实生活苦难重重,荆棘遍地,苦闷无聊之至,你爱看骆驼祥子?我不要看。我爱看华丽的俊男美女故事,赏心悦目。”
和张爱玲一样,亦舒也是写言情故事出得名,但她们的风格却有所不同。
不同于张爱玲世事洞明后的冷静,亦舒多了几分世故与精明。
她笔下的女性角色大多独立多金,鲜少会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具有强烈的女性自主意识。
亦舒的小说时常带给人较深的体验感,她会深入到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物的形象在时代背景和多舛经历的映衬下更加真实生动。
同时,她对剧情的推进节奏较快,时空跨度较大,令读者的阅读体验较为轻松。
但亦舒的作品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她那随意落笔的写作习惯,使得她笔下的故事逻辑有时候不够通畅,平白给人以突兀之感。
这样才华出众的亦舒,是如何“养成”的呢?
01 才女是如何养成的?
亦舒于1946年出生于上海,童年时期就随家人去了香港,在那里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文学创作方面,亦舒可谓是天赋型选手,她十二岁那年就开始阅读鲁迅的作品,对金庸、古龙等流行小说家的作品也涉猎颇多,并且受益匪浅。
比亦舒更早出名的是她的哥哥倪匡。倪匡想象力丰富,写出来的小说也是天马行空。他与金庸、蔡澜、黄霑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六指琴魔》是他的经典作品之一。
这对兄妹俩的关系比较曲折,少年时的倪匡很宠溺亦舒,没少在自己的作家朋友圈里夸奖自己的妹妹。
可直到2013年的一次采访中,明明倪匡非常关心自己的妹妹,谈起她的语气也充满了疼爱,可他却在回答记者问题的时候清楚地说道,二人已20多年没有联系。
亦舒的家境并不算特别富裕,最初来到香港时,在融入当地环境的过程当中,难免遭遇过一些窘迫甚至尴尬。
在香港上学期间,同学想跟她套近乎,要借她的“stamp”来玩玩,亦舒却因为不懂这个单词的意思,直勾勾地盯了对方好久。
还有一次,因为体育课将近,老师叮嘱亦舒记得带双白鞋,但亦舒没听懂粤语的“白鞋”是什么意思,咨询了其他人才知道那是跑鞋。
在经历了诸如此类的不少挫折之后,为了彻底融入当时香港的环境,亦舒硬是凭借着自己的刻苦学习,将英文熟练掌握。
到后来,她的生活习惯也逐渐向着西方的模式靠拢,一度被哥哥倪匡开玩笑称为“假洋鬼子”。
解放后,美新处的杂志张罗着征稿。
亦舒从倪匡那里听来这个消息,立即就下定了投稿的决心。
十四五岁的时候,亦舒的《暑假过去了》在倪匡的帮助下成功登上《西点》杂志,这也标志着她的写作生涯正式开始。
亦舒十七岁那年,分别发表了两部短篇小说《王子》,《满园荷花帘不卷》,吸引了一波关注。
在这之后,亦舒的名声越来越响亮。
1979年,她出版了长篇小说《喜宝》。这部作品被公认为她的代表作,并在后来被改编为电影,1989年面向全国上映。
再后来,亦舒陆续创作了《玫瑰的故事》,《我的前半生》,《玉梨魂》,《流金岁月》等知名小说,影响较广。
亦舒在文学圈的地位也越发显著,一度被不少港女尊称为“师太”。
02 早熟的婚姻,无辜的孩子
亦舒十七岁那年,在金庸的邀请下成为了《明报》的一位记者。
当时的《明报》,已然在大众心目中树立了“言论独立”的形象,创办者金庸也成为了诸多知识分子的精神偶像。
在这样的背景下,亦舒自然能在工作中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对其在写作道路上的成长颇有帮助。
除此之外,亦舒还利用闲余时间继续自己的杂文、小说等的创作,可谓是日理万机。
事业带来的契机,还让亦舒和蔡浩泉相遇相知,亦舒的第一次婚姻,也由此开始。
那时的蔡浩泉担任着出版社的主编,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还擅长作画,是周围人公认的才子。
为了安心搞好小说创作,蔡浩泉和五个老友一番商量后,合租了一个单位。恰巧亦舒住的地方离蔡浩泉写小说的地方很近,出于对蔡浩泉的欣赏,她一有机会就前去探班,嘘寒问暖,以增进彼此间的联系。
刚开始,蔡浩泉表现得很冷淡,可这不但没有让亦舒知难而退,反而激起了她的好胜之心,让她变得更加殷勤。
常言道,“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可见自古以来,女生追男生许多时候比男生追女生要容易得多。
在亦舒的多次攻势下,蔡浩泉终于缴械投降,成为了她的男友。二人十分恩爱,留下了不少甜蜜的回忆。
后来,尽管父母非常反对,却还是抵不过18岁的亦舒未婚先孕,她和蔡浩泉还是通过“闪婚”结为了夫妇。
他们的婚礼办得相当简单,只在尖沙咀摆了一桌酒席,请朋友共同庆贺一番便作罢。
第二年,亦舒就为蔡浩泉生了个儿子,取名蔡边村。那年的亦舒也不过才19岁。
不过,亦舒的第一段婚姻并没有走到头。
众所周知,亦舒笔下的女主角多表现出强烈的消费欲望,对物质有种近乎执着的崇拜。
蔡浩泉只是个文化界的普通工作者,难以挣得令亦舒满意的丰厚财富。夫妻俩时常为金钱而争执不休,双方原本浓厚的感情,也在这一次次的计较之下,被消磨得大不如前。
一段堪称是“天作之合”的金玉良缘,也终究无法抵御现实的侵袭,仅仅维持了三年就落下了帷幕。
离婚后,儿子归蔡浩泉抚养,亦舒有时也会前去探望。但随着几年后亦舒与蔡浩泉有了各自新的归属,她干脆就和这父子俩断绝来往。
似乎是想要封存这段并不如意的过往,在亦舒的文学作品中,没有关于她儿子的任何描述,导致她的许多读者都并不知道蔡边村的存在。
之后的很多年,蔡边村都是跟自己的父亲及祖母相依为命。蔡浩泉虽然忙于生计,但甚少忽略对蔡边村的关爱,他在自己的专栏中时常提及跟儿子的相处轶事,充满了真实的生活味道。
晚年时,蔡浩泉身患癌症,蔡边村陪伴在侧,精心照料。
尽管家庭的氛围很是和睦,蔡边村的心里却始终有憾。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是一个缺席了太久的角色,11岁之后,他便失去了母亲的消息。
怀揣着这样的遗憾,蔡边村在44岁那年,决定寻找他那个石沉大海的母亲。
蔡边村与好友陈思宏合作,拍摄了一部名为《母亲节》的纪录片,意图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来找到亦舒的下落。
在片中,蔡边村一边回忆着和母亲为数不多的过往,一边幻想着和母亲久别重逢的刹那。心中积攒了无数酸楚,太希望能再次会面,他有好多问题想问问他的母亲。
此事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纷纷谴责亦舒“冷血”“无情”,无法理解她这么多年对自己亲生儿子不闻不问的做法。
对此,亦舒也只是在微博上引用了自己某部短篇小说中的文字,“小宝,相信我,我是爱你的。我怀你的时候是那么年轻,但是我要你活着……我要你生下来。”来回应外界的质疑。
最后,蔡边村依旧没能如想象中那般和亲生母亲当面相认。33年过去了,亦舒还是拒绝与自己的儿子相认,这未免令人心寒。
可意外的是,蔡边村发现在他那部纪录片的最后,偶然拍到了亦舒的身影,这巧合令他惊讶不已。
03横刀夺爱
因为文化记者的工作属性,亦舒有更多机会能接触到明星。
几年后,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亦舒结识了在TVB工作的演员岳华和郑佩佩,并跟他们成为了好友。当时的港媒,经常会看见这三人一起乘车,看上去很是要好。
在这期间,亦舒动了不该动的心思。她喜欢上了自己闺蜜的男朋友,岳华。
为了能够亲近岳华,亦舒时常找借口让岳华送自己回家。好容易到了家门口,亦舒又声称自己有夜盲症,拜托岳华送她上楼。
这一来二去的,二人难免就擦出了火花。
再加上郑佩佩跟岳华之间的分分合合,令亦舒更加有机可乘。后来郑佩佩嫁到美国,亦舒就顺理成章地跟岳华结为了夫妇。
二人的恋情也登上了《明报》周刊,文章题目是“亦舒为什么爱岳华”。在文中,亦舒写起岳华,字里行间都是掩盖不住的幸福。
二人间也不乏许多甜蜜的细节,比如亦舒习惯了英文用法,不太会查字典。岳华就担负起了字库的功能,有空便坐在沙发上给妻子讲解古文。
多次在亦舒作品中出现的真诚温暖的男性角色“家明”,也被许多读者认为是岳华的原型。岳华在亦舒心中的重要程度,从这些事中多少可以窥见一斑。
不过,亦舒的这段婚姻也还是破败收场。
因为她性格里难以磨灭的犀利与尖刻,因为她太过介意岳华和郑佩佩的过去,便时常同岳华发生冲突。
有次亦舒在报纸上看到岳华和郑佩佩曾经的情事,一气之下将岳华的西装用剪刀剪成了一条条。
甚至有次亦舒因为跟岳华斗气,直接把刀插在了岳华所睡的床上的心口位置,令岳华吓出了一身冷汗。
再亲密的感情也经不起一次又一次地折腾。随着亦舒越来越多的无理取闹,岳华对她的不满也逐渐堆积。
终于,在某次亦舒将郑佩佩给岳华的来信公开到报纸杂志之上,害得郑佩佩的家庭摇摇欲坠之后,岳华再也不愿原谅亦舒,跟她提出了离婚。
即使亦舒跪地恳求,也挽不来岳华的回头。
多年后,岳华在《志云饭局》上提到跟亦舒的过往,说亦舒的性情太过特别,连他都不知道,亦舒到底是不是真的爱他。
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恋,终究只留下一声唏嘘。
在《玫瑰的故事》里亦舒曾这样写道,“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岂是一项艺术,简直是修万里长城,艰苦的工程。”这或许也是亦舒自身的情感写照吧。
相爱容易相处难,当初被对方的才华或外表吸引,重重努力后走到一起,也拥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可最后却还是因为性格、误会等种种原因分道扬镳,徒留伤感。
时隔多年,再谈论对错已没有意义。只是曾经真实爱过的那段经历,都是彼此成长道路中,不可磨灭的部分。
04《我的前半生》
2017年,由靳东、马伊琍、袁泉、雷佳音等人主演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于7月初登上荧幕,获得了热烈的反响。
据网上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年的7月24日,该剧在腾讯视频的播放量和评论数量都位列第一,官方微博的粉丝也超出12万,话题#我的前半生的阅读量更是高达15.6亿,可谓是备受欢迎。
该剧改编自亦舒的同名小说《我的前半生》。书中的女主子君因丈夫外遇而被遗弃,生活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一度绝望的子君,为了重新振作起来,重新进入了她脱节多年的职场。在经历一系列事件后,子君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和精神的独立,成为了一个美丽又自信的现代女性。
深陷泥潭后的子君,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她强迫着自己爬出低谷,强迫着自己跟上社会的节奏,最终获得了由内而外的蜕变,并赢得了周围人们的尊重。
子君的信念令人动容,这个角色的塑造,和亦舒笔下的很多女性一样,都拥有着自尊自爱自强的意识。
她们相信不靠男人也能活好自己,独立,成熟,自信,是她们的魅力。
现实生活中的亦舒,也是靠自己的努力过上了物质充足的生活。
曾有网友根据她的创作情况为亦舒做了个统计,在80年代,天地出版社每年出版的亦舒小说将近十部,这也就相当于,她平均每天写四个千字,一个月左右就能完成一部十二万字的小说,甚至有时周末她还要写写剧本。
亦舒的劳模习惯一直延续到了她中老年。四十多岁的亦舒,经相亲介绍,嫁给了一位港大教授,并生下了她生命中的第二个孩子,一个女儿。
哪怕重新建立了家庭,亦舒仍然没有放弃她的写作事业。她坚持每天五点多起床,洗漱收拾一番后就开始写作。写到差不多早上七八点,就送女儿去念书。
亦舒在小说作家和家庭主妇这两个方向之间来回调换,有时也因为分身乏术,顾不上点缀打扮自己。
某次,亦舒的一个朋友去她家拜访,本以为她会穿得非常得体,一派优雅惬意的模样。结果却看到她正拿着一筐衣服准备去洗,十足就是个为家务操心的家庭主妇。
回顾亦舒的这一生:童年移居,年少成名。两次坎坷的婚姻既为她的人生增添了不少风雨,也伤害到了对方及家人的感情。离婚后她留学、打工,从未放弃对创作的炽热。
她的事业风风光光,令人艳羡。她的情感漏洞百出,受人指责。
亦舒的确留下了好几部经典的作品,给一众读者留下了诸多难忘的回忆,她的才华不可否认。可她对蔡氏父子的绝情、对岳华和郑佩佩造成的困扰,也是她难以掩盖的过失。
她对文学的热爱,或许给后来不少创作者带去了可供学习的经验和深入内心的激励。而那两段失败的婚姻,也值得她在回顾人生时好好思考,究竟带来了哪些恶劣的影响。
如今身处国外的亦舒,已完全享受着美满的家庭生活,而曾经在国内所经历的那些恩怨情仇,或许已随着年月逐渐淡去。
无论最后将走向什么样的结局,她天南海北地红过,也刻骨铭心地爱过,这般传奇的经历,想必不会让她的人生再留下什么遗憾。
参考文献
1.《那些年,被亦舒欺骗的女郎们》--新浪财经
2.《亦舒回应拒认亲子:我是爱你的 当年我不肯打胎》--武汉晚报
3.《岳华晚年复出成金牌配角 与亦舒相爱恋情有故事》--新浪娱乐
4.《倪匡透露20年未与妹妹亦舒见面:她的文字比我好》--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