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通讯员 冯璇 李梦婷
应城东马坊,闻名全国的“化工之都”,一块300亩的空地上,数十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明年3月,这里将崛起代表国内一流水准的合成氨工厂。
上世纪70年代,湖北省化工厂(现更名为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环科技”)在这里落户,曾是全国最大的联碱企业。
50年风风雨雨,双环科技曾两度面临“退市”危机。
不离不弃,应城一直细心呵护着这棵大树。通过奖补、减税、重组等方式,双环科技重现生机。
“膏都盐海”建起龙头企业
应城因“盐”而兴,地下岩盐储量达280亿吨,是中国最大的井矿盐产区之一,故有“膏都盐海”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化工产业受到重点关注。当时,国家化工部在全国选址,建设大型化工企业。
寻寻觅觅中,拥有得天独厚资源的应城进入视野。
“应城岩盐资源丰富,埋藏浅,生产成本较低,具备理想的投资条件。”应城市东马坊街道办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胡涛平回忆。
1970年4月,湖北省化工厂正式筹建,1980年元月,建成投产。这是中南地区最大的化工企业,主要生产纯碱、氯化铵和复合肥。
厂区坐落在地下岩盐储量最为集中的东马坊。湖北省化工厂落户,引来一批化工企业,东马坊逐渐发展成为化工强镇。
1993年,湖北省化工厂实行股份制改革,成立湖北双环碱业股份有限公司,4年后,公司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后更名为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双环科技走得很顺。伴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工业盐生产出来的纯碱产品需求量巨大,双环科技年产能提升到100万吨,一年缴税1.32亿元,成为当时应城“纳税第一大户”。
两次遭遇“滑铁卢”
双环科技风光过,也落寞过。
21世纪初,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建材、轻工等行业对烧碱、纯碱产品需求量下降,一时间,工业盐产能大幅过剩。
双环科技项目部负责人李亮回忆,当时全国盐生产能力达1亿吨,但实际需求量只有8000多万吨。
在这种背景下,绝大多数盐业企业陷入亏损,双环科技也不例外。
困境中的双环科技决定以出让股权的方式缓解危机。2006年11月,在应城市与宜昌市的共同努力下,宜化集团以近2亿元的成本获得双环科技69.2%的股权。
双环科技迎来了新的转机,通过实施机构改革、集中发展主业等措施,效率明显提升,昔日的“化工龙头”得以回归,年生产能力达110万吨纯碱,名列全国第三。
历史的发展总是曲折前行。
2018年前后,前所未有的环保压力,叠加原油价格下跌等影响,化工产业再次迎来寒冬。
除了大环境遇冷,双环科技面临设备工艺老化、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此时,国内新型化工企业起步高,技术更新快,老化工企业的优势不再。
“不改,就没有出路。”李亮直言。
然而,上一条国内最新生产线,至少得上10亿元,资金缺口巨大,双环科技陷入僵局。
老国企脱胎换骨
双环科技的命运,牵动着应城市委、市政府的心。
早在几年前,经信部门入驻双环科技,指导企业污染防治和产业转型升级等。应城市经信局局长李少楠介绍,近5年,为双环科技争取改造资金达1.8亿元;针对企业用电量较大,应城主动协调为其升级电网。
但,这些都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困局,重组是脱困的唯一出路。
一次次向上级汇报,一趟趟跑省直部门,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应城市把双环科技重组列为营商环境“一号工程”。
去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经过无数次沟通谈判,应城市政府、双环科技、宏泰集团等多方达成重组协议,共同组建应城市宏宜化工科技公司,筹资22亿元,上马IGCC分布式能源碳中和应用示范暨合成氨绿色改造升级项目。
“盘活一个老企业,再造一个新双环。”应城市委书记徐长斌牵头组建服务专班,一个月内拿出300亩净地,7天完成“五证同发”,配套费用全免。
3月22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新的产业园内,合成氨装置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明年3月正式投产,替代原有的每年40万吨合成氨产能。届时,双环科技将迈入国内一流绿色高端化工企业行列。
此项目的实施只是一个开始,李少楠介绍,国家纯碱产能置换政策有望出台,应城已预留千亩土地,为企业下一步提档扩能打下基础。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