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按理来说,刑满出狱的犯人已经受到了他们应有的惩罚,后续只要不再继续犯错,就应该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可没想到有一所监狱却很奇怪,从这里刑满释放的囚犯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死亡,有烧死的,有上吊死的,有淹死的,有被刀子斧头砍死的.....看着都像是意外,但实际检查起来却发现均是他杀,八个月内已经死了二十八个释囚了。
包拯和公孙策奉命查这个案子,秉行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原则,他们扮成偷书贼也去到了这监狱里坐牢。
发现这监狱里的从犯人到狱卒都很奇怪,比如胆子很小的逃兵陈大胆;看着手无缚鸡之力还有哮喘的书生张却杀过官兵;爱嚼舌头的王小四是因为玷污民女而入狱的;看着就像心思缜密之人的李郎中是个会下毒杀人的大骗子。
还有四个凶巴巴的狱卒,对待犯人十分的不耐烦,连放饭都是随意丢的,囚犯吃不吃得饱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而且时不时就用鞭子抽这些囚犯,似乎总是带着恨意。
包拯他们首先觉得嫌疑最大的就是一个姓麦的狱卒,因为他是表现最为暴烈的一个,而且据陈大胆所言,他的家里人都去世了,所以极有可能是一场报复事件。
但他的上司却帮他打包票,说他为人忠直,不可能是凶手,家里人全部死亡是因为被洪水冲走了,自然也就不存在报复的动机。不过这回上司是被狠狠打脸了,其实那四名狱卒均是凶手,而且他们是改名换姓来到这所监狱的,他们都是丁家村的人。
十年前,有四十个囚犯越狱,逃跑到了丁家村,但他们并不是因为想要重新做人,而是没有丝毫理由地把丁家村无辜的村民全部杀害,男的直接杀了,女的更惨,先是被玷污,之后再全部杀了。
最后只有四名青年因为当晚去邻村办事而活了下来,但他们所居住的丁家村却再也不复存在了。
家人朋友都被无辜杀害,这谁能忍?于是,这四个人策划了一场复仇事件,他们要在十年之期的时候杀够四十个人,以此来祭奠他们丁家村无辜的亡魂,他们认为法律对这些囚犯太过宽容,死才是对他们最正确的惩罚,所以他们私设公堂,只要是刑满释放的就会直接暗杀。
他们在监狱里有一个专门杀人的地方,即将要刑满释放的人会被他们抓进去先杀死,然后再装进大箱子里,由犯人抬出去后,他们再丢弃,就像这对让人记忆犹新的黑人兄弟一样。
包拯他们本来也以为这四个狱卒是好人,可是在打扫囚室的时候,包拯突然从公孙策的一句话得到了启示,因为那个囚室布置得很有意思,是按照金木水火土来排列的。
这就让包拯想到那些释囚被杀也是遵循同样的规则,被刀砍死的就是金,上吊死的就是木,淹死的就是水,烧死的就是火。
目前死的二十八个释囚里,有八个被刀砍死,有八个上吊而死,有八个被水淹死,有四个被火烧死,那照这样推论的话,即将出狱的四个人就应该是会被烧死了。
果然,刚出狱的四个囚犯没多久就被烧死了,王朝马汉明明是盯着他们进入客栈房间的,中途都没有看到他们出来过,可就是莫名其妙被烧死了。
这四个人的遇害就说明了包拯和公孙策的推论是正确的,接下来要出狱的人所面临的就必然是土刑造成的死法。
可他们依旧毫无头绪,不知道凶手会如何实施土刑。这个时候,狱卒已经开始起疑心,尤其是襄阳王去监狱看到包拯和公孙策的眼神,让他们觉得这两个人的身份必定不简单。
于是,他们就去查了包拯和公孙策的身份,这才知道自己早就被怀疑了,他们干脆就诬赖书生张,还在他的监牢里放了一本释囚的花名册。书生张必然会反抗,这一反抗刚好给了他们直接打晕书生张一个理由,又是签字画押,又有所谓同党的口供,这个黑锅书生张是背定了。
但包拯他们始终觉得这个案子结束得过于草率了,还好之前张龙赵虎有跟踪过狱卒,知道他们把抬出来的箱子大概丢在什么地方。包拯他们在附近搜寻,没想到找到了一个墓地,墓碑上的名字全都是姓丁的,而且死亡日期都在同一天,显然是同一个村子里的人。
那片墓地里还有四个墓碑是没有立起来的,很明显就是四个狱卒为他们自己而准备的墓碑,说明他们在杀死最后四个人了以后自己也没打算活下去。
随后包拯让他们的上司找借口把四人调走,他和公孙策到囚室里去找线索,果然在那里发现了火药,这才是他们要实施土刑的方式,想要炸毁整个监狱。
还好后来王朝马汉和张龙赵虎及时赶到才制止了他们的行动,救了剩下的所有人,他们四个自然最后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一次包拯说他们偏激我很赞同,虽然被屠村的遭遇值得同情,可是这并不是私设公堂,滥杀无辜的借口。杀害他们家人的并不是这些囚犯,这样的行为不是报仇,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泄愤,这些释囚又做错了什么呢?为什么要为逃狱的四十个囚犯买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