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进、理解难、背不出、没兴趣……可能是很多人学习古诗文时的痛点。
想起自己学生时代“被古诗文支配的恐惧”,许多家长更急于知道:怎样培养孩子的古诗文“细胞”?怎样让孩子学得有趣又有效?
带着这些问题,小编近日采访了南洋模范中学语文教师苏哲伦。
他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却因为热爱,最终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
他是爱在课堂上讲冷知识、说段子的“人气教师”,也是徐汇区中青年学科骨干;
他曾凭借渊博的学识,在《一站到底》、《我知道》等益智类真人秀中获得佳绩;
他在B站、喜马拉雅、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账号“苏老师的语文课”,谈文化、谈教育、谈理想;
近年,这位“斜杠青年”又多了一个身份,成为了一名萌娃的爸爸……
寒假将至,这位“宝藏老师”开出了一份阅读书单,记得要看到最后哦!
古诗文启蒙从“会说话”开始
身为一名3岁萌娃的父亲,苏哲伦时不时会对孩子诵读一些自己喜欢的古诗,有的诗念得次数多了,孩子无意中也就跟着背了出来。
在苏哲伦看来,孩子从会说话开始就可以接触古诗文,而接触的方式很重要。
“孩子其实是很敏感的,如果家长带着很强的功利心,用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孩子学习古诗文,孩子是会抵触的。”
苏哲伦认为,家长在给孩子启蒙之前,先培养自己对古诗文的兴趣很重要,以分享的态度带孩子一起读读自己喜欢的诗,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他也坦言,这对家长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不过,现在学习资源很丰富,家长们上下班路上听听音频,手机上看看网课,都能学习。学习的起步阶段,家长要做分享者,而不只是监督者。”
苏哲伦认为,在孩子刚接触古诗文时,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语感和节奏感。“文言文可以晚一点接触,先从诗歌入手。人类最早的文学形式就是诗歌,我觉得这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
他建议,与其让孩子一上来就读一些立意“高大上”的诗,倒不如让孩子念念朗朗上口的作品。
他尤其推荐这个阶段的孩子读读《声律启蒙》,这本书可以读得很浅,“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这样的句子,内容简单,韵律感强,“让孩子首先对诗歌的韵律和对仗建立起感知,就好比学数学时先掌握一些基本公式和定理。”
有了一定基础后,还可以往深里读,比如“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一句就是一个故事,读了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而家长在其中要做的,是交流与分享。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某句诗的意思,一起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是否要让孩子背诵古诗?苏哲伦认为不必刻意为之。“顺其自然,在诵读的帮助下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如果一味追求背诗的数量,就是舍本逐末了。”
学好古诗文从读历史开始
从教9年,苏哲伦发现,一些学生学古诗文特别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历史一窍不通。
“比如读一篇文言文的人物传记,学生如果人名没听过、时代不了解、史实不知道、官职看不懂,那学起来当然困难了。”
苏哲伦认为自己最终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和从小通过广泛阅读打下的文史基础是分不开的。“自古文史不分家,学历史可以很好地为古诗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他建议孩子从小学开始好好过一遍中国历史,从读一些故事性强的儿童历史读本甚至连环画入手。在了解了历史的大框架后,再去读一读李白、杜甫、苏轼这些重要作家的生平故事。
到了初中,学生如果能好好读一读初中历史教材,基本上就能把中国历史的脉络掌握。
他还推荐初中生读一读《世说新语》。它故事性强,依内容分为“言语”“文学”“容止”等三十六类。学生挑自己感兴趣的分类读即可。
要读到什么程度?苏哲伦表示,就当故事书来读,结合注释和初中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对于高中生,苏哲伦则重点推荐学生们读一读《史记》。在他看来,读《史记》至少有三重价值:
读史:全面、深入地了解一段历史,探究治乱盛衰的规律。
读人:《史记》不但记录了历史,更揭示了历史中的人性,因此读史能够拓展生命的维度。
读文: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对《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高度概括。司马迁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读他的作品,可以感受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学习不能功利,书单不在长度”
苏哲伦坦言,古诗文的学习必然会经历一个下“苦功夫”的过程,尤其是进入初中后,学生要记要背的东西一下子多了。然而这个阶段是不可避免的,一定要攻克。
“背诵方面,有一个窍门可以试试,就是找个跟自己水平接近的同学,一个背给另一个听。听的人因为要指出对方的错误,所以注意力会更集中,最后往往听的人比背的人背得还快。然后两个人可以互换角色。”
除了吃透教材上的注释,他建议学生们手边备一本辞典,“像学一门外语一样去学古诗文,别看古诗文里也是一个一个的方块字,但它们从意思到语法跟现代汉语的区别都很大。”
在苏哲伦看来,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有其须遵循的根本逻辑。而古诗文的学习有两个关键词:一是词义,二是常识,常识包括了文学和文化常识。
对词义的掌握需要下苦功夫,而常识的获得离不开平日的积累,这恰恰是很多学生和家长会忽略的。
“比方说一篇文言文当中有一句话,如果暗含某家学派的思想,或者暗用某个典故,学生缺乏相关的常识,可能每个字的意思都知道,整句话就是不理解。”
苏哲伦强调,学习不能只看眼前效益,因为“高考是众多条河流的汇聚”。在小学、初中阶段,如果只盯着几条“必考”的大河,而斩断其它河流,最终恐怕难以汇成汪洋大海。
“我们的教材是有完整体系的,对于教材上出现的内容,就算不是必考的,我认为学生都要看一看、读一读。否则,你的知识架构是零散的,就像一部机器只有个别零部件一样,最终是无法正常运转的。”
他建议,学生可以利用假期为接下去的古诗文学习做准备,不是提前把课文学一遍,而是读读与这些课文有关的历史。
他认为,寒假中可以选择一个有价值、有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的阅读。在采访尾声,苏哲伦向第一教育独家“剧透”了他给高中生们开出寒假阅读清单——
给高中生的寒假阅读书单
书单“食用”指南
by@苏哲伦:
寒假时间比较短,所以这份书单只推荐《史记》及一些辅助大家读《史记》的书目,适合高一、高二学生或文言文基础较好的初中生。
这里推荐《史记》中的一部分章节,它们主要涉及秦灭六国到西汉建立这段历史。
这段历史不到50年,可它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分量却是极重的,相关的课文有:《鸿门宴》《谏逐客书》《阿房宫赋》《六国论》(必修下册),《屈原列传》《过秦论》(选择性必修中册)。
全方位了解这段历史,将为我们学习这些课文打好基础,也能帮助我们真正深入地理解这些内容。
补充说明:
如果对这段历史没什么概念,可以先去阅读一下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相关章节。
阅读的时候最好使用纸质版字典,对于理解难度过高的非主线剧情,可以适当跳读。
一、必读篇目:
以下篇目全部选自《史记》
推荐中华书局版或岳麓书社版
《秦始皇本纪》:既要看到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他对中华民族的杰出贡献,也要看到他功成之后如何逐渐沦为权力与欲望的奴仆,并为秦朝的二世而亡埋下祸根。
《白起王翦列传》:只需要阅读本文后半部分,这一部分记录了秦灭六国的最大功臣——王翦的戎马生涯。不过本文最有意思的内容是面对秦始皇的猜忌,王翦如何巧妙地拿捏分寸,化解秦始皇的心结。
《刺客列传》:本篇只需要阅读后半部分“荆轲刺秦王”的剧情,情节之跌宕,人物之鲜明,描写之传神,堪称古代叙事文学之最。
《陈涉世家》:初中学过本文的前半部分,即陈涉为什么会起兵,现在要读本文的后半部分,思考陈涉在成为反秦大起义的领袖之后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地败亡。
《李斯列传》:李斯是一个没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他的精明成就了他,也毁灭了他。本文中摘录了几封李斯写的奏章,阅读起来比较困难,可以跳过。
《项羽本纪》:项羽是魔王、是战神、是失败的英雄、是暴秦的掘墓人。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圣贤”,更像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优点与缺点都如此明显。除了选入课文的《鸿门宴》,“破釜沉舟”“垓下之围”这两段也可谓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高祖本纪》:同为灭秦领袖,刘邦有着与项羽完全相反的形象。初读会讨厌他的无赖,再读却会渐渐欣赏他大气、率真、狡黠、理智又带点文艺和中二的复杂性格。
二、选读篇目/书目
《史记》的其他名篇:《魏公子列传》《淮阴侯列传》《萧相国世家》《陈丞相世家》《留侯世家》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作者:王立群)
《大风歌》(作者:王立群)
PS.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他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讲授《史记》,阅读他的作品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史记》中的内容。
寒假就要开始啦
想好好利用假期提升一下文史素养?
第一教育将推出
“寒假大语文课堂”系列
欢迎持续关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