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胡同》剧照
导演刘家成说,北京独特的历史人文背景让它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城市气质,也赋予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人鲜明的性格特征:局气、包容、热情、幽默,礼数周全。这些活色生香的人物,是构成《芝麻胡同》滋味人生的底色。
一碟酱菜是人生至味还是揭了生活的底?一身体面指的是内心自在,还是得具象到“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
电视剧《芝麻胡同》正在东方卫视播出。剧名朴素,可一条胡同载得动浮世人生,一粒芝麻也看得见生死荣枯,该剧试图由酱菜见生活,与观众聊聊人生况味。这部作品由刘雁编剧,刘家成执导,何冰、刘蓓、王鸥等主演。故事落在1947年至1978年间的北京,严振声是老字号酱菜铺沁芳居的东家,他诚实守信,主张品质经营,但一场意外打破了原本的生活格局……人情、时局、手艺、新旧观念交织,故事不再是一城一时一群人的生活印迹,而是一代代人默认遵循的传统之理——芝麻小事堆成了人生,百般滋味间情义无价。
真道具真场景真手艺,沉浸式观剧感让此间真意值得细品
因拍过《正阳门下》系列以及《情满四合院》等剧,导演刘家成被称为“当代京味儿剧的旗手”,此番新作也是老北京味道。
京味儿始于外形。开篇,镜头从明城墙外俯拍下来,严振声坐着黄包车由远及近。画面上,镜头跟随黄包车一路掠过骆驼车队、卤煮火烧、街头杂耍、小吃摊贩,直到切入酱菜铺;声音场里,大鼓开道,何冰那极具辨识度的声线传来——“一样儿的谷,养百样儿的民……”短短一分钟,烟火人间的四九城露出热腾腾一隅。
那天是沁芳居至关重要的“踩黄子”之日。好酱菜需好酱,大日子有大仪式,只见几十口大缸依次排开,精壮汉子们净水洗脚、烈酒消毒、喝歌踩豆,一派非遗手艺的惊艳场景。可不速之客孔老痴打断了仪式,他直指老字号退而求其次,虽说兵匪挡住了极品丰润豆的来路,但“老祖宗2000多年来传下的手艺,不该糟践了”。几个人三言两语,既讲明了腌制酱菜看似无奇实则匠人匠心的堂奥,带出了严振声、福子、孔老痴或信或忠或痴的性格,也点到1947年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
能用几分钟开宗明义讲清剧集的大历史、小切口,领观众入戏,这既是导演功力的体现,制作上营造的“沉浸式观剧感”同样功不可没。
刘家成介绍,剧组按历史照片1∶1还原了老北京的胡同、酱菜园、大杂院等,制景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相当于重建了六个《情满四合院》的场景;演员表里,何冰、刘蓓、毕彦君、方子哥、海一天等都是京味儿大剧的老面孔,纯正的京腔京韵、北京人的相处模式都与现实并无二致;为完成酱菜这门国家级非遗的荧屏亮相,主创团队还走进酱菜厂一线,并请来六必居的老师傅坐镇现场,以确保从手艺到时令、从形式到火候的严丝合缝;而抖空竹、顶缸、拉洋片、金枪锁喉等难得一见的传统技艺,凡是在剧中露脸的,无论戏份多少,均由真实的非遗传人出演。
一言蔽之,真道具真场景真手艺在剧中俯拾皆是。当老北京人恍惚看见儿时记忆,年轻一代、南方观众真切认同此间真意,那些芝麻小事,才被慢慢品出了滋味。
重诚信重温情重大义,中国传统人情才是真正的文化磁场
从《四世同堂》开始,京味儿剧就在荧屏上占据一席,其中不少还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留名的作品。这一类型常写常新,有滋有味的京韵对白固然是层理由,其间承载的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传统人情,才是真正的文化磁场。
《大宅门》里,京味儿是商场上的奋进和悬壶济世的道义担当;《五月槐花香》里,京味儿是浓厚的古玩文化气息;《情满四合院》里,亲情、邻里情、孝悌文化,成了京味儿的关键词。再看《芝麻胡同》,老北京风情的动态展示下,追求的是用人物的情与义,通达人心。
已展开的故事透出了《芝麻胡同》的三条线索:老字号的商业沉浮;一户普通人家由旧社会向新社会过渡的人情故事;岁月不居,小人物身上的家国大义。
站在沁芳居的层面,严振声不是豪商大贾,严家与《大宅门》的白家也不可同日而语,但不妨碍小小酱菜铺恪守儒商信念:讲诚信、重口碑、通人情。只因素昧平生的孔老痴一番话,严振声就下令“封坛灭火”,那是对品质、对口碑的敬畏;周转不灵时,他宁可典当祖传的御赐老物件,也不愿跟老主顾催账,那是对浓郁人情社会的尊重。
后续剧情里,中国即将旧日换新天。沁芳居虽只弹丸之地,但其中的父子、夫妻、兄弟、雇佣等人物关系一样要面对时代的变迁。私密到旧式婚姻观的颠覆、酱菜铺的所有制改变,大到家国大义等等,都会对人间情义出具考题。编剧能否讲出“人同此心”,将决定着老北京故事能不能打通时空藩篱,让今天的观众、北京以外的观众拥有同一方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