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梅艳芳》,怀念梅姐的片子共拍了三部。
前面两部都不是纯粹的传记电影。
一部是2008年的剧集《梅艳芳菲》;
另一部11年后的,《拾芳》是粉丝视角的回忆录。
今年的《梅艳芳》除了是正式的一部传记电影,片中还有一个小小的“惊喜”。
那就是有梅姐挚友,在同一年逝世,同样风华绝代的张国荣的登场。
既然同样是传奇人物,那为何梅姐都被拍了三部,张国荣却一部相关的传记类作品都没有呢?
①演员难寻
本来张国荣是《梅艳芳》的一大看点。
片方也很清楚,这两大巨星一起上,那粉丝效应对宣传是莫大的帮助。
可结果,电影却遭到了部分“荣迷”的抵制。
归根结底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电影情节和现实情况不太一样;
第二是演员不像。
故事根据需要改编,只要合理不魔改,这其实问题不大,毕竟不是纪录片;
演员和原型要像,这就是传记片的一个基本要求了。
梅艳芳(角色)的选角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要像。
王丹妮在出演《梅艳芳》之前是一位模特,没有演过电影,能被选上,更多是因为像。只是这样的选角方式,容易导致形像而神韵不到位,除非这位新人真的是天才,又或者导演调教地非常完美。
也许是不够资源和时间展开海选,还是有扶持新人之意,张国荣(角色)交给了1988年出生的演员刘俊谦来扮演。
在此之前,他在《玛嘉烈与大卫系列 前度》给一些港剧迷留下了印象,科班出身的他,表演功底肯定是要比王丹妮强的。
但问题是他不像。
不像没关系,可以通过化妆,能演到像《波西米亚狂想曲》拉米·马雷克那种神韵到位的地步,那也能过关。
只是《梅艳芳》还是选择让演员更自然一点,放弃了形似;
而张国荣是何等难演?
刘俊谦毕竟只是新人唉,没演好是正常的。
谁知片方是动了点小心思,在预告中修图,让演员更像张国荣一些。
结果粉丝看到正片发现根本不像,认为被骗于是愤怒抵制,这操作就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
经过这次教训,那是更没人敢拍张国荣了。
因为演员根本找不到。
够实力的不像;
稍微像的又不够火候;
这就有点像周星驰了。
人人都在学这种风格,但就是没办法和本人相媲美。
②生平故事难把控
不同于梅艳芳是病逝,有着确切的死因,确切的遗憾。
这对于电影改编来说,可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相对好拍一些。
张国荣的死,却是扑朔迷离的。
有人说他是抑郁症;
有人说他是入戏太深;
有人说他是因为各方面压力太大;
还有说是被“下降头”等不靠谱说法的。
目前张国荣大姐张绿萍公布的抑郁症说法更被广泛接受,也最为合理。
但问题又来了。
张国荣为何患上抑郁症,并且加重病情导致他冲动自杀。
为情所困?
事业不顺?
媒体暴力?
这是他人生经历最终重要的一部分,电影要如何给出一个答复?
恐怕无论怎么拍,到时候都会有粉丝说,和现实情况不一致,不行!
甚至还会被曲解成对偶像的不尊重。
③类型片没先例
《梅艳芳》是一部筹备多年的片子,按照制片人江志强的说法,这是梅姐生前亲口说过想要拍的。
帮她拍一部个人传记。
江志强只是履行承诺,特地拍了这么一部。
本来香港电影的类型片就非常局限,因为市场很有局限性。
以前基本就喜剧和犯罪两大类别更能卖,更早前的功夫片已经逐步没落。
到融入内地之后,就变成了犯罪片做主打,喜剧基本只能面向本地市场。
传记片?
那可能是基本找不到投资的。
随着犯罪片在内地找到了受众群,黄金一代演员仍在状态,港片重新获得资本的青睐。
更多的类型片启动才有机会重新启动。
像《寻秦记》和《明日战记》就准备要开拓科幻领域。
《妈妈的神奇小子》和《梅艳芳》凑巧地都在今年上映,一部讲残疾人运动传奇,一部讲艺人传奇,为港产传记片开路。
更主要是香港文化走过了一段辉煌,而且那段辉煌慢慢走远,也有越来越多人开始怀念,传记片才有了少许“东风”。
不过那也局限于一些已经离世或者退休的人物,你现在要给刘德华拍一部传记片,那肯定是不合适的。
很可惜,两部传记片的票房都不咋地。
加上《梅艳芳》本来就有点“个人订制”的味道,之后要拍其他香港巨星,就机会不大了。
或许很多很多年以后,会真的有一部张国荣的传记电影出现。
但那必须满足一个足够像又足够好的演员,一个避免争议又足够好的故事,以及一个有市场空间的环境三个条件,才能拍好。
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