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依
和先前预期的一样,《水门桥》在今年初一当天的票房远超《狙击手》,这是预料之中的事,但两者差距之大,却让人大跌眼镜。
作为同一题材,又是在春节档同场竞技的电影,的确很少见,但错失了去年的黄金档期,《狙击手》已初显败势。
《狙击手》的上映原本已无退路,又要勉强和《长津湖》的第二部同场竞技,先手已失,尽管故事情节占优,却无力回天。
依靠《长津湖》积累的口碑,观众对《水门桥》更加的期待,仅是预售的票房就过亿,不出意外的话,《水门桥》大有一争今年票房冠军的趋势。
这一点是《狙击手》所不能比的,所以第一天票房出现如此大的差距,也是情理之中的。
张艺谋的《狙击手》终究是成为叫好不叫座的片子?
豆瓣评分7. 7,票房仅2. 7亿,不应该啊,确实不应该。
那么两者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呢?
张艺谋真的输了吗?
我看其实不然。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1)战斗规模的差距,视觉感官的冲击力不同
要知道,《水门桥》和《狙击手》的观众,超过一半以上,是男性。
男性观众的口味有什么不同?
战争片,要的就是荷尔蒙迸发,通过枪击和爆炸等大场面,达到感官上的那种爽感,在体验爱国情怀之余,还能身临其境。
所以,《水门桥》做到了,它的票房大爆发,正是击中了多个爽点。
但《狙击手》不是一味地拼人海战术,⽽是展现了志愿军的作战智慧,也是第一部明确体现智慧的片子。
⽚中很多的设计,是把观众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尊重,并不是一味求脑爽快。
观众体会到最深的一个词,就是克制。“克制住了战争题材的宏大叙事结构,克制住了多线群像的野心,克制住了煽情的冲动。”
它将视线主要聚焦于一场狙击战,去繁从简,干净利落。人物虽少,但情绪的感染力极强。
靠一个眼神,主角们口中对周遭的描述带出的情感,就能让人泪流满面,这样的视听逻辑,我非常喜欢。
尽管两部电影都能在历史上找到故事的原型,但都没有完全按照真实历史来演绎,不过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允许部分情节的夸张以引起观众共鸣,这是纪录片所做不到的。
《水门桥》的主角团是永远不死的七连。
可历史上,炸水门桥的原型不是七连,而是志愿军第九兵团二十军六十师的一八零团。
炸桥的任务,主要由一八零团的部分人员完成的,约为一个连队的人数;
狙击的任务,则是由一八零团和友军来配合的。
《水门桥》虽是虚构的七连,但在人数这一点上,偏离不是很大。
《狙击手》中张大弓的原型是张桃芳,他也属于第九兵团,不过是轮换到第九兵团的二十四军七十二师二一四团。
我们从纪录片《国家记忆》中采访张桃芳的视频中能看出,张桃芳的狙击任务是独自完成的,没有小组的配合。
两部电影的战斗规模差距很大,一个是以团队进行的狙击作战,一个是战斗小组进行冷枪狙击。而且两者发生的时间也不一样,一个是五一年,一个是五三年。
因为当时志愿军与美军进行的是阵地战,因受条件所限,只能进行冷枪狙击。
因此也涌现出一大批的精英射手,但他们的大部分都是孤身一人,并不是以战斗小组的方式来作战的,《狙击手》的故事应该是几个战斗英雄事迹的糅合。
比方说邹习祥、世界⼗⼤狙击⼿的张桃芳,打响冷枪冷炮第⼀枪的徐世祯,这些原本都是历史书折⻚上的名字,甚⾄还有很多只存在于⽼战友⼝中的⼈。
总的来说,《狙击手》在参照历史原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小的艺术加工,把注意力集中在双方原本枯燥的对狙上。
在矛盾冲突的这一点上,远不如《水门桥》群体战斗来的精彩,这也是票房和口碑倒挂的一大原因。
(2)细节求真,不以神剧为目的
一个是集体的战斗场景,一个是几人的孤军英雄,两者无论横纵都没法对比,单就场景而言,《狙击手》的确是不如《水门桥》。
《水门桥》的上半部分,无论是战斗场景,还是矛盾冲突,都显得气势磅礴,情节引人入胜。
可下半部分则略显平淡无奇,这一点非常考验导演统筹全局的功底。
《狙击手》则泾渭分明,张艺谋导演的是神枪手,他对不同人物的细节刻画非常到位,显得游刃有余,但张末导演对于美军的刻画则稚嫩很多,水平略显不足。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拉低了整部电影的美观与协调性,但瑕不掩瑜。
如果看过先前央视播放的一些纪录片,例如:《铁在烧》、《刀锋》、《功勋》等片子,大家就会发现,求真才是重点,不是一味的宣传英雄主义精神,就能提高国民的爱国热情的。
《狙击手》的着眼点在于,带你关注历史夹缝中真实的故事,毕竟当年的战场⽐电影还要神!虽然不是神剧,但取材于真实的抗美援朝狙击⼿群体的事迹,他们是历史真的神。
比如冷枪冷炮命中率98%的邹习祥等等,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单独执行任务,而且许多事迹原本都只存在别人的口口相传。
为求真实,《狙击手》中都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使用的真枪,真是从细节都尽量还原到位了。
这里就需要科普一下,冷枪冷炮运动又称作冷枪冷炮战,这是在1952年-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发起的高密度、低强度的小规模袭击和狙击战斗。
当年,敌我双方军备⼒量的对⽐悬殊,大批狙击手精英涌现,他们以“中国智慧”的战术和“中国精神”的胜战力最终获胜,而电影《狙击手》,就是以呈现灵活机动的作战战术集合为主。
结语
我们都习惯于以批判的眼光,来看所有的事物,不是以市场价值的高低来赞美或批评,很多叫好不叫座的电影败走麦城比比皆是。
抛开故事情节不讲,看《狙击手》的确能提高民族的自豪感,而且还可以涨知识,相信在口碑领跑的同时,接下来的票房一定会猛涨。
适合自己的才是关键。
你还没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