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圈永远不缺奇葩现象,在S+武侠大剧(严格来说只能算是古装剧)热播之际,我们一起来欣赏下新时代的S+级别“精彩”打戏。
一个字总结:慢。
慢到了国产打戏阶段性巅峰的地步,不夸张地说,即使观众调成三倍速,这部剧后续的打戏,看起来仍旧都是慢的,建议平台开启4倍速服务。
再欣赏一下宗师级别剑客的招式,非常考验观众的眼力。
因为眼神稍微差一点,就会以为人家的三招长得一模一样。
江湖风云人物的经典招式都设计成这个样子,就不要期待两大高手的“近身”对决了,基本上就是一大段的轻功空中追逐。
“你快来追我呀”。
“老子追上你了”。
对打?级别太高级,我等凡人看不出来高手是怎么对决的。
招式?级别太高级,所以化繁为简了。
虽然不懂,但七话大受震撼。
小制作、不以打戏为看点的古偶慢动作泛滥、招式匮乏、动作敷衍,我们忍着忍着也就习惯了,玩武侠的S+大制作给出这种水平的打戏,委实有点忍不了。
或许,我们也是时候回顾一下老剧里真正的打戏了。
慢动作,在老武侠剧里也经常出现。
但老剧的打开方式绝对不是从头慢到尾,而是根据功夫种类、镜头效果、意境需求搭配出来的特殊设计,动作慢,神韵不慢,镜头慢,招式绝对不简。
比如李连杰《太极张三丰》悟出太极的名场面。
慢是太极的特色,以柔克刚,动作慢但招式清晰有力,每一招都落在实处,让观众能立马信服这是功夫宗师,而不是演员花拳绣腿装X。
吴京在《太极宗师》也有很多打太极的名场面,其中不乏单人打戏,也不是为了节奏走快打的风格,却能让观众感受到武者身边的气流涌动。
即使如此,太极宗师们真正对打的时候,导演也不会真的搞慢镜头或让男主站在那里不动打一段太极,反而因为功夫种类的特殊性更需要招式严谨又好看。
与需要剧情搭配的慢动作相比,拳拳到肉的快打,在武侠剧中运用更广泛。
在这方面,曾经被誉为古偶两大巨头之一的周易是个案例宝库,他们的打戏设计密集又专业,随手拉一部剧出来,几乎能截出几十场经典打戏。
于波对战徐少强,近身快战,单拳法特写就变化了五六招。
杨俊毅对徐少强,使用的是掌法,不仅变化多个花式,老戏骨还加了个凌空翻。
释小龙、张晋、杨俊毅曾有场三人夹心混战也非常经典,先是张晋与释小龙的双人战,两个都是行家,整段戏招式行云流水,一点也不带卡顿的。
待另一个武术行家杨俊毅加入阻拦时,三人应该已经相当于是随机应变了,但仍旧搭配得当,没有一个多余的招式,“神仙打架”,莫过于此。
除了快打外,周易也会玩一些简洁设计、定格花式或慢动作,使用频率不多,但创意一般都很出彩,是那种一出招就让观众印象深刻的类型。
比如《七种武器之孔雀翎》穆婷婷的打戏,凌空玩竹子甩人够简洁吧,比S+大剧女主出场戏利落的多,同样是没招式设计,却有武打味道。
女主新婚夜的打戏有一个慢动作腾空,搭配了一个踏剑动作,虽然不算打戏里多么新颖的招式,却很有技巧感,好看,也有足够说服力。
《天龙八部》里修庆大佬也玩过几个慢动作,但观众根本不会在意镜头慢不慢,只会惊艳于角色的定格POSE太美,点赞氛围感拉的够满。
简约招式、慢动作都不是打戏拉胯的原罪,不好看、没武侠味才是关键。
有人说慢动作是追求打戏的飘逸感,这其实是严重的误区,因为打戏的飘逸,从来不是靠人慢、画面慢来诠释,而是看演员的整体完成效果。
演员修庆的打戏便是经典代表。
《天龙八部》里他饰演的慕容复每一场打戏都能称得起一句“潇洒飘逸”赞誉,而且他的打戏特别有诚意,剑花、转扇、一字马、凌空、下腰说来就来。
把摆个木讷POSE再拉各种拉慢动作的PPT式打戏强凹成“飘逸”,似乎演员做个一字马就没了“仙气”一样,这种认知,怕不是新式挽尊话术。
老武侠打戏里的常见“花招”,从来不会过气,无论打戏追求飘逸还是凌厉,他们都可以融入进来,反而是失去基础款的招式,看起来无仙气,只有乱气。
连老神话剧里真正的神仙打架,还设计过后踢腿的动作,照样很好看。
释小龙打硬战前挽个剑花,范儿就起来了。
刘诗诗在《怪侠一枝》里甚至把挽剑花玩成招牌动作,又飒又美。
《神雕侠侣》里刘亦菲打着打着来个一字马,会让小龙女变得俗气吗?
并没有,反而让打戏更有看头了,用一字马搭配白绫,颇显柔中带刚的味道。
或许有人觉得上述案例都是专业武打演员或有舞蹈功底的艺人,他们是玩打戏的行家,打出来好看是正常的,不能要求普通演员也要达到这种专业效果。
这种观点,只能说缺乏对打戏的敬畏。
叶璇非打星也非科班舞蹈生,但在《天下第一》里,仍旧能拍近身对招,姿态绝对拿捏到位,力量感甚至都被烘托出来了。
唐人古偶时期的胡歌,没有任何功夫底子,却能在《少年杨家将》里耍一套超长的杨家枪,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文生,拍打戏未必一定比武生逊色。
老武侠剧真正的打星其实并不多,打戏能不能合格,演员的训练效果是一方面,制作方在时间上的投入以及导演的审美,对打戏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演员的敬业问题前期业内已经多次狠批过了,这里就不多做赘述,着重聊一下制作方和导演的问题吧,因为有演员在前面顶着,他们实在隐身太久了。
近几年慢动作泛滥这个问题,明显就是制作方与导演共同的锅,这个问题其实从2015年左右便开始了,只是当时武侠剧逐渐减产,没有受到太多关注。
直到蒋家骏重拍金庸武侠,打戏过慢才彻底曝光,17版《射雕英雄传》好评剧多却也因慢动作收获部分差评,19版《新倚天屠龙记》因慢动作被全网批。
客观来说,这两部剧的打戏招式设计并不算差,演员也多是真人上阵完成高难度动作,但制作方和导演却觉得用“新技术”搞慢动作能让观众“看得清”。
可观众要求的不是用显微镜看打戏,而是体验打戏的热血感,“看得清”这种解释对观众来说毫无说服力,最终导演只得出面道歉调整。
但慢动作问题仍旧屡骂屡现,《新倚天》甩锅给新技术,但那些明知会挨骂还大量使用的剧组,如果说不是为了“水”时间或掩盖打得敷衍,委实没人信。
除了慢动作与招式设计外,打戏的镜头氛围感也非常重要,因打戏遭到围攻的《雪中悍刀行》其实拍打戏时花费了很大功夫,从采访中看得出剧组有在努力做剧。
但如果努力在错的方向,效果便不可能好。
《雪中》开局的打戏慢动作就是导演为了追求“飘逸”效果设计的,可成片却并不飘逸,甚至没有氛围感,再好的特效,也撑不起这场打戏空洞的灵魂。
《天下第一》里有一段技巧非常低且特效现在来看极其五毛的打戏,但镜头切换与音乐的搭配,却把效果分拉满,当时观众看了基本都心潮澎湃。
并不是以所谓的“电影质感”做剧就是匠心出品,质感的好与坏,永远都是由观众来衡量,打戏得快与慢,招式的简与繁,都应该为观众服务,为效果服务。
导演对打戏的魅力认知不足,或是打戏审美不到位,那么大量金钱与时间创作出来的打戏,仍旧只会以空洞的方式呈现,这样的打戏,无形又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