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开玩笑说,成龙大哥近几年最成功的作品就是“我的洗发液”。
作者 | 御寒
编辑 | 石灿
“龙王在睡觉的时候睫毛长到地里能够长出茶叶。
龙王把法力封印在龙牌里,并把这种力量赋予了替他照料睫毛的白魔法大师和他的女儿成兰。
邪恶的黑魔法师将白魔法大师和成兰关进了异国监狱,龙王也陷入了沉睡,以茶叶为生的广大村民从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你没有看错,这是成龙最新电影《龙牌之谜》的剧情简介;你也不用怀疑,这是一部负面评价居上的片。
图源:豆瓣
功夫皇帝,最伟大的动作影星,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联合国亲善大使……这么多的尊称和光环之下,人们对成龙的最新印象是:“成龙这几年的片子都挺烂的。”
在机械武器还未成为主流时,成龙用一身的拳脚功夫,确立了功夫喜剧风格,打开了通往好莱坞的大门。然而,2010年后,成龙式动作电影的劣势就逐渐凸显出来。一方面,成龙年岁渐大,面对年轻时手到擒来的武打动作时,多少有些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在好莱坞“大场面”电影的急速扩张下,这种拳打脚踢的功夫片就显得太“小格局”了。
成龙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上,为动作电影创立了一个新的审美维度;但这个维度的长久维系,却不是成龙一人之力可以控制的。
如今,成龙式的动作电影似乎走到末路,取而代之的是《复仇者联盟》《速度与激情》《王牌特工》这样的硬核类型片。而成龙用拳脚开辟的功夫梦里,依旧有观众在流连。
你知道成龙上新电影了吗?
8月16日,成龙的新电影《龙牌之谜》悄无声息地上映了。
除了成龙,电影的演员表上,还赫然写着施瓦辛格的大名。
因为宣发工作几乎为零,明明有两位动作巨星坐镇,却鲜有人知道这部电影上映的消息。
尽管剧情简介让人怀疑电影的质量,但是两位功夫大师的名号——成龙和施瓦辛格,出现在同一部电影之中,对动作片爱好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龙牌之谜》 图源:豆瓣
“就算烂我也要看看怎么个烂法,因为租光盘的时代,我欠这二位太多的电影票。”《龙牌之谜》还未上映时,一位豆瓣网友在电影词条下如此评价道。
然而,虽然写在了演员表的第一、第二位,两位大咖在电影中的戏份却非常少,似乎只是为这部注定的烂片站个台。据悉,电影在2017年就已经杀青,拖了两年才面世。上映三天,总票房仅有1500万,猫眼评分6.5分,豆瓣标记“看过”的人数刚过1300人,综合评分4.1分。
有观众冲着成龙的名号进了电影院,看完电影后大怒:“大哥,你这选片,简直是没有底线啊!”
成龙近年的选片水平着实堪忧。2019年2月上映的《神探蒲松龄》豆瓣评分3.8;2018年成龙制片出品的《黄金兄弟》5.0分;2017年的《解忧杂货铺》5.0分,《机器之血》4.7分,《功夫瑜伽》5.0分;2016年的《铁道飞虎》5.2分,《绝地逃亡》5.6分。 有人开玩笑说,成龙大哥近几年最成功的作品就是“我的洗发液”了。
2010年后,成龙得分最高的作品(配音电影除外)是2017年的《英伦对决》。成龙在电影中扮演主角关玉明,曾是越战中的特种兵,退役后在伦敦的唐人街开了个餐馆,和女儿相依为命。女儿在一次恐怖袭击中不幸遇难,求助政府无果后,关玉明决定用自己的方式为女儿报仇。
2015年,主导成龙所有电影项目的耀莱影视就参与了《英伦对决》的电影投资,剧本确定后,美国STX娱乐公司顺势邀请成龙出演。导演人选也是成龙亲自选定的,每个导演都要飞到北京接受成龙的面试,足以证明成龙的地位。
《英伦对决》和成龙以往的风格很不一样。电影保留了成龙“拿到什么用什么”的武打风格,但色调阴沉,风格严肃,几乎没有出现成龙电影中常见的搞笑桥段,故事内核也在于政府和恐怖组织之间的政治纠葛。
《英伦对决》 图源:豆瓣
让观众印象更深刻的,是成龙在电影里的扮相。花白的头发,布满皱纹的脸,佝偻的身躯,还有空洞的眼神,不知有几分妆容效果。打斗场面中,成龙屡次被对手压制,完全没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让人不禁感叹:成龙真的老了。
再加上近年来,关于成龙的负面新闻不断,慈祥可亲的人设崩塌,功夫大师也被拉下神坛。
看到童年偶像式人物日渐式微,是一件很心酸的事情,尤其是一位曾经飞檐走壁、万夫莫敌的功夫大师。
小人物出大英雄
1954年,成龙出生在香港,父亲给他取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名字:陈港生。
成龙幼年时随父母去了澳洲,因为天性调皮,喜欢打架,读完小学一年级就辍学在家。
1961年,年仅六岁的成龙回到香港,进入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在京剧武生于占元门下学习戏剧表演和基础武术,于占元给他取了艺名“元楼”,同门的洪金宝、元华、元彪等后来都是香港影圈响当当的人物。
七小福 图源:新浪
经过十年学艺生涯,成龙和当时同门的师兄弟六人组成了“七小福”。洪金宝离开师门后,成龙沿用了他的艺名“元龙”,这个名字也更配他的原名:房仕龙。
彼时,李小龙正带着中国功夫片,在国际舞台上大展拳脚。巨大的需求下,缺的正是“七小福”这样有表演和武术功底的小生,七人也顺势投身于电影行业。
和所有初入电影界的无名小卒一样,成龙也是从跑龙套开始做起。
1972年,他和洪金宝、元彪、元华参演了李小龙的《精武门》,成龙作为片中日本道场馆主铃木宽的替身,被李小龙踢飞了三次。同年,成龙还在李小龙的电影《猛龙过江》中担任李小龙的替身。
1973年,李小龙主演的电影《龙争虎斗》上映,该片获美国华纳影业投资,在全球大获成功,被美国国会评为“美国影史上25部重要影片”之一。成龙在这部电影里饰演了一个小喽啰,出场几秒钟就被李小龙掀翻在地。
《龙争虎斗》成龙被李小龙暴打 图源:豆瓣
1973年7月,年仅33岁的李小龙突然离世,刚刚在国际上起步的功夫片又开始归于沉寂。筹拍中的功夫片纷纷取消,一票武打小生失去了稳定片约,成龙也是其中之一。无奈之下,成龙投奔身在澳洲的父母,靠着在餐馆和建筑工地打工,过了四年的苦日子。
这期间,香港功夫电影的暗流下,还涌动着不安分的心。罗维,为《精武门》在内的多部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担任导演,一直想缔造第二位“李小龙”。
1975年,他创立了罗维影业公司,将成龙从澳洲召回香港,拍摄了《新精武门》。
在罗维的建议下,元龙第三次改名,“成龙”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影坛上。
《新精武门》并不是一部成功的电影,成龙也没有做到复兴李小龙时期功夫片的浪潮。但是没有《新精武门》,就没有后来的成龙。
1978年,成龙主演了电影《蛇形刁手》,这部电影既是成龙电影生涯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中国功夫片史的里程碑。电影尝试了喜剧风格的功夫片,让观众第一次知道,原来武打不一定要血腥暴力,也可以如此幽默风趣。
此后,成龙又主演了《警察故事》《尖峰时刻》《80天环游世界》《功夫梦》《宝贝计划》等电影,参演过的电影超过百部。虽然不是每一部都是好电影,但他确立的功夫喜剧风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中式动作片的主流风格,并在国际影坛上大放异彩。
将自己的风格带到电影里,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成龙做到了。成龙非常擅长扮演小角色,正如他本人就是小人物成长起来的。越是接地气的小人物,越能出有意思的故事,不仅性格更加饱满,打起架来也妙趣横生。
李小龙的贡献,是将中国的武术元素融入了欧美式动作电影,让“功夫片”走上国际舞台。成龙的贡献,则是给“功夫片”赋予了更加鲜明和独特的风格,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电影类型。
可以不要命,但没必要
“不要命”,一直是成龙的招牌。 很少使用替身和特效、亲自完成危险动作的敬业精神,也是奠定成龙在国际影坛地位的基础。
1983年,成龙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A计划》。电影的高潮部分是成龙从钟楼上摔下来,这一段戏是成龙亲自上阵拍摄的。那时电影的后期技术还不发达,成龙在无防护的情况下摔到地上,只有几个雨棚做缓冲。
《A计划》图源:一帆说电影
这部电影之后,成龙仿佛是着了魔,一次又一次挑战危险动作,难度系数越来越高。
《警察故事》中,成龙从5层楼高的台子上跃出,抓住一根杆子滑到低空,杆子上还缠着电线和电灯,最后砸穿一层玻璃摔在地上。
《龙兄虎弟》中,成龙从山上跳到树上的时候发生了意外,树枝断裂,成龙从树上摔落,头砸在了石头上,差点丢了性命。
《警察故事》 图源:一帆说电影
电影《我是谁》中,成龙从荷兰鹿特丹大厦45度倾斜的楼面上滑下。因为场面过于惊险,以至于人们至今还在争论,这个镜头到底是不是真像电影里呈现的那样,无防护真人完成的。
2012年,成龙获得了在同一电影中职务最多和表演特技最多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虽然有关成龙是否使用替身的疑问还未有定论,但是从各种电影片段和花絮中也可以肯定,成龙为电影付出的不止是功夫,还有鲜血。
《我是谁》 图源:一帆说电影
然而,当电脑特效成为主流选择时,还有谁愿意用血肉之躯和重工业类型片抗争?
2018年,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电影《碟中谍6:全面瓦解》大获成功。作为尚未完结的经典动作电影之一,在007和《速度与激情》越拍越烂的时候,《碟中谍》系列还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实属不易。
《碟中谍》系列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就是汤姆·克鲁斯的“不要命”。
《碟中谍4》中伊森·亨特徒手攀登迪拜塔的桥段,是即将50岁的汤姆·克鲁斯亲自上阵拍摄的。之后,他又在《碟中谍5》中上演了“徒手扒飞机”和长时间水底憋气。
《碟中谍5》 图源:娱乐晓达人
拍摄《碟中谍6》时,汤姆·克鲁斯学习了驾驶直升机和高跳低开跳伞。为了拍摄跳伞的那一场戏,汤姆·克鲁斯和摄影师一共进行了106次跳伞,全程无替身演出。
《碟中谍6》 图源:娱乐晓达人
其实电脑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完全可以使用替身再完美换脸,或者在棚里拍出实景的效果,这种亲力亲为显得有些没有必要。毕竟,在扇耳光都需要找替身的今天,“拿命拍电影”的演员已经不多见了。 这些“没必要”的东西,恰是如今动作电影里最“动作”的地方。
功夫片“死”了,但动作片还活着
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国产市场,动作片一直是最赚钱的类型片之一。
中国的功夫片出现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后在香港兴起,黄飞鸿、霍元甲、陈真等都是功夫片里的常见角色。差不多同时,侠盗片在西方流行起来,佐罗、罗宾汉、剑客等是其中的主角。
李小龙和成龙之后,中国的功夫片极大地影响了西方动作电影,让他们看到没有冷兵器也可以有绚烂的打斗效果。直到今天,他们还会邀请“神秘的东方人”,在好莱坞动作电影中,上演赤手空拳的功夫表演。比如邹市明曾经参演《变形金刚4》,泰国动作明星托尼·贾客串过《速度与激情7》。
然而,曾经能担起一整部电影的武打场面,现在也不过是特效电影中的一点锦上添花而已。
拿成龙来说。“就地取材”是成龙独创的打架技能,抄起一口锅就往对手脸上拍,捡起一块砖就往对手头上砸。在早期的功夫片里,这种打架模式让高尚的英雄本色里,有了市井里的烟火之气。
赤手空拳比不过刀枪棍棒,自然更比不过杀伤力越来越高的枪炮弹药。这种“有啥用啥”的动作风格,让今天习惯了特效的观众来看,有一些上不了台面。
随着电影形式越来越多元,动作片的范围也更加宽泛了。在豆瓣的电影分类里,选择近期热门的美国动作片,可以看到这样的结果:
《蛇形刁手》 图源:豆瓣
这20部电影中,有几部是真的靠“动作”来实现动作场面的呢?
或许这些电影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审美,但至少可以显示,在面对以特效为主、动作为辅的动作片时,真正靠演员“打出来”的动作片有多么卑微。
因为技术的变革和市场的变化,传统好莱坞式动作电影的重点,从角色本身的打斗模式,逐渐转移到角色、重机械和特效背景之间的互动。以赤手空拳为亮点的功夫片,更是难以在工业电影格局里找到自己的扩展空间,直至失去原有的容身之处。
如今,以成龙、李连杰、甄子丹为代表的老一代武打演员,为功夫片能做的贡献已十分有限;而新一代的动作演员,则更倾向于在科幻、奇幻等超现实的电影类型上做文章。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和普及,都伴随着旧事物的衰落和消亡,但旧事物的历史意义是永恒的。
就像黑白时代后的第一部彩色电影,默片时代后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实物时代后的第一部特效电影,功夫片也是动作电影发展轨迹中必需的一环。成龙对电影的贡献,也尽在一座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小金人中不言自明。
虽然不能要求现在动作片里能有李小龙和成龙那样的好功夫,但却可以期待新武器和新技术为动作片增加更多元的呈现方式。
电影不就是在这样“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进程中,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