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颜色
■解放军报记者 程雪
洁白如雪,纤尘不染。
1月31日,农历除夕。早上8:00,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急诊科,记者从护士赵金戈手中接过了一件白大褂。
这是一件神奇的衣服。穿上这件白大褂,记者立刻感受到作为白衣天使那沉甸甸的使命感和职业自豪感。
白衣披甲,寸心为民。走进急诊科,记者跟随这群年轻医护人员度过了平凡而又难忘的一天。白大褂、白色床单、白色墙壁……有人说,医护人员青春的颜色是白色的。自信的眼神、温暖的微笑、果敢的抢救动作……在记者眼中,他们青春的颜色又是多彩的。
这青春的颜色,是奋斗。
那天,进修医生姜楠第一次独立完成了对病人的胸部穿刺。确定穿刺点、消毒、擦拭,针扎进去,置导管,抽液体……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那一刻的成就感和喜悦,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姜楠说。
这青春的颜色,是勇气。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医院紧急用血量增多。让急诊科主任王玉红没想到的是,大家纷纷主动报名献血。
献血当天,二楼献血科旁边的楼道里,大家有序排队献血。那些身体状况达不到献血标准的,就站在一旁拿着红糖水和巧克力,等着分发给每个刚刚献完血的人。
“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急诊科劳动强度已经很大,可大家仍然踊跃献血。我不知道用什么言语去赞美她们。”王玉红说。
这青春的颜色,是担当。
今年已经工作8年的护士祁丽慧,熟悉抢救室里的所有声音:空气净化器的“呼呼声”、心电监护仪的“嘀嘀声”、尤其是各种仪器发出的高频警报声……只要值班,祁丽慧和同事们的神经始终是紧绷的,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发新的情况,而晚上遇到的突发状况往往更紧急。
此刻,穿上白大褂,他们是白衣天使;脱下白大褂,他们也不过是一群普通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
护士孔梦情希望今年休假时,可以去心心念念的北戴河打卡;护士张雨柔期盼着闲下来时,能和姐妹们逛逛街,买一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和化妆品,希望……
除夕晚上7:30,急诊室灯火通明。
同一时刻,太空里。空间站正经过祖国上空,航天员王亚平从太空拍下了灯火璀璨的神州大地。这是中国航天员从太空的视角遥看除夕夜的中国。从太空俯瞰,城市的灯光像火焰一样,特别漂亮。
记者心想,在这灯火璀璨中,一定有一个“小光点”属于急诊科——这群可爱的医护人员在除夕阖家团圆之际,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护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急诊室的除夕24小时
■解放军报记者 程雪 通讯员 傅凌艳 刘仲元 朱玲玲
春节前夕,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急诊科全体人员在急诊楼前合影。傅凌艳 摄
门里门外,两个世界
拉开抢救室的门,进来,再关上。
除夕这天早上8:30,迈入这个门,冯牡丹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一瞬间,她的世界安静了——
抢救室内,她只能听到监护仪的“嘀嘀声”、病人粗重的喘息声和医护人员讨论患者病情的低语声。
走到10号病床前,确认病人的各项体征指标后,她坐在电脑屏幕前,开始整理病历记录,为病人调整新一轮用药计划。
作为一名急诊科医师,冯牡丹平常笑容灿烂,留着一头短发。可她在抢救室干起事来风风火火,干脆利落。
在急诊科,病情较重的、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的病人,会被直接送到抢救室抢救;一般病情的、没有紧急治疗要求的,就在抢救室外的2个诊室治疗。
“有些专科病房收治不进去的病人也住在急诊。”今年39岁的医师马尚,平常在抢救室外的诊室坐诊,他告诉记者,“有的病人年纪比较大,同时患有好几个专科的疾病,没办法收治到专科病房,就收进急诊了。”
刚刚确认身体指标的10床病人,是一位80岁的老爷爷,除夕前一天被送到急诊。
老爷爷送来时已经意识模糊,冯牡丹和同事们紧急救治。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医护人员们每天都与死神在争夺时间。
同一时刻,抢救室外,马尚清了清嗓子,提高了嗓门,对一位牙疼的病人问诊。
今天,马尚已经连续坐诊了5个小时。病人一个接一个,一直没停。
形形色色的病人和病因,急诊医生们已经见怪不怪——
肚子胀、消化不好的,鱼刺卡住嗓子的,皮肤过敏起疹子的,还有一个年轻人,第一次喝53度白酒,嗓子火辣辣地疼,怀疑自己嗓子被酒烧坏了……
站在马尚医生旁,记者做了一个粗略的估算,半个小时内,马尚医生一共接诊了6位病人。
在急诊科,争分夺秒,是他们的日常。
“过去我说话更急,现在速度已经降下来了。”冯牡丹医生说。
没来急诊科之前,马尚医生在神经外科工作了11年。后来医院改革调整,他被安排到急诊科。“急诊要求医生必须迅速判断病情,很多情况下,几分钟就要处理完一个病人。”马尚说。
急诊科的医生不怕病情复杂,不怕工作辛苦。最让他们烦心的,是有些患者家属的不理解。
一次,一个年轻男子被紧急送到急诊科。来时男子已出现肾衰、心衰,全身肿胀得像一个大包一样。送他来的女朋友,放下他就走了,亲属又联系不上……
还有一次,抢救室内,一位病人家属对医生的各种处置充满质疑,不配合治疗。“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一次又一次去沟通。”冯牡丹说。
时间到了11:00,很多医护人员还忙得顾不上喝一口水。
走进急诊科医护人员休息室,一个小柜子上放满了各种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水杯。这里,是他们平常吃饭喝水的地方。在急诊科,吃盒饭也是一种常态:为了腾出更多时间为病人接诊。
“忙起来没有时间喝水、上厕所。我们的憋尿功能都很强大。”冯牡丹说。
中午12:30,病人还在不断地来,马尚医生还没有去吃饭。
一位病人急匆匆赶来,看了看时间,略带抱歉地问:“医生你们这几点下班?”
“我们这儿不下班。”马尚笑着说。
此刻,抢救室外,依旧喧闹、嘈杂;抢救室内,安静压抑。
抢救室外,众生百相,熙来攘往;抢救室内,分分钟都关系着病人的生死。
然而,无论是庸常琐碎还是性命攸关,无论是喧嚣纷扰还是静谧无声,这里,都是中国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容纳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也诠释着急诊医护人员的使命与担当。
一声“谢谢”,情深意长
“@所有人,大家放心,我有吃有喝。”
中午12点,冯牡丹终于有空掏出手机,在一个名叫“Sweet home”的家庭微信群里给家人拜年。这段文字上边,是一张急诊科全体人员刚刚拍的合影。
照片里,会议桌被临时用作餐桌,桌上摆满了水果零食。冯牡丹和同事们围站在桌子两旁,开心地笑着。
千里之外,山西大同。“春节快乐!” 弟弟看到姐姐发来的消息,迅速发了一个可爱的小老虎表情回应。
冯牡丹已经很多次过年没回家了。对于急诊科的人来说,过年不回家,是一件普通平常的事。
“今年春节,家里人是回农村老家陪奶奶一起过的。”手机上,弟弟发给她的视频里,一家人正围坐在一起吃饭,桌上的饭菜热气腾腾。
她看着手机出神。如今,一家人团圆的影像里,已不再有爷爷的身影。
2年前,爷爷病危。因为疫情,加上工作忙碌,她没能赶回去见爷爷最后一面,这成了她心中永远的遗憾。
爷爷对她的影响很深。冯牡丹出生在一个医生世家,爷爷和父亲都是小有名气的村医。她耳濡目染,从小就憧憬成为一名医生。
“爷爷当时负责周围好几个村子的病人,名声好,大家都很尊敬他。”冯牡丹说,长大后发现爷爷不只给人看病,村里一有婚丧嫁娶,都会请爷爷去主持操办。
高考那年,没有太多纠结,循着爷爷和父亲的足迹,她顺理成章报考了医学专业。记得离开家的那一天,爷爷和父亲嘱咐她:“多吃苦、多学习,以后成为一名好医生。”
何谓“好”?在急诊科工作的这些年,她有了自己的体会。
一次,一位高龄病人血氧骤降,痰卡在嗓子里咯不出来。冯牡丹果断处置,立即不断有节奏地拍打病人的背部。豆大的汗珠顺着老人额头滚落,她不断鼓励老人用力咳嗽,持续20分钟地拍打后,病人长吸了一口气。
“好了。”她对病人的女儿说。别人不知道,这时她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
一次次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好”医生的定义,也在一次次这样的时刻中越来越明晰:“每当看到没有生命体征的病人‘起死回生’,每当看到病人被治愈、出院回家,那种成就感没什么能代替。”
有时,冯牡丹的成就感,也来自于一次次破解难题后的成长。她喜欢读悬疑小说,一个个波澜起伏的情节,她读得过瘾。她觉得,在急诊科工作,抓住症状,找到病因,最后治疗疾病,就像是侦探循着蛛丝马迹,查明真相。而每解决一个病例,她也跟着成长了一点,“我喜欢这种不断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
今年考研选专业,冯牡丹报名了急诊医学专业。有人劝她读个清闲一点的专业,她说:“我喜欢急诊的节奏,急诊让我收获很多,成长很多。”
如今,经过急诊锤炼的她,业务能力更加全面,遇事往往更加沉着冷静。
不只成长,更多的是对肩负使命的认知。急诊科主任王玉红常常不厌其烦地问年轻医生们同一个问题:“孩子们,今天,你热爱急诊了吗?”
王玉红觉得,“急诊有魔力和吸引力,这种魔力和吸引力换个说法就是‘人生价值’”。她希望大家能在工作中慢慢体会到这种价值感。
与冯牡丹不同,王玉红更爱看武侠小说,特别欣赏小说中的侠义精神。她总觉得侠义精神与急诊医生的气质有某种契合之处:急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让生命在绝望中重生。
很多病人出院后,都会给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写感谢信。“工作受挫的时候就看一看,总能重新找到力量。”一位医生说。
晚上21:10,急诊室来了一个突患荨麻疹的中年女子。马尚医生问诊后,病人不断表达着感谢:“大过年的,给您添麻烦了。”
一声“谢谢”,最简单,也最动听、最珍贵。
正是这些藏在一句句感谢里的价值感与成就感,在很多艰难的时刻支撑起了他们的人生。
生命脉动,永不停息
时间刚过零点,一名临产孕妇被救护车紧急送往急诊室。
孕妇送来的时候,羊水已经破了。
“迅速将产妇抬上病床,紧急处置,联系产科值班医生……”分诊台护士张雨柔反应敏捷,快速处置。
“没想到新年第一个急诊就是迎来了‘虎头宝宝’。”张雨柔开心地说。
忙碌的急诊是观察各类人生的窗口。在急诊科医护人员眼里,在这里更多了一份“看见”。
他们,看见了“牺牲”——
一次,一位中年女子来看病。肚子疼得直冒虚汗,医生诊断为阑尾炎,需要立即住院做手术。可病人却央求着晚几天手术,“爱人是军人,正在执行任务,孩子一个人在家,能不能先回去一趟把孩子安顿好。”
他们,看见了“顽强”——
急诊门口有这样一位临时保安,名叫廉树堂。1个月前,他一路搭着救护车从宁夏赶到北京,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儿治病。家里的存款耗光了,他每晚就睡在医院角落的椅子上。医院了解到这一情况,特意招聘他为临时保安,包吃包住。晚上来急诊夜班站岗,白天还能去看孩子。
他们,看见了“坚韧”——
一次,王玉红主任收到了病人家属送的一面锦旗。那是一个一直在照顾母亲的中年男子。每天,他都按照王玉红的医嘱,给母亲测量6遍体温,定时喂药和做康复训练,并把这些详细记录在本子上。他的精心照顾,使年迈体弱的母亲免于在出院后仍需卧床休养。“其实,应该由我们给这位‘儿子’送一面锦旗。” 王玉红说。
对于那些危重症患者、年迈的病人,急诊科医护人员们会提前跟家属谈论抢救的问题。生命最后时刻,会尽全力为病人留下最后的体面与尊严。
气管插管,是急诊科常用的救命措施。一根长长的管子插进喉咙里,病人不能动,不能吃饭,不能喝水,同时也会给身体带来创伤。
“有的病人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家属不想让亲人再遭罪,只想保守治疗。”冯牡丹说。
她至今记得那一天,一位患有肺癌的老人弥留之际,那痛苦的呻吟。
冯牡丹说:“医生也有很多无能为力的时候。这种感觉真的很糟糕。”
同在这晚,一名孕妇迎来了她的虎年宝宝。同一栋楼,一个新的生命呱呱坠地。
网上一直流传着那样一句话:“医院的墙壁比教堂听过更多虔诚的祈祷。”而急诊,更是一个浓缩着生老病死和人间百态的地方。
在急诊采访的这一天,记者常常心想,敏感的人、容易共情的人是否适合当医生。因为这样的人,面对病人伤痛时,会承受更多的痛苦。
可矛盾的是,急诊室却正是这样一个需要医护人员拥有共情能力的地方。
第二天早上8点多,医护人员交班完毕。这意味着除夕这一天的战斗终于结束了。
护士徐文拿起手机,与远在东北的儿子视频连线,视频里,不到两岁的儿子抢手机,跟妈妈打招呼;护士郭朋雷揉了揉疲惫的双眼,伸了伸懒腰,忙碌的一天终于结束了……
从一天前的早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急诊24小时,同一天中,新生与离别交替出现。生之欢喜、死之悲伤,生命的脆弱、人性的光彩,都在急诊室这个舞台上演。
人类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生命脉动,永不停息!
走出急诊室大门,回头望,急诊楼顶那两个红色的楷体大字,映入眼帘。记者不禁想起冰心老人曾说过的一段话: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
是啊,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们,每天都在做这样的事。
(采访中得到陈彩玲、刘新利、孙盼、王江亚、林莉娜大力协助,特此致谢)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22年2月14日第5版)
来源: 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