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主角们身上都难免会被赋予“主角光环”,而这四个字是有些被妖魔化了,尤其是以武侠故事来看,若主角没有各种奇遇,没有将各路神功集于一身,在那充斥着腥风血雨的武林中怕是活不过三集,那还怎么将故事继续说下去?显然适当的主角光环是可以被接受的,前提是能够自圆其说。
(杨过剧照)
然而《神雕侠侣》一书中那杨过击败金轮法王似乎就有些不合理,且不说最后关头黯然神伤,继而使出黯然销魂掌绝地反杀法王,就说杨过力量明显不如法王,为何能够击落法王的金轮,这事似乎就缺乏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深挖书中细节,其实也是合理的。
一、杨过的力量
杨过的力量如何?相对于普通人而言,那自然是十分强悍的,但在面对顶尖高手时,又算什么水平?
其实自杨过开始用玄铁重剑时起,他的力量就已经是远非常人所能相比了,你且看他提升内力与力量的方式便懂。
原著道:“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杨过日日在海潮之中练剑,日夕如是,寒暑不间。木剑击刺之声越练越响,到后来竟有轰轰之声,响了数月,剑声却渐渐轻了,终于寂然无声。又练数月,剑声复又渐响,自此从轻而响,从响转轻,反复七次,终于欲轻则轻,欲响则响,练到这地步时,屈指算来在海边已有六年了。”
他在海边练剑数年,连木剑都已经达到能够对抗海潮的地步,且不知此处的浪有多大,杨过此时的力量具体有多强不可考,但一定不弱。
而练成后的效果便是神雕也抵挡不住:“这时候杨过手仗木剑,在海潮中迎波击刺,剑上所发劲风已可与扑面巨浪相拒,神雕纵然力道惊人,也已挡不住他木剑的三招两式。”
别小看了这评价,神雕在书中可是堪比顶尖高手的存在,比如它在襄阳大战时扇动几下翅膀便将敌军的箭雨拍落。
(周伯通剧照)
原著道:“神雕当先开路,双翅鼓风,将射来的弩箭吹得歪歪斜斜,纵然中在身上,也已无力。”
若以五绝高手来对比,那黄药师和周伯通也先后评价过杨过的力量极大。
先看黄药师:“老弟这一路掌法,以力道的雄劲而论,当世唯小婿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可以比拟。老夫的桃华落英掌法便输却一筹了。”
黄药师的武功虽高,却不是强在刚猛,而在于变化多端,所以他力量不及杨过倒也合理。
周伯通也同样不是以力量见长,所以书中有这般描述:“老顽童那七十二路空明拳堪堪打完,他虽在招数上占了便宜,但以劲力而论,却总不及杨过在海潮中练出来的汹涌奔腾、无穷无尽之势。”
(黄药师剧照)
很明显,在五绝之中,怕是只有正处于壮年的郭靖的力量能与杨过相比了。
二、金轮法王的十龙十象之力
都说《天龙八部》中的某些设定超出武侠范畴,直逼魔幻的境界,其实《神雕侠侣》中那金轮法王的力量也同样离谱。
在“十六年后”的剧情部分,金轮法王已是将龙象般若功练到了第十层,此时的他已具备十龙十象之力,大象可是以吨论众的,十头大象的重量可想而知,至于龙,那玩意有多重就不可考了,所以金轮法王这力量的确只能用“无可估量”来形容。
书中他神功练成之后,与几位五绝级别的高手交手,就令对方感到难以招架。
比如周伯通的反应:“周伯通已觉出对方劲力大得异乎寻常,确为从所未遇。他生性好武,只要知道谁有一技之长,便要缠着过招较量,一生大战小斗,不知会过多少江湖好手,但如国师所发这般巨力,却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金轮法王剧照)
周伯通在此前是与杨过交手过的,纵然杨过有对抗海潮之力,但法王的力量还是让周伯通给出了“闻所未闻”的评价,已足够证明法王力量强于杨过。
也正因为如此,杨过在襄阳大战时击落法王的金轮就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了,这难道是剧情漏洞?
三、《侠客行》中的高手解惑
先看《神雕侠侣》书末襄阳大战时杨过的神奇操作。
原著道:“眼见他双轮砸至,竟不避让,长剑抖动,有心要试一试他的真力。剎时剑轮相触,声若龙吟。两股巨力再度相抗,喀的一响,杨过的长剑断成数截,国师的双轮也自拿捏不住,脱手飞出。”
杨过的剑是断了,而金轮法王则是兵器直接脱手,从这里来看,尽管杨过兵器断了,但他的剑仍在手中,似乎是他强于金轮法王一筹,所以有人觉得这设定不合理。
但《侠客行》中有两位高手也有类似的交手经历,而他们就解释过兵器断裂和兵器脱手的双方的强弱关系,那二人便是白自在和愚茶道长。
(白自在剧照)
原著道:“一眼便见白自在手持木剑,在和一位童颜鹤发的老道斗剑。两人剑法似乎都甚钝拙,但双剑上发出嗤嗤声响,乃是各以上乘内力注入了剑招之中。只听得呼的一声大响,白自在手中木剑脱手飞出,那老道手中的木剑却也断为两截。两人同时退开两步。那老道微微一笑,说道:“威德先生,你天授神力,老道甘拜下风。然而咱们比的是剑法,可不是比内力。”白自在道:“愚茶道长,你剑法比我高明,我是佩服的。但这是你武当派世传的武学,却不是石壁上剑法的本意。”愚茶道人敛起笑容,点了点头。”
等于说兵器脱手的一方仍是力量更大一些,而兵器断裂的一方则是技法方面略占优势。
所以当年杨过在力量不及金轮法王的前提下将金轮法王的兵器击落并非剧情漏洞,也不是主角光环,而是符合金庸武侠体系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