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集
- 狄青被罢枢密使
狄青担任枢密使四年,每当他出现时,士卒总会指着他互相夸奖。谏官多次对狄青发难,称其家“狗生角,且数有光怪”,请求将他调出京师以便保全其声誉,仁宗均未答复。嘉祐元年(1056年),京师发大水,狄青避水将家搬到相国寺,竟在佛殿上居住,民情对此颇有疑惑议论,朝廷便免去狄青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离京出判陈州。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臣们对于狄青的攻击和弹劾:
翰林学士欧阳修曾上书《论狄青札子》,建议宋仁宗外放贬斥狄青。“水者阴也,兵亦阴也,武将亦阴也。”今年发大水就是老天爷因为狄青任枢密副使而给的警告,荒唐可笑至极。
宰相文彦博曾建议仁宗让狄青出任两镇节度使以便让他离开朝廷。狄青上书说自己无功却受封节度使,无罪却又外放,心中很是委屈。仁宗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向潞公述说了狄青的话,并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说:“本朝太祖难道不是后周世宗的忠臣吗?但因为得到军心,所以才会发生黄袍加身、陈桥兵变的事。”仁宗听了,默然无语。狄青尚不知道这事,到中书门下去为自己辩白。潞公盯着他,直截了当地说:“没有其他原因,只是朝廷有些怀疑你罢了。”狄青吓得禁不住后退好几步。
狄青在皇祐四年(1052)被提升为枢密副使时,便遭到了御史中丞王举正、左司谏贾黯及御史韩贽等人的强烈反对。
早在狄青被拜为枢密副使时,宋仁宗生了一场大病,后来慢慢康复了,知制诰刘沆趁机上书说:“天下有大忧者,又有大疑者,今上体平复,大忧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这里面说的大忧者就是广源叛贼侬智高,而大疑者就是狄青。侬智高己平,狄青就成了朝廷最大的威胁。
- 嘉佑二年龙虎榜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的进士榜,被公认为中国科考一千多年历史中最牛的一届龙虎榜。让我们来看看这科考中进士和主考的牛人天团吧:
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代表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
曾巩(公元1019年9月30日-公元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代表作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 40卷、《外集》10卷。 曾巩以散文著称,师从欧阳修门下,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自然淳朴,自成一家。
曾布(1036-1107)字子宣,江西南丰人。曾易占之子。曾巩异母弟,曾任北宋右相,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人物。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吕惠卿(1032年-1111年),字吉甫,泉州晋江人,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的第二号人物。在变法中分十分活跃,富有建树。
章惇(1035—1105),字子厚,福建浦城人,同榜状元章衡的叔叔。为北宋宰相,王安石变法的主要人物之一,变法派与保守派党争的重要人物。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有《正蒙》《横渠易说》等著述留世。 张载青年时喜论兵法,后求之于儒家“六经”,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后辞归,讲学关中,故其学派称为“关学”。
王韶(1030年—1081年8月1日)北宋名将,字子纯。江州德安(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嘉祐进士。北宋熙河之役胜利的主将。足智多谋,富于韬略。北宋神宗时任礼部侍郎、枢密副使。
程颢(1032年-1085年) 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与程颐世称“二程”。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程颐(1033年-1107年10月5日),字正叔,出生于湖北黄陂(今红安县二程镇),祖籍河南府伊川县(今嵩县田湖镇程村)人,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与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
主考官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政治上,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文学上,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考官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人(今四川成都双流区)人。北宋文学家,翰林学士。范镇著述甚丰,曾参与修编《新唐书》,中国史学界有“三范修史”的佳话,三范指范镇、范祖禹、范冲。
考官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曾参与编撰《新唐书》。梅尧臣的诗与苏舜钦齐名,世人美称“苏梅”,同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与欧阳修为挚友,同为宋诗革新推动者。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头条青云“叫好又叫座”作品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