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秋臣
前几天我坐在电脑前霹雳啪嗒地敲打着键盘,正在挠头写着《请回答1988》系列剧评的第二篇。
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我收到了一封站内信。
原来在不知不觉间,“叶秋臣”这个账号已经入驻头条号整整四年的时间了。
时光飞逝,感慨万千。
最近,我加入了#头条星闻官创作营#,在其中看到许多自媒体朋友们都在分享自己创作时的经验和感受。
有感于在头条号这四年来与读者们一同走过的时光,叶秋臣也想讲一讲在创作时我与头条之间的故事,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写文章的一些心得。
1.内容有深度
娱乐新闻天天更新,紧追热点的更是不在少数。
前阵子最火的剧是《陈情令》《小欢喜》和《老酒馆》,最近热度较高的电影是即将在国庆档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和《中国机长》。
大家都知道热点是什么,那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文章脱颖而出呢?
我的想法是,内容的深度最重要。
换言之,浅显易懂的介绍文门槛较低,因此可以写的人自然也很多,所以同一时间内会一下子冒出许多相似内容的短文章出来。但是这种文章读者看到后,由于内容没什么营养,所以停留时间也不会太长,因此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肖战和王一博主演的《陈情令》在热播时,就有许多将剧情复述一遍的无营养文章,虽然看起来数量很多也很热闹,但并不“圈粉”。
反而如果是深度文章,即便花费了较多的精力,但读者会觉得这是一篇有意义的文字,内容也比较详实,便会下意识去关注作者的其他文章,这样就起到了积累粉丝的作用。
举个例子,在赵丽颖、冯绍峰和朱一龙主演的《知否》热播时,网络上已经有非常多的娱乐类评论了,但有深度的却并不多。
于是叶秋臣在写剧评时,便抓住了深度文章偏少的这个点,认真写了一篇深度分析小公爷和顾二叔哪个人更适合明兰的文章,获得了35万的阅读量。
叶秋臣《知否》剧评
有速度固然很好,但深度才最为重要。
2.爆文的秘密
都说阅读量上了10万就算是爆文了,叶秋臣在头条号上达到这个标准的一共有57篇。
其中,热播剧《都挺好》的剧评就占了6篇,分别写了开播前的期待、神秘的原著作者、剧中美食的深意、苏家三个子女的深度剖析,以及明玉的男闺蜜柳青和大儿媳吴非的单人分析篇。
同时为了更加了解剧情的来源,叶秋臣还将原著小说通读了一遍,在大结局结束后,将电视剧和小说的不同点写了两篇对比的文章,一共将近有15000字之多。
每一篇在写之前,我都想了不同角度的立意,并且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截图、总结和分析,最重要的关键就是“抓细节”。
大多数观众追剧时,都不会逐字逐句去看,也就是说他们大多都会漏掉一部分细节的内容。而叶秋臣想做的,就是把这些藏在剧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写出来。
读者们可以通过一篇文章,就将自己错过的精彩内容补充回来,自然也会认可你的文字,为你收藏点赞评论和转发。
3.态度要坚持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态度不论是在哪个领域,都是走不长久的。
尤其是自媒体的竞争激烈,娱乐领域的关注者又非常多,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坚持不懈的态度。为了让自己的头条号持续“热”起来,叶秋臣会保证每个月至少写15-20篇内容,可以不盲目去追求数量,但一定要保持质量。
比如昨天晚上在写《请回答1988》的第三篇剧评时,我一边写一边在咬牙恨自己挖了一个大坑,因为目前这个分集剧评每篇的平均字数都在3000字以上,看剧要花时间,截图要花时间,整理看点要花时间,修改初稿要花时间,最后发布也要花时间,同样的精力其实可以写更多的短文章,看起来也更“勤劳”。
但我坚持要把这个剧评写完,除了评论里读者们的期待,还有让自己持续处于一个具有创作欲望的氛围里。在头条星闻官娱乐创作营中,有许多小伙伴们也分享了相似的感觉。
在课程中,大家都准时听课,在群里沟通自己的创作经验,课后还会晒出自己手写的课堂笔记,也都积极完成了老师们留下的课后作业。小伙伴们都表示自己收获颇丰,在知识点满满的课程中,找到了未来创作的方向。
期待第二季头条星闻官创作营的课程招募,欢迎娱乐领域的创作者们积极加入,分享自己的心得和经验。在这里,你能找到自己创作遇到瓶颈时解决问题的答案,还能与许多娱乐大V们沟通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干货满满,非常难得。
戳链接了解更多第一季头条星闻官创作营内容,第二季时快来加入我们吧!
娱乐创作者公开课火热招募,运营秘籍+万元现金+百万流量池等你来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