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朱莹为盲人观影者提供无障碍解说
“小朱啊,我们什么时候组织再听一场电影?”是的,“听”电影,因为提问的韩阿姨,是一位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十几年前,她视力退化,连公交车号码都看不清,出门成了难题。韩阿姨生活的改变,是宁波姑娘朱莹带来的。
35岁的朱莹,是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香园社区的一名社工,还是“光影心播客”志愿团队的负责人。2010年大学毕业,她开始组织盲人听电影,如今已是第12个年头。
最近春暖花开之际,朱莹正在酝酿筹备,想带着盲人走进公园,与春天来一次亲密接触。
从一个人到30多人团队,从听电影到走出家门领略四季,朱莹希望以更丰富的形式,为盲人的生活带去色彩。
重新剪辑方言配音
讲电影就像做导演
朱莹和盲人群体的缘分,源于十多年前。
大学时,朱莹特别热心参加志愿者活动。2010年,朱莹大学毕业回到宁波老家后,也继续寻找公益团队,后来在当地81890志愿者服务平台报了名。
有一天,朱莹接到了海曙区“81890光明俱乐部”的一通电话,邀请她为盲人讲电影。
电影都是看的,怎么还能讲?
朱莹有些懵,但刚毕业的她一腔热血,接受了任务,于是带着好奇心,她开始钻研。“其实讲电影就是把电影画面、人物形象转化成语言,帮助盲人们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就像看电影一样。”
说说容易,做做却很难。朱莹选择的第一部电影是《活着》。为了讲述主人公福贵坎坷的一生,她准备了近两个月。原版电影反反复复观看20多遍,去网上找影评加深对剧情和人物的理解。她还把自己当作导演,拿着鼠标打磨着剪辑并配音。
怎样讲电影效果最好?家人成为了朱莹的第一批听众。朱莹的奶奶也是一名白内障患者,奶奶成为了她的第一位听众。
“奶奶觉得,听电影么,如果是方言就更好了。”朱莹调研发现,听电影的盲人大多年纪比较大,对方言的接受度更高。
“我奶奶是地道宁波人,她听我用方言讲电影,会给我提意见。”朱莹常提到一个细节,《活着》里主人公常穿一件缎子做的大褂,她想来想去,不知道方言该怎么说,“奶奶一看就知道,不就是‘大襟布衫’吗?”
就这样一次次打磨,一次次修改,一次次试讲,朱莹拿着话筒,第一次正式走上了讲电影的舞台。
“我记得是在81890的一间会议室里,那天来了100多位盲人。第一次面对这么多人讲电影,说实话还是比较紧张的。”但由于事前准备充分,朱莹按照无数次试讲时那样,随着电影情节起伏,声情并茂地适时插播宁波方言旁白,帮助盲人听众串联情节。台下的听众时而发出笑声,时而发出哀叹声,“我想他们应该是听懂了,所以越讲越有底气。”
我是你的眼
帮助多位盲人圆梦“第一次”
第一次正式讲电影,朱莹就收获了很多粉丝,韩阿姨就是其中一位。电影结束后,她摸索着走过来,拉着朱莹的手:“小朱你讲得真好,我好像真的看到了一样。”
那一年,韩阿姨62岁。因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她的视力逐渐退化,连出门几乎都成了奢望。
“年轻时候我还开过店嘞,但现在眼睛不行啦,连几路公交车都看不清楚,还怎么出门?”韩阿姨的生活立刻变成了黑白色,“还好小孙子孝顺,他有空时,会把电视开得大声一点,帮我讲讲电视。”
邀请韩阿姨来听电影,是朱莹主动找上门的。“一开始不敢相信,我一个连公交车车牌都看不清的人,还能看电影?”朱莹耐心跟她解释,不用看,只要听就行,“她说她会把电影的画面讲给我听。”
朱莹常对韩阿姨说一句话:“我是你的眼。你看不见,我就讲给你听。”她也是这么做的。
给盲人讲电影要注意什么?朱莹总结,要先对电影剧情和几位主人公的身份进行介绍,再根据电影进度,对剧情和场景进行描述,“每次场景转换都要描述,不然它们是没有办法衔接的。”
原本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常常被朱莹缩短到一个半小时。“他们靠听力理解电影内容,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我有时候也会分成上下场。”
12年来,朱莹一共剪辑制作了二三十部电影,包括《活着》《夺冠》《美人鱼》等等。如果没有意外,她每个月都会组织辖区的盲人听电影,每次都有十几个人来参加,来看电影的粉丝也越来越多。
有位阿姨,听着听着就哭了,后天失明十年后,朱莹带她“看”了第一场电影;还有粉丝老远就能听出她的声音,“莹莹”“小朱”热情地叫着。
“听电影其实只是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了解盲人的生活,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要说12年来最大的收获,朱莹从不认为是讲了几部电影,组织了几场活动,而是收获了盲人的信任,“最让我感动的是,每当我有项目参加区里、市里的比赛,很多阿姨都会去现场给我加油,他们给我了无穷的力量。”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
从看电影到“听”春天
慢慢的,朱莹从单打独斗,到变成了团队作战。
她联合宁波本地一些大学的大学生一起运营团队,由他们负责选片和视频剪辑,她来总体把关;她邀请宁波市鄞汽出租车公司的“E”路随行爱心车队负责盲人外出观影的接送任务,还有专门的电影院为他们组织挂牌成立“爱心观影基地”。
志愿者团队
如今,这支“光影心播客”志愿团队,有志愿者34名,包括电影剪辑师3名、电影讲解员6名、盲人陪护员10名,还有“E”路随行爱心车队队员15名。
讲电影的形式,也从原本的现场讲解,扩展到了线上+线下同步运行。线上以每季给盲人讲场电影为主,线下则在探索新模式,将志愿者的声音录制成音频,尝试通过喜马拉雅、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辐射到更多有需要的人群。
仅去年,朱莹的团队就讲了10余场电影,辐射宁波5个乡镇街道,惠及500多位盲人。
“做这些事,并没有图什么回报,但默默坚持12年,无形间积累了比较多的资源,才感受到盲人这个群体的不易,更能感同身受,更愿以同理心面对他们,为他们发声。”朱莹曾经的愿望是,培养一支无障碍观影讲解志愿者队伍,汇集更多社会力量,增加影片库,定期组织盲人听电影,并且能让他们来“点单”。现在,她的脚步不止于此,“至少不单单讲电影,还可以衍生开来,比如听越剧、话剧……”
最近,朱莹就在酝酿新活动,想组织盲人一起走出家门,来到鄞州的公园,去触摸、倾听春天的声音。就如《你是我的眼》歌词所唱: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