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阿鱼探长
每年“五四青年节”,我都忍不住安利一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我心目中最好的青春片。
有朋友真去看了,跟我说道,“恰同学少年看到第二集竟然眼眶湿了……”
今天周末,南京接连暴雨,被“宅”在屋里,我又重新刷起这部剧。以前看过两三遍,隔久了再看,很多细节才会觉察出来。
所以,这篇不算观后感,更不算影视评论,就只是谈谈一些随想。
(一)
《恰同学少年》讲的是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青春岁月。我最早熟知,自然也是因为主席那首《沁园春 长沙》。
在高一时,读过一本《三十岁之前的毛泽东》,后来又陆续读过好几版《毛泽东传》,对于“恰同学少年”那段历史,并不算陌生。
因此,看起这部改编的电视剧时,总不自觉地带着审视的态度。因为这个题材,相当不好拍。
但这部2007年的电视剧,完成的很出色,肃然敬佩。
【青年毛泽东 谷智鑫 饰】
(二)
历史上伟人灿若星河,但伟大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观察这份伟大,从他们的少年时代、青年时代更能理解。
当100年后的世人,回头再看那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春,无不感到心潮澎湃。
青春就该斗志有为,胸怀天下;
青春就该砥砺磨练,体恤民生;
青春就该赤城相待,并肩同行;
……
上述看起来“太过理想化”的幻想,但确确实实发生在一百年前的中国长沙,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承认,那也只是难世潮流众生相里的小小清流一股。
如若不是这股清流,在几多年后为后世留下了一个个无比光辉的名字,恐怕这样的青春,也不会被歌颂、被惦记,放在今日,也顶多被世人送三个字:非主流。
所以,是历史的机遇吗?
不可否认,近现代历史上,偏居内陆的湖南确实出人意外的获得了诸多机遇,曾国藩、谭嗣同、黄兴……近代湖南人才辈出,并不闭塞。关于这个有趣的现象,史学界有专门研究,感兴趣可以再探讨。
而第一师范,迎来了历史级的人才潮流,并非偶然。
(三)
再看这部剧时,那些众所周知的轶事固然还是热血和感慨,但我对这部剧更多不起眼的细节则刮目相看。
前两三集,主要人物的登场,就很有意思,也是个技术难题,处理不好的话,显得凌乱,但那么多线索不引出来,后面故事发展就会很别扭,尤其是这种剧,稍微把控不好力度,就会有矫情和献媚之嫌。
但好在,导演和编剧功底深厚,演员也时时刻刻演技在线,付诸了无比的赤城之心,才会有最后的效果。
因为是电视剧,除了关键的历史史实,很多日常的情节故事,多少会有演绎的成分,《恰同学少年》最难得的一点在于,无论是严肃的国家大事,还是琐碎的家长里短,都有一种共同的主线韵味,所以不会让观众觉得跳频。
比如,惹哭我的前两集中,石三伢子想考北大,但苦于学费,回家跟父母要150大洋的高学费,父亲不许且关押了他,母亲和弟弟半夜偷偷放他出来,毛润之含泪叩谢母亲。父亲目睹了一切,还是妥协给了儿子,送了钱。
要知道,在这位润之少年走出韶山时,可是写过“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即便是旧时代里封建保守的父母。
(四)
谈到父母心,说两个人。
出身豪门的贵公子王子鹏,以81名替补入学,父亲是省议员,妥妥的官二代。
新生报道,王家父母坐着黄包车,丫鬟下人扛着十几个箱子,送少爷入学。
这种场景在一百年后的大学新生入学,换了些许形式,但依然司空见惯。
王子鹏,是一个从小被宠溺的贵公子,衣食无忧,但没有独立的目标和志向,因为所有的事都被“安排”好了。而之所以有了考师范的信念,还是受到其表妹的点拨。
从小衣食无忧,20岁左右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为什么而活,这个青春命题,是永恒的。今天的我们,当然也不例外。
但我更想说说另一个人。
以第6名考上第一师范的寒门书生:刘俊卿。从小“衣食无忧”,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20岁左右的人。
他的“衣食无忧”,是老迈的卖臭豆腐的父亲和给别人家当丫鬟的妹妹,给他换来的。
青春不只有热血和光鲜,还有残酷心酸的底层物语。青春里最残酷的是什么?是很多人都没有青春,比如为了供刘俊卿读书的妹妹阿秀。
同样,在新生入学报道上,父亲来送儿子入学,当被学监主任问道时,白面如玉的寒门子弟刘俊卿,当着妹妹和老父亲的面,回答给主任这么一句,“他(老父亲)是我雇的挑夫。
这是《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让我觉得最难得的地方。
事实上,“刘俊卿”这个人物,是电视剧中的虚构人物。但就可以说不存在吗?非也,不但存在,还随处可见,时至今日。
百年前的乱世里,多得是贫苦老百姓,湖南一师免费招生,自然也多得是穷学生。这些学生里,既有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这样的俊杰,但也有至少一些人,就是“刘俊卿”。
关于这个人物角色,不做过多评判。我想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经历,说说这个角色为什么让我感慨万千。
跨过空间和时间的隔膜,某种程度上,我也是和他们相似的人。
农村出身,家庭清贫,从小学习拔优。我爸妈都是普通农民,他们小时候吃了很多苦,所以到了我这尽量不让我吃苦,他们小时候家里太穷没读几年书,学历也仅仅是个初中,所以一心供我好读书。
多少寒门子弟,无不是这样的成长路径。石三伢子、刘俊卿,以及一个世纪后的我。
但如果说又有什么不同的话,那我应该庆幸爹妈虽然是农民老百姓,但也是相对比较开明的老百姓。因为我爸喜好读书,让我从小熏陶爱上读书,因为我妈性格善良包容,让我的性情里也多了些温和与宽容。
16岁,我离开小县,去省城的中学读书,某种程度上,类似于电视剧里的同学少年,去省城湖南念第一师范。
从小地方到大省城,从小学校顶尖生到遇见一批批实力强劲的同学,从被爸妈呵护宠溺到生活独立面对集体,这个过程发生在我的16岁到18岁。
所以,电视剧里刘俊卿的各种反应,我都能体会得到。
寒门出身的穷孩子,多多少少都会遭遇心理困扰,习惯了以往当第一,到了新环境,发现再也当不了第一,这对于从小到大应试教育体系下成长的尖子生来说,是个近乎“尊严”的问题。所以你看到,刘俊卿偷偷撕了萧子升兄弟的试卷;
在最敏感的青春期,寒门孩子的心理问题,是我认为绝对不能忽视的重中之重。当你的同学是官二代、富二代,再不济都是中产出身时,我不相信不到20岁的穷酸学生,有几个可以自己迈过心理这一关?
贫不足羞,可羞的是贫而无知;贫不足耻,可耻的是为贫之奴。
这几年有个问题很火热,“为什么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
这个问题当然是综合性的。我的答案是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很多寒门子弟不仅很难树立清晰的远大目标,更容易在充满诱惑的青春里,成为贫穷的奴隶。这种“奴隶”,指的是因为贫穷,而造成的视野、见解、认识、胸怀的受限,更深一点,是认知、思维方式和性情的受限。
不是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而是时代对“贵子”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成绩了。
而一个良好的家庭,带给孩子的物质满足是最基本的,成长氛围、学习氛围、更广阔的视野、健康完善的性格……这些才是家庭教育的本质,更是一个孩子一生最核心的素养。
很可惜,刘俊卿最终还是没能走出这个藩篱。
很幸运,得益于我16岁遇见的无比开放包容的老师、无比亲切友好的同学们,以及一如既往无比支持我的爸妈,敏感如我,才能在惊心动魄的青春路上涉险过关。尽管我依然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臭毛病,但这种巨大的性格重塑,还是让我跟理想中的自己靠近了一大步。
(五)
所以,贫不可怕,正确对待,还可以成为砥砺前行的助推器。
《恰同学少年》里激情昂扬的那帮人,就完美克服了贫穷带来的局限。他们可以做到,是因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什么我们不可以?
如果对那段历史,我指的是真实的历史,了解更多的话,越看《恰同学少年》这部剧,越熟悉、越感慨、越有滋味。电视剧里看起来青春飞扬的诗意情节,背后都是那些少年付出的巨大而真诚的努力,都是他们在人生路上忍耐无尽的孤独与挣扎、冷眼和不解之后的狂欢。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人生能有一段路,有志同道合者并肩而行,是多么庆幸的事。而这样的幸事,大概率的发生在学生时代,发生在“同学少年”。
(六)
最后,说说我最喜爱的人物角色。
润之不用说了,人中之龙,无数的品质值得学习;
蔡和森的家庭氛围让人感到很温馨,蔡母真是了不起;
陶斯咏和向警予,是剧中我最欣赏的女性角色,她们也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哪怕放在一百年后,依然是我心目中女性应有的风采;
蔡和森和向警予,堪称一对伉俪;可惜后来革命时期,都牺牲了,真可惜啊!
最后的最后,希望不久之后有机会去长沙,岳麓山下,橘子洲头,第一师范,好好走一走,转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