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小配角”名叫元载。这位老兄当时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官,他家的小胖侍女又以脾气火爆著称,但他苦心积虑追求王忠嗣之女的剧情让人忍俊不禁。
事实上,元载真的通过娶王韫秀(王忠嗣之女)为妻实现了阶层跳跃,最终成为权倾天下的宰相。
而我们下面要说的,却是元载如何倒台的故事。
一、贪腐专权
元载也曾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但掌权之后就开始肆意妄为。全国所有官员升迁都必须给他送礼才行,只不过依据官职大小,接见的人分别为元载、元载的儿子们或元载的亲信。
也就是说,如果您是一介县令,即使备了一份厚礼也只能靠元载的亲信传话而已。
元载通过多年的敛财,在长安城中兴建了两处宅第,其占地面积与京中所有官衙加在一起持平。也就是说,他在长安城中的别墅可以满足长安所有官员共同办公。
别忘了,他在郊区还有产业。元载倒台后,他在郊区的一套别墅直接改成了皇家宫苑,由此可见其规模。
不过真正令皇帝失望的是元载专权的能力。公元765年,华原县令顾繇公开举报元载的几个儿子招权纳贿,这是元载遇到的第一个实名举报。
结果是在皇帝的拼命阻拦下,顾繇才免于被流放的刑罚。
之后李少良实名举报元载,被后者活活杖杀于宰相府。当时的御史大夫张延赏称病在家,不敢卷入其中。李少良致死案成为唐代宗痛下决心整治元载的导火索。
公元772年,也就是李少良死后的第4个月,张延赏被外调,李栖筠入朝成为新一任御史大夫。
二、唐代御史
御史在古代是掌管纪律的监察部队,负责监督百官行为。最早创立御史制度时,御史最高的官阶御史大夫仅次于宰相。
不过到了唐代,御史的地位空前加强,不仅御史大夫、御史中丞这样的正副长官需要皇帝任命,就连基层的八品监察御史也需要皇帝点头才行。
这样造成唐代的御史们直接听命于皇帝,如果延伸想象的话,他们相当于唐朝皇帝在文官系统中的“锦衣卫”。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唐朝很多大案、要案在处理过程中都必须有御史参与,而且很多重要案件都是御史发掘出来的。可以说唐代的御史对官员们形成有效制约,是皇权能够有效延伸的保障。
即使到了中晚唐时代,不断出现权臣当道、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恶劣的政治问题,仍然有御史敢于不断地挺身而出。
而元载执政的年代,唐朝已经进入中晚期。由于很多人事安排上可以自作主张,导致御史们在元载面前无法有效发挥功能。
尤其是为了不得罪元载,“监察部队”的头头张延赏竟然称病在家。皇帝手中唯一的王牌发挥不了作用,这才是唐代宗大为光火的原因。
三、李栖筠
成为新一代御史大夫的李栖筠可不是简单人物,别人科举高中都选个有前途的小官慢慢磨资历,这位仁兄考取功名后跑到安西都护府给大将封常清当幕僚。
安史之乱爆发后,封常清被召回,李栖筠被封将军一路带着高升。你要是以为李栖筠是个文官幕僚就大错特错了。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后带兵杀回关中,带兵的将军便是李栖筠。
除了履历丰富、能文能武,李栖筠还是个严于律己的御史。有一年,华原县尉侯莫陈怤因为考评出色而升官,按照惯例要到御史台打个招呼。
李栖筠聊天的过程中问侯莫陈怤:你都干了哪些功绩啊?
侯莫陈怤神色慌张竟然答不上来。其实这位老兄是花钱请元载的党羽帮忙做的考评。
李栖筠事后不仅弹劾了侯莫陈怤,甚至连元载的亲信也挖出来一起弹劾。按理说,当时的李栖筠已经是高级御史长官,县尉这个级别实在是差太远了,而且背后还是当朝宰相的党羽。但李栖筠不管,坚持弹劾。
皇帝每逢重大节庆都会在曲江亭设宴款待百官,为防枯燥,期间会有教坊的乐妓和滑稽的小丑进行表演。李栖筠认为这有失御史的庄重身份,拒不赴宴。
自此以后,御史台将不出席任何有娱乐节目的官方聚会设为了规定。
正是因为李栖筠的以身作则,让唐代宗放心地将“倒元”任务交给他。
四、元载覆没
公元778年3月,元载照常上班。忽然,政事堂的大门被打开,一众官兵破门而入,先控制了元载,之后宣布皇帝的诏命。
与此同时,其他地方均有行动,将元载的党羽亲信一网打尽。
元载被逮捕的第二天,唐代宗便正式下达了“诛元载敕”,历数元载罪恶,其中包括其家人的“凶妻忍害,暴子侵牟”,这条罪责让元载满门抄斩。
说到底,唐朝的御史制度有很多独到之处。即使作为官僚制度设计相对完善的明清,也没有出现御史完全主导废除权宰的事件。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参考资料:《唐代御史制度与文人》、《血腥的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