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余秀华写了一首“反战诗”,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余秀华渴望和平和自由,她的内心很丰盈细腻。
对比那些调侃乌克兰美女的低俗,她能共情到普通百姓的痛苦,心中饱含着热血和激情。
余秀华懂得千里之外普通人的悲苦,而有些人却只会开着幸灾乐祸的玩笑。
相形见绌之下,人们不得不佩服余秀华超然的共情力。
了解她的人生际遇后,便对她更充满敬意: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
经历过苦难的人,更能共情到他人
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往往不是天生的,更多是因为感同身受,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余秀华的人生并不顺遂,出生的时候因缺氧而导致脑瘫。
从小吐字不清,走路困难,这也导致她备受同伴的嘲笑。
高中辍学后,她赋闲在家。看着别人正常的生活,她变得敏感而孤独。
在彷徨无助的情况下,她开始尝试写诗,表诉自己内心的情感。
母亲担心她不能照料自己的生活,于是让她嫁给了大12岁的尹世平。
这段婚姻没有感情基础,也没有精神交流,尹世平常年在外打工,逢年过节才回家。
只要余秀华坐在电脑前写诗,尹世平就心烦。
尹世平不懂余秀华笔下的月光、爱情,包括她的憧憬和孤独。
而余秀华也不喜欢尹世平,“他从来不会在下雨天来接我,反而在我摔跤之后笑话我”。
余秀华心中的苦闷无处释放,全部都寄托在诗歌上。
“春天的时候/我举出花朵/火焰/悬崖上的树冠/但是雨里依然有寂寞的呼声/钝器般捶打在向晚的云朵/总是来不及爱/就已经深陷……”
这些苦难的经历也变成了她的养料,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她能共情到别人的痛苦,也让她变得更坚韧。
后来,当她越来越出名,就更渴望自由。
虽然母亲极力反对她离婚,认为婚姻是她最好的归宿,但余秀华排除万难,为了追求下半辈子的幸福,还是跟尹世平离婚了。
领离婚证的时候,她很开心,终于摆脱了婚姻的桎梏。
其实,尹世平跟她注定是两个平行时空的人,他不懂余秀华的喜与悲,也不愿意触碰她的灵魂。
在那些孤独无望的日子里,诗歌就成了余秀华生活中一抹青翠的亮色。
她把所有情感投掷于诗歌中,打动了一批又一批孤独却渴望爱的人。
而那些被她诗歌打动的人,又何尝不是与她产生共情呢?
在互相的情感反馈中,她与读者得到相互支持和滋养。
不会共情的人,不懂爱
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拥有共情能力的人,能更有效地创造持久的亲密关系,扩展自己内在的边界,让生命更加有意义感。
曾有人问余秀华为什么写那么多情诗,她说缺啥补啥。
她憧憬爱情,曾经为李健写过直白的情诗:《我喜欢你,李健》、《我要拄着拐杖去和你相爱》、《我们何以爱这荒唐的人世》……
在诗歌里,她坦诚地表露自己的所有情怀。
虽然这也招来不少骂声,各种难听的话都有,但余秀华却从不后退。
因为她敢于敞开自己,敢于真诚地与外界产生联系,展示并理解真实的人性。
她能理解他国经历战乱的痛苦,有着无限宽广的胸怀,然而有些人却对身边人的情绪情感视而不见。
曾经遇到一个来访者,在她的描述中,丈夫是个缺乏共情能力的人。
她生孩子的时候,对麻药不耐受,痛得扭成一根麻花。
老公在旁边睡得酣甜,她忍不住推了一下,想要得到一点安慰。
老公却说了一句话:“亲爱的,别闹了,我明天还要上班,如果你身体不舒服,就看一下搞笑的视频。”
然后转身又开始打呼噜。
那个晚上她流了一个晚上的眼泪,想起以前的往事,越想越伤心。
老公看不到她的痛与悲,甚至理解不了这种情绪。
在工作中她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想要跟老公吐槽。
老公很不理解:“既然做得这么不开心,那干脆就别做了。”
国庆节的时候,她特别想去云南,想跟老公创造一些美好的回忆,结果被老公泼了冷水,“人山人海,也没啥风景可看的,还不如在家睡觉。”
如果说老公不爱她,好像也不是。如果说老公爱她,但她感受不到爱。
其实,这就是缺乏共情力的表现。
韩松落曾说:
“一个没有共情能力的人,是睡着的人,是陌生人,是冬眠的蛇,是你身边的不解之谜,是荒蛮之地。”
不管你说什么,对方都没法理解你的情绪和感受,甚至还觉得你矫情。
就像余秀华的前夫,不理解她的孤独、哀伤和苦闷。
为什么有人说,要找个通情达理的人?
所谓“通情达理”就是需要先通情,再达理。
如果不能理解对方的情绪,不能共情到对方,不能体悟到对方的冷热,生硬地讲道理只会让人感觉自己不被接纳,不被理解。
现在余秀华曝出的新交往对象对她知冷知热。元旦的时候,给她送了一大束玫瑰花。
余秀华说,我们遇见得晚了,他能包容我像个孩子。
坐在秋千架上,她脸上掩饰不住的笑意,这应该就是遇见了爱情吧。
共情能力,是健康关系的必需品
余秀华的共情力让她更懂得普通人的悲苦,也为她的诗歌赋予了灵魂。
她敢于为自己苦闷的婚姻抗议,为荆棘路上的异乡人写诗,希望诗歌能消除战争的悲痛,这种精神维度,真的让人敬佩。
多少人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对人类苦难毫无悲悯之心。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越是内心广袤的人,越能看清别人痛苦背后的悲伤,越能做到怜爱和共情,哪怕是一株草木,或者异国他乡的陌生人。
然而,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人,不管你说什么,他要么讲道理,要么打岔,要么敷衍冷漠。
他不能接纳自己的情绪,甚至漠视自己的情绪,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很难让他去共情别人,而且还会让人际关系变得很糟。
人们会觉得这个人像个木头,没有人情味,也没有情趣,说什么你也不理解。
慢慢地,就闭口不谈,情感失去了流动性,关系也会变得僵硬。
那么该如何提高共情力呢?
第一:多使用开放性的提问,避免封闭性提问。
开放性提问,会让对方有更多的讲诉空间,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你也会找到更多的话题。
比如问对方,“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当妻子向你抱怨她的工作或朋友时,可以问她详细的细节,具体发生了什么事。
当对方说一件事,你不理解的时候,可以问问这件事对他的意义和影响。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回应对方,也可以直接问“你期待我怎么回应你?”,“你希望我能帮你做点什么,这样可以让你感觉更舒服一点?”
切记不要使用封闭性提问。
比如说,“孩子回家写作业了吗?”那么答案只有两种,是或否。
这样话题就进入死胡同了,双方的交流也就因此中断了。
第二:认真倾听对方,不打断不评判。
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话题围绕着自己。
当别人在说的时候,我们想要表现优越感、虚荣心和炫耀欲,忍不住打断别人,甚至对别人评头论足。
比如,当朋友找你吐槽,你说,“为什么这个事发生在你身上?”“为什么你没有这么做呢?”对方可能会感到更不舒服。
他本来只是想要得到安慰和认同,而你却用评判的声音将他推得更远。
打断和评判是不尊重。
而“为什么”常常会让人引起防御反应,潜台词是,“这是你的问题,你没有考虑周到……”
在别人讲诉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放下手机,给予全部的注意力,耐心地倾听他,会让对方觉得他被重视。
他可能更愿意敞开心扉,也会跟你建立更亲密的关系。
第三:对他人感兴趣,关心对方的感受。
如果你能做到对他人真诚地感兴趣,基本上对方也能感受得到。
当你感兴趣后,你自然就会想要了解对方的感受,对方的情绪,对方的想法。
也会受到对方情绪的牵引而波动。
他今天心情不好,是发生了什么事?他今天看上去很开心,真替他开心。
有句话说,家庭里不需要讲道理,分对错,而是讲情感。
确实是这样的,当我们跌倒时,有一双温暖的手伸过来搀扶我们;
当我们悲伤时,有人递给我们纸巾听我们倾诉;
当我们恐惧时,给我们一个肩膀或拥抱;
“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你不是独自一人面对。”
当我们能共情他人,自然也会被他人的善意包围。
这,就是共情的力量。
策划 | 江枫
编辑 | 鱼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