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藏式碉楼。 王晓晖摄
图为游客在阿尔莫克沙民居博物馆门前合影。 王庆九摄
又到哈休。哈休是一个村庄,紧邻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沙尔宗乡。这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庄只有95户人家328人,是名副其实的袖珍村落。
一
哈休的声名远扬源于哈休遗址,它是四川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队员曾在那里陆续发现了埋藏在地下五千年的陶塑人面像、涂朱双孔石钺、穿孔凹背玉刀、陶小口尖底瓶等各类文物。遗址地处茶堡河北岸三级阶地之上,东西长约380米,南北宽约260米,总面积大约10万平方米。2006年3月,考古队开始在遗址中心北部的台地试掘,这一次试掘收获很大,让埋藏了几千年的石器、玉器、蚌器等文物重见天光,惊喜世人。
茶堡河从大藏乡的高处蜿蜒而下,流过哈休时突然安静下来。地势低平的河谷使河流变得温柔,清澈的河水滋润着哈休的农田,也滋养着哈休的村庄。
在哈休,沿河谷坐落于台地上的石头房子与它周遭绵延威仪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那些用石头堆砌的藏式碉楼,也叫克莎民居。阿尔莫克莎民居博物馆就位于哈休村的桥头,桥头河边有一棵树龄上百岁的白杨,高大葱茏,要五个人才能将其环抱。村民为了保护这棵古树,还修建了围台,一年四季都有老人坐在围台上悠享时光。乡村振兴政策实施后,乡政府在这里修了观景台、休闲座椅、卫生间等设施,游人越来越多。
二
阳光明丽,阿尔莫克莎民居博物馆门前的青石板院坝被照耀得一尘不染。博物馆馆长叫三郎热单,这座老碉楼正是从他的曾祖父辈留传下来的。房子实际已有800多年历史,最早的主人是当地声名显赫的地主。这是哈休村最高大气派的建筑,共有七层,全是用木块和石块垒砌而成,没有一根铁钉和一丁点水泥。沧海桑田,如今,它高傲地矗立在哈休的天空下,与周遭的现代建筑同呼吸共命运,散发熠熠光辉。
阿尔莫克莎民居博物馆一楼有两个房间,左边宽敞的屋子是农具展示馆,墙上挂有犁和铧、板锄、薅锄、条锄、镰刀、藤编背篓……右边的房间偏小,地上大大小小的箩筐簸箕里盛满了青稞、蜀葵籽和山核桃。
沿窄窄的独木梯爬上二楼,眼前的自然窗造型独特,呈漏斗状,通风透光,即便不开灯,屋内也并不昏暗。二楼房间摆满了各式老物什,屋子正中央的旧式小木柜上,摆放着一座阿尔莫克莎民居博物馆模型,十分引人注目。这个碉楼模型是三郎热单的舅舅亲手制作的,听说,他的舅舅是镇上有名的木匠,一双巧手做出了许多精美的家具用品。阿尔莫克莎民居模型是按照整个碉楼的格局样式缩小100倍制作的,不但样式毫无偏差,就连岁月留下的沧桑容颜也与现实如出一辙。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四层楼梯口左侧的这个小房间。房内大概只有3平方米,以红柳树枝和牛皮为墙,没有窗,只有一张类似产床的小小平台。这里是专门用于妇女生育的场所,人们叫它“小产房”。虽然狭小密闭,但在偏僻的大山区,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却超越了人世间众多富丽堂皇的建筑。它是人间最温暖、最令人充满期待的地方。在这个小产房里,英雄而伟大的母亲都会经历一场生死的考验。每当有孩子快要降临时,小产房外都会有众多僧人坐地诵经祈福。在神圣悠扬的诵经声里,孩子伴随着阵阵啼哭来到人世间,从此沐浴在哈休的天空下。
三
在阿尔莫克莎民居博物馆门前留影,是每一个来访者都喜欢做的事。这看起来歪歪斜斜极不规则的石墙透出岁月的沧桑,比石墙更沧桑的是无比斑驳的木门,门楣上密密麻麻布满小虫子钻过的小洞,木门的表面裂纹清晰。数百年过去了,木门还在,门后的主人换了一拨接一拨。这雄伟的石头碉楼里到底发生过多少动人的故事,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馆长三郎热单是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小伙子,喜欢读书喜欢摄影,清瘦高挑的个子,长得也俊朗,有一股文艺范儿的气质。他是一个有想法有追求的年轻人,阿尔莫克莎民居博物馆就是在他的努力下建立起来的。这栋高大威仪的碉楼在岁月的风雨中屹立了数百年,是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藏式石碉房,其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三郎热单对我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留在故乡,守住阿尔莫克莎民居博物馆,让更多游客关注我们哈休村,让自己的家乡发展起来,让更多的家乡人返乡就业。我希望凭自己的能力养活老房子,让老房子来养活老房子,也养活自己。”
我想,终有一天,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兴旺,三郎热单朴素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