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书影图片从上至下依次为《乡村国是》《人世间》《牵风记》《北上》《海边春秋》《经山海》《云中记》《革命者》《为什么是深圳》《靠山》。 资料图片 下图为十八洞村风光。 影像中国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也为文艺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近几年来,广大文学工作者凝神聚力,务实笃行,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过程中,紧跟时代步伐,把握社会脉动,创作出一批又一批品质精良的文学作品,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贴近现实,反映时代新气象
近几年来,广大文学工作者把握社会发展和人民奋进的历史进程,描绘社会生活新变化,反映人民开拓奋进的精神新风貌,以饱含时代气象的作品,振奋民族精神。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革。改革开放40周年前后,在报告文学和长篇小说创作中,与改革开放有关的力作相继推出。报告文学方面,宁肯的《中关村笔记》,通过书写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而崛起的中关村发展史略,生动表现了科技工作者经由“科技梦”实现“中国梦”的不懈追求;何建明的《浦东史诗》,涉笔浦东开发的决策内幕,讲述了开发开放的艰难过程和辉煌业绩,深度揭示了我国持续改革开放的新进展与新成就。还有叙说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的《大风歌》(唐明华),反映浙江省长兴县结合实际大胆变革、使经济和社会发展面貌一新的《最好的时代》(李朝全),聚焦深圳新兴科技企业、表现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创业经历和创新精神的《为什么是深圳》(陈启文)等。这些作品既真切描写了各个领域的弄潮儿“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追求,也由其奋进历程和成功壮举,折射出改革开放对于奋进者的襄助与激励。
与党的革命史和新中国发展史有关的写作,一直都是文学创作中的重大题材与重要主题,由此也产生了不少有分量有影响的作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是党和人民的重要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也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与党的革命史和新中国发展史以及伟大建党精神、党的精神谱系有关的写作,成为引人瞩目的热点。报告文学方面,有以事件为主的何建明的《革命者》《雨花台》、丁晓平的《红船启航》、余艳的《守望初心》、铁流的《靠山》、徐剑的《大国重器》等,有以人物为主的高建国的《大河初心》、杨黎光的《脚印——人民英雄麦贤得》、王宏甲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钟法权的《张富清传》、熊育群的《钟南山:苍生在上》等。这些作品无不凸显了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元素。而长篇小说方面,朱秀海的《远去的白马》、季宇的《群山呼啸》等,则在依托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故事的营构和人物命运的刻画,使红色故事别具精神内涵与艺术魅力。
深入生活,记录人民奋斗史
近几年来,广大文学工作者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创作的必修课,在“读懂社会,读透社会”上狠下功夫。这些积累与历练,使得作家们阅读生活的能力显著提升,文学创作中现实题材强劲发展,抒写人民新生活成为其中激流喷涌的主潮。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一历史性决战,理所当然成为这几年来文学创作的重点题材和重要主题。中国作协和各地作协组织作家开展主题创作活动,许多作家深入脱贫攻坚一线感受生活、搜集素材。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构成近几年来文学叙事中的强音。这当中,报告文学反应更快捷,作品也更多样。有以大量的实地采访反映脱贫攻坚在贫困地区节节推进的《乡村国是》(纪红建),有描述精准扶贫的典型经验和示范作用及其带动一个地区整体脱贫的《山海闽东》(许晨)、《金青稞》(徐剑)、《出泥淖记》(任林举),有以生动的故事讲述偏远贫困的村子脱贫致富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悬崖村》(阿克鸠射)、《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李迪)。还有如《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张培忠等)、《向时代报告:中国全面小康江苏样本》(章剑华等),把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与乡村振兴连接起来,写出了农民生活的全新改变,城乡联动的整体发展。
长篇小说方面,作家们在充分深入现实和感受生活的基础上,把火热的现实生活化为超拔的艺术想象,创作出以脱贫攻坚为主线的长篇新作,并以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人物,在众多长篇小说中分外引人注目。如关仁山的《金谷银山》、赵德发的《经山海》、老藤的《战国红》、陈毅达的《海边春秋》、王松的《暖夏》等。
在现实题材创作中,近几年来的长篇小说还有一个可喜现象,即普通人的性情与命运得到了用心关注和有力书写。其中值得注意的,有迟子建的《烟火漫卷》、任晓雯的《好人宋没用》、梁鸿的《梁光正的光》等。这些作品以各有光色的故事书写了“小人物”们在艰难境遇和坎坷命运中的坚韧与担当,让人们由平凡人物的不凡故事,看到他们在生活中的艰难成长,在人生中的默默奉献。
努力创新,追求文学高品质
近几年来,创作优质作品,打造文学精品,已经成为作家艺术家们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追求。整体的文学创作,不但在数量上有增加,品质上也获得大幅提升,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艺创作进一步繁荣。
长篇小说创作领域,茅盾文学奖往往被格外看重。在当下每年近万部长篇小说产量的情况下,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几近万里挑一。于2019年8月评出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大都集中创作于2017年和2018年,这也从一个方面表明,近几年的长篇小说,由于作家们在艺术创作方面的用心和用力,水准在不断攀升。徐怀中的《牵风记》,以一个小女兵的视角撩开严酷战争的帷幕,让人们看到了别样的战地风情,也使军旅文学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貌。梁晓声的《人世间》,运用了自己丰厚的生活积累,倾注了饱满激情,以普通人的生活变化和心理变迁,揭示了时代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内在关联。李洱的《应物兄》,借鉴“经史子集”的叙事方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并以其独特的思辨性,构成了对于一个时代人们精神世界的细切揭示。陈彦的《主角》,由一个秦腔名伶的人生成长与事业沉浮,表现了一个剧种的盛衰,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徐则臣的《北上》,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探悉了大运河对于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要影响。在这些作品之外,还有一批优秀之作,如阿来的《云中记》等,共同构成了近几年长篇小说创作的旖旎风光。人们一般认为,长篇小说是一个作家创作成就的主要标尺,也成为衡估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文学界出现了一种改稿会的新现象,这也是提升文学品质的新举措。作家写出作品初稿后,有关部门组织评论家、编辑阅读,以小型改稿会或提供修改意见的方式,提前介入作品的写作与修改,以提升作品质量。如纪红建的报告文学《乡村国是》、赵德发的长篇小说《经山海》、陈毅达的长篇小说《海边春秋》等,都是在初步完成写作之后,由相关部门举办小型改稿会,使作品进一步补短扬长进而更加完善。这些作品经过评论家、编辑的献策和各方面的打磨,显著提升了艺术质量,有的还获得了重要奖项。这些都表明,文学工作者在追求作品质量方面,更乐于主动地全方位吸收各方面“营养”,乐于花费更多时间精心打磨,孜孜以求完善作品,这也令人们对于文学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满怀期待。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乡村国是》(纪红建著)
这是一部鲜活感人的“中国故事”。它以一个个牵动人心的脱贫事例,展现了中国大地波澜壮阔的壮举,从而为中国脱贫留下了一部鲜活的形象史,也体现了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可以说,这部作品凝聚百姓心声,传递中国情怀,是一部充满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的恢弘之作。
——陈建功
《人世间》(梁晓声著)
《人世间》写的是百姓生活,它将励志色彩潜隐在作品当中,写人物、写人心,对当下青年读者具有教科书般的意义。同时,《人世间》不是以人物情节大开大阖、跌宕起伏取胜,它像一条小溪,缓慢地沁入我们的心田,让读者看到近半个世纪间中国社会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感受到普通人生活和命运的巨变。
——孟繁华
《牵风记》(徐怀中著)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作者是挺进大别山行动的参与者,小说中每个人、每个故事特别是细节,都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性。吸引人阅读的,不仅是《牵风记》的内容,还有它优美的文字,全书都是诗一般的语言。
——陆文虎
《北上》(徐则臣著)
关于运河,徐则臣用《北上》这一部从根本上说是他写个人经验的长篇小说,给了我们可以闻、可以看、可以用手触摸的运河史以及这个运河史所折射出来的一段中国史。
——曹文轩
《海边春秋》(陈毅达著)
这部作品回应了我们这个时代一些重要的、紧迫的召唤和要求,同时对于我们的文学,对于我们的长篇小说,在这个时代,如何塑造新人,如何反映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如何反映新时代的改革进程和时代风貌,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阐明,值得我们的出版界、评论界给予重视。
——李敬泽
《经山海》(赵德发著)
作者在创作时力求写出别样的味道来,也就是要写出一种历史感、现场感,因此小说注重从历史的纵深度和历史的厚度来谋篇布局,让读者感受到我们今天正在经历的和正在发生的一切都能在历史上听到回响,都是历史的回声。
——李朝全
《云中记》(阿来著)
阿来紧紧扣住云中村人的文化信仰做文章,看似沉湎于过去,但又不断地从沉湎中走出来,让人们的朴素信仰与今天的现代科学进行对话,让文明的“电灯”把森林和大地照亮。《云中记》使我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贺绍俊
《革命者》(何建明著)
《革命者》中塑造的早期革命者的血肉丰满的形象,和作家在写作中所注入的那股让人荡气回肠的力量,使我深受吸引和鼓舞,它的价值将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得到最好的诠释。
——何向阳
《为什么是深圳》(陈启文著)
这本书通过4家企业的创业史、成长史、辉煌史,让我们知道深圳人、深圳的企业、深圳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中的艰难跋涉、成功发展、辉煌业绩。读了以后感觉畅快淋漓,特别是对深圳的改革开放40年有了深刻的记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聂震宁
《靠山》(铁流著)
《靠山》的内容犹如一条绵延的巨大山脉,沂蒙精神是属于革命的山脉,也是属于文学的山脉。这部书不仅代表了铁流创作的一个新高度,而且代表了我们主题创作、报告文学在今天所能达到的高度。
——施战军
(按出版时间排序)
版式设计:赵偲汝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16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