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董
记不清第一次具体是什么时候看这部剧的,(貌似是小学吧!)自那以后它就在我心里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记。
重新提起是在大学期间,有一次和朋友聊天,偶然间谈到这部剧。记得当时我们双手紧握,额头筋条凸起,脸颊聚拢微皱,双眼做星星状,发出了同一声感叹:“好羡慕植树香芹的爱情啊!”
对这种爱情的共鸣一下子勾起了我的青春回忆,以至于从那一年开始,到现在,几乎每年我都会把这部剧重刷一遍。
没有任何原由,就是会在某一时刻突然很怀念,很想念。
之后我思考过年年重刷的原因,得出的结果有很多:香芹的爱情观和我很相似、直树真是我青年时期的男友想象、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所营造的氛围感真的太像一家人了…………
让观众感动的原因有很多,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当然,这部剧在受到千万人喜爱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对之加以批评。各种言辞都有,比如湘琴这种女生真是傻到爆炸、湘琴太没骨气了、植树这种冷似冰窖的人在现实中肯定没人受得了………
虽然这部剧改编自一个日本夫妇相处的真实事件,但确实在某些地方把湘琴这个人物塑造得太过傻。然而再创造作品要契合市场的需求,一定要有它想象发挥的地方。这或许就是人物与现实的冲突带来的戏剧效果吧!
小时候看这部剧时,觉得湘琴好爱好爱植树,而植树并不怎么爱她。长大后再看时,才发现原来植树也好爱好爱湘琴啊!植树的爱更深沉、且无声有力量。
而为什么我们会喜欢且受感动?我觉得是因为在他们情感的升温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对爱情的坚持、对爱情的忠贞、对爱情的信仰。
湘琴喜欢了直树五年,在这五年里,她一直在坚持和追求,而且她全身就像有用不完的力量。在她的眼里,只有直树,有人会说湘琴真的好傻,她的世界里只剩下直树,但我觉得抛去别的,这种眼里只有你的对象真的不要太好。
没有人会像湘琴那么爱直树,因为她的爱是一种最原始、最初的、最青春的爱。义无反顾、飞蛾扑火般的爱。这就像初心、赤子之心。而这种最美的东西往往盛开在最不恰当的时间和最不适合的地方。
所以湘琴是幸运的,她的爱刚好盛开在最恰当的时间,又遇到了那个懂她,接收她热情又不会轻易被热情之火着伤的人。
最真诚的感情刚好遇到了那个最对的人应该就是最美的爱情状态吧!
坚持已久的湘琴终于等来了她的曙光,冷似冰霜的直树终于懂得且收获了专属于他的那个热情似火的人。其实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很宝贵的情感特质——专一。
在感情里,专一真的好难!
世界这么大,能遇到两情相悦的人本身就很难了,再遇到走过青春,享受过激情,归于平淡后还心只一人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当下,专一更变成一个很奢侈的品质,变化日新月异、诱惑层出不穷。人和人不同了,时代和时代更不同了,专一这种品质变得少之又少。
我们呼唤专一就像呼唤一些慢慢遗失的价值观一样。因为缺乏才呼唤,才被大加赞扬。殊不知这些本是一个自然的常理。反常取代了正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吧!
记得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唯一的爱,能做到吗?》在文中我分析了一下现实,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能做到,且我相信。
要问现在,我的答案也是一样,或许这是对情感的一种憧憬、一种信仰,一种执念,与现实无关。
每次和朋友谈起,他们都让我现实一点,可能我真的不现实。但我想不管以后遇到什么人,什么情况,首先你对情感的态度一定得是真诚且有信仰的,如果一开始就不真诚以后该如何真诚。
而且在感情里投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这就像酿酒,日积月累,慢慢等待,我们都希望最后的最后酿出是一杯记载着独家记忆的绝世醇香的美酒。奈何现实是最后酿出的往往不是美酒而是一杯要人命的毒药。
无数冰冷的现实让我们从愿与一人相守一生的期望变成能在遇到的缘分里有一个短暂美好的存在就可以了的期望。
这种转变虽然洒脱、现实、自由却让人有点伤感。
渐渐地,我们变得不敢爱、不敢付出真心、不敢交出自己。每个人都裹上了厚重硬坚的外壳,本该是开出灿烂花朵的我们,却变成一个个没有了根的骨朵。
现实很冷,但心尽量热着。
我很喜欢反复刷一些好的剧和电影,我觉得反复看比多看更有收获。重刷这些经典,有时会加深我的某些价值观,有时会开启我对某些东西的新思考。可能是一直不断地重复才让我对一些东西还保有信念。
就像肌肉记忆,不断地练习总会形成你的规律和记忆。
所以我可能看似风风火火、做事干脆,其实是个很“慢”,内里怀旧且有执念的人。但这种怀旧不是混沌,不是不清醒。
执着是好事,但不清醒就伤人伤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