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谢泽导演,黄轩,王一博,宋茜,宋轶主演的动作悬疑古装剧《风起洛阳》开播了,热度和成绩都相当的不错。由于都是马伯庸的原著故事,同时又是唐朝大都市的危机剧情,观众难免会和《长安十二时辰》比较,此处就不再赘述了。
《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古装剧还是非常特殊的,每当谈到这部剧观众还是有比较大的争议。夸奖它的就是它是国产古装剧的“天花板”,而贬低它的观众认为它制作水平没得说,但是中后期故事剧情“注水”太多。
这两个观点本质上都没有什么错,这是这部剧自身的问题引出来的观点分歧。
如果要问我个人观点的话:《长安十二时辰》确实是国产古装剧的天花板(制作水平),它真正的问题却不是“注水”,而是导演团队野心太大能力不足导致的电视剧质量问题,这个广泛出现在这几年的国产剧中,古装大剧还特别的多。
国产剧“注水”频繁,但《长安十二时辰》不是注水
国产剧最常见的“注水”模式是因为国产剧是以集数卖钱的,前几年的剧投资越高,集数越多,而集数长的剧本很难把控。再加上投资高就有很多资本介入。平台方的、广告方的、大明星的等等,最终导致的常见问题就是:
各种各样出戏的广告植入,资本方的某些明星刻意加戏。以及我认为最重要的电视剧集数太长,但是剧本却不好,于是大量拖沓的剪辑,频繁的回忆镜头,以及和主线完全无关的角色情节篇幅过长,用来拖延戏份这种问题。
这些电视剧“注水”的情节通常都是非常敷衍的,观众一看就没有认真写。
但是《长安十二时辰》和《天盛长歌》《鹤唳华亭》《清平乐》《乔家的儿女》等等,这些剧我们仔细回忆一下,是否问题都和上面列举的问题无关,这绝不是刻意的“注水”,相反导演拍得的认真。
它们和其它古装大剧像《大秦赋》《燕云台》《上阳赋》《大宋宫词》《斛珠夫人》等相比,我认为在创作上面远没有像这些剧刻意的迎合市场,就是创作上的那种“迎合”,其它剧的问题这里就不详细展开讲了。
《长安十二时辰》是国产古装剧的“天花板”?它配吗
《长安十二时辰》的导演叫曹盾,我是从《海上牧云记》就关注到的。这个导演的问题和《清平乐》《乔家的儿女》导演张开宙非常相似。摄影和制作细节的能力是国产剧顶尖水平,但是整体把控的能力和张开宙差不多。
我个人一直觉得中国影视剧大导演,在那些学习欧美影视工业的导演当中;电影导演首推香港导演林超贤,电视剧导演就首推曹盾了。
他们和张艺谋等大导演相比,电影语言上还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但他们是唯一学习欧美影视工业后融会贯通,水平已经不输欧美影视剧的导演。他们的影视剧这个制作水平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你就是拿出去打也不会输多少。
《长安十二时辰》的制作水平有多高?对于国产剧的影视工业有多大的突破?2019年到现在已经3年过去了。它仍然是国产古装剧、甚至国产剧制作的天花板,真真正正媲美顶级英美剧的制作水平。
我认为光是在影视城搭景而不是取景,地面是泥土,污水横流,干净和脏脏的偏写实的审美,而不是明晃晃的水泥地板,现代建筑和磨皮滤镜。这一点就已经超越了市场上几乎所有古装剧,包括正午阳光。
其它像真正请团队做的真实的铠甲,搭配武器和兵种的动作设计。
另外美术、构图、服化道、配乐和无数唐朝文化细节的挖掘,还原和处理方式,虽然还有些不足,但是无一都是国产剧的新高。
最后,关于《长安十二时辰》的制作我个人有两个遗憾。
一是建筑等算还原但还是小家子气,历史上朱雀大街宽一百五十米,不是电视剧那窄窄的街道能比的,而且因为没有戏份没有出现“大明宫”。
二是单打独斗,单人打小部队,小部队相互作战都不输英美剧了。但没有出现《权游》“私生子之战”那种大规模古代战争场景。
我们以前的历史剧中有些不少,但在新时代来看有些落后了。这些年也没有用新时代特效技术拍好古代战争大场面的古装影视剧,这点甚至不如韩国的古装影视剧。
我个人一直希望曹盾能接一部古装历史大剧,追求一下古代战争大场面,当然同时得规避他下面这个问题。
一边被骂注水,一边是古装天花板,《长安十二时辰》该正名了
曹盾是学习英美剧影视工业模式的,但是他的问题一直都很明显。那就是影视工业水平学到位了,但是剧本打磨,节奏把控和叙事问题一直没有学到位。优点和缺点结合在一起,导致他拍的电视剧效果难以形容。
这个问题在《九州海上牧云记》里达到巅峰,今何在的原著就是个大纲,电视剧就填充了大量的剧情,曹盾想学西方奇幻史诗,又得结合国产剧市场的观众需求,这部剧叙事有四五条。周一围草原线,黄轩宫廷线,窦骁江湖线,皇帝皇后的宫斗线等等。
这个再夹杂着曹盾那充溢到满出来的制作细节、什么航拍、空境、打斗、礼仪等等等等,导致这部剧:单独每一段剧情有神来之笔的感觉,他们拍得也非常认真,但整部剧的剧情实在无法形容,典型的有佳句无佳章。
比如中后期黄轩的牧云笙大婚,喝醉了朝堂怒斥皇家的戏份。
这段戏单看是拍得很好的,但前期却铺垫了好几集,每个重要角色都要拍了一遍,角色的心理转变和选择拍得非常的细腻。结果爆发却太短只有不到十分钟,这些再结合空镜、礼仪、特效等等。
你说是注水吗?肯定不是啊,你看这个导演拍得多认真啊,但观众的观剧体验就是无法形容的感觉。
《长安十二时辰》的问题是一脉相承的,但因为马伯庸的原著小说结构完整得多,加上曹盾应该也是吸取了经验。《长安十二时辰》的问题和《海上牧云牧云记》相比大概减了一半,那部剧是四五条线和制作细节在拉扯,这部剧就是两条叙事线和细节拉扯。
《长安十二时辰》如果从叙事结构上分析,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前24集的反恐线,节奏紧凑,群戏出色,制作细节更是拉满了,原著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如果24集后遵循原著,把朝堂权谋当成点一下的暗线(就是不着重的描述),之前国产同类悬疑剧也是这样拍的,像《少年包青天》《大宋提刑官》《神探狄仁杰》。
我们仔细回忆一下,虽然这些剧也出现了皇帝,幕后势力,但是重头戏也只有《大宋提刑官》最后斗刁光斗那场戏。《神探狄仁杰》朝堂势力角力,很多时候甚至只是出现在狄仁杰,武则天谈话和心照不宣的眼神中。
人家主线还是主角破案,各种悬疑感和反派斗智斗勇处理上面。
《长安十二时辰》如果那样拍,那么它就是唐朝版《反恐24小时》,或者新时代的《神探狄仁杰》《大宋提刑官》,结果它没有。
二是24集的朝堂线,导演居然从古代反恐剧转化到朝堂权谋剧,这个导演团队非常有野心,他们想讨论盛唐危机,想讨论盛唐倒塌的哲学思辨,拍得也非常认真,如果没前24集只是暗线,就是悬疑动作不表现出来。
那么它就是大唐版的《纸牌屋》或者《人民的名义》。
但是它偏偏没有这样拍啊,后24集的叙事急速转化朝堂权谋,导致前后的叙事本来就非常割裂,加上24小时的时间限制,充裕到几乎溢出来的制作细节,还有导演想要全景式的展现大唐的一天。
那些只要出现的有名有姓的配角都着重刻画了一下,前期黑人老大旁边的侍女,靖安司被杀普通外国官员在大唐的生活理想等等。它想表达盛唐有多么的繁华,到底为何这么繁华?盛唐为何会发生危机,为何后来会发生“安史之乱”等等。
这些东西和主线都是息息相关的,并没有半点的刻意敷衍,单看某一段戏仍有佳句之感慨。
不过,它前后24集两条叙事线索的割裂,再和充溢的制作细节,无数群戏的刻画,最后匆匆选择的大反派的结合,最终就导致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长安十二时辰》不是孤例?“伪高级级”越来越多了
现在学习英美日韩剧拍法的国产剧真的越来越多,属于新时代国产剧的转型过程吧。
比如《长安十二时辰》第一集是采用英美剧的拍摄方式,角色出场,再通过角色介绍和回忆,引出这场大唐危机的开始,叙事上就有常规叙事和回忆,这个逼格是到了,但因为李泌对于大量唐朝官职的介绍,再加上回忆和多角色的登场。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应该还会记得一件事,那就是《长安十二时辰》刚开播的时候,前期很多观众在吐槽看不懂、什么剧情难以理解之类的问题。
最近,杨紫的《女心理师》开播前两集相同的拍法,同样遭遇到了这个问题,国内的观众还是比较习惯直白的叙事,然后立刻上演强烈的戏剧冲突,最后主线非常明确的处理方法,这也是同类国产剧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
网友还发明了一个“伪高级级”剧来形容这些国产剧,这个有机会再定稿子分析吧。
最后,大家是怎么看待《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古装剧呢?欢迎大家关注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