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走进百亩麦田,穿过328米长15米高的夯土大墙,进入一个艺术迷宫,穿梭在21个剧场中,就像走进一个巨大的盲盒,经历不同时代的不同故事,这就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5月13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揭开面纱。作为首批观众,大河网记者走进这座艺术迷宫,在充满怀旧色彩的“红庙学校”教室里,采访了总构想、总导演、总编剧王潮歌,一起来看看她的艺术宫殿。
为什么王潮歌评价自己“有刚朗般的神经”?
王潮歌是一个有气场、激情澎湃的工作狂人。
从2015年接到邀请到2021年“梦想照进现实”,6年里,王潮歌一想到戏剧幻城便意气风发。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最原始的动力就是创新出奇,但这很难!
“太难了!我希望能做到一点点的匪夷所思,就要称赞自己太棒了。6年来,我要无数次转换角度,知道你是谁?你怎么想?把你们心里的想法表现出来。”讲台上的王潮歌一头黑色卷发,白衬衣,目光有神,言语充满激情。
回忆起只有河南的建设过程,王潮歌首先合作的不是艺术家、设计师,而是建筑师,逼迫自己看懂施工图,了解教室在哪?黑板在哪?讲台多高?这个工作量远远超越了王潮歌的知识区和舒适区。
“灵感每时每刻都在枯竭,不是失眠是惊悚,害怕第二天起来不知道和大家说做什么。只有一遍遍试错,好在这个痛苦终于熬过去了。我现在特别有信心,相信只要你进来,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王潮歌畅谈创作艰辛时说,“你愿意推开一扇门,期待一个演出吗?你在行进中有收获吗?”
戏剧幻城是什么?
祖国日益昌盛,文旅发展越来越快,文化小镇主题公园遍布大江南北,每年大量文艺作品产生,只有河南有何与众不同、配得上戏剧幻城的称谓?
最初,王潮歌对胡葆森说:“幻城是从只有河南来的,用一两个剧场来说河南明显是不够的,必须形成阵列甚至是一座城,我希望大家滞留的不是一天、两天,而且三天。”
首场大戏就是入口处的百亩麦田。
戏剧是无处不在的,当你经过百亩麦田,经过328米的夯土城墙,你就走进了一段岁月,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个生命。
“这里是第一场戏第一个演员,是序幕,也是尾声。我们从广袤无垠的大地走来,看到麦浪滚滚,看到郁郁葱葱,心中一颤,然后在每个人心里播种,生长,收割,酿成酒,喝下去。”王潮歌希望大家用一整天的时间走进,看戏,回望,然后意犹未尽。
328米长15米高的城墙是商城遗址有感?
王潮歌直言,这个数字没有确切寓意,只是因为体量设计需要这个数字,这里没有埋伏和谐音梗,并非属于哪个朝代哪个精神,就是心中的一堵意念之墙。
第二场戏是幻城的不同路径不同场景,56个空间,每个空间4道门,21个剧场埋伏其中,各有不同,将几百亩地棋盘化、方格化。
王潮歌非常擅长利用偏爱的主题做剧场的打法,但是她希望在这个剧场里做到:深者看深,浅者看浅,看到的是平静的戏剧,并非技术堆砌。
一个项目?一个乌托邦?
“难道它不能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吗?我希望它是创新,是数个剧场的黏合,让人迷失其中。”王潮歌说自己的概念。
她认为,所有的技术都是为艺术主题服务的,否则它就不配存在,没有生存的理由。
“我不喜欢无所不用其极的炫技术,用故事把技术串联起来,而是在表现故事的过程中,需要技术的时候,它出现一下即可。”
王潮歌说她心怀敬畏,一是对在地文化的敬畏,二是对观众、对市场的敬畏,三是对于艺术的敬畏。
她一直强调,只有河南并不仅是为了河南,而是为了全国。
文明是什么?诗词歌赋?甲骨文?二里头?是又不是。
“我不敢说只有河南表现出了黄河文明的特质,看了只有河南就完全了解河南,我只希望保持着用艺术视觉让河南人、让从外乡来河南的人、在外国的华人,愿意来这里了解河南,愿意翻翻书了解中原就行。”王潮歌说。
“河南人的心胸有多宽阔,文化就有多包容。文化最重要的是肥沃松弛的土壤,而不是非此即彼。”对于河南文化产品的频频出圈,王潮歌评价“早该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