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无意中在热搜看到两个话题:
“孩子可以输在起跑线上吗?”
“平衡家庭和事业有多难?”
点进去发现原来都是在说同一部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大致了解了一下发现原来是一部说上海幼升小的家庭电视剧。
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因为我家小妞也是今年幼升小嘛,于是在小妞每天睡着后就开始追剧。
幼升小,可以说是几乎完全由父母能力决定的一次群体划分,整部剧以一纸学区房划片规定更改的通知开篇,一下炸开了观众的心。
接踵而至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育儿焦虑,学区房、幼小衔接、鸡娃、二胎、全职妈妈、职场性别歧视。
剧情过于真实,四组不同阶级,不同教育方式的家庭给我们展现了一线城市真实又疯狂的育儿氛围和内卷越来越严重的教育现状,让人唏嘘不已但又充满共鸣,这部剧着实扎中了很多父母的心。
这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4个牛娃前途各异,4组家庭终懂育儿经:
职业女强人妈妈+佛系乐观派爸爸的中产家庭
苏醒和老公都是学霸高知,苏醒还是公司的金牌设计师,各种国际大奖拿到手软,在职场上妥妥的女强人,他们夫妻俩工作比较忙,一般孩子都是交给保姆照顾的,所以一开始在教育孩子方面以放养为主。
直到幼儿园的一次开放日,别人家的孩子要么表演法语朗诵、英语儿歌、钢琴、舞蹈,要么表演45秒搞定三阶魔方,再不济也会朗诵一首唐诗,自己的儿子奚望却在台上表演前滚翻,引得台下一片爆笑,这彻底打击到了苏醒,于是一直佛系育儿的她坐不住了,开启了疯狂鸡娃模式。。。
全职全能妈妈+直男癌强势爸爸的精英家庭
这是一个表面上看起来让无数人羡慕的家庭,住着大别墅衣食无忧,林芸芸的老公负责赚钱养家,林芸芸自己负责貌美如花,女儿新月更是妥妥的小公主,课外学习了各种兴趣班,多才多艺、光鲜优雅,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其实林芸芸更像是这个家里的保姆,虽然不用上班,但是每天都要买菜烧饭,收拾打扫,帮女儿辅导功课,奔波于带女儿学习英语、法语、钢琴、芭蕾、骑马等的路上。
还要亲自服侍老公穿袜子、穿衣服、端茶倒水的伺候,稍有不合老公心意就会遭到严厉的训斥。还有老公简直就是诈尸式育儿,把全部育儿责任推在了她身上,女儿只要没考到第一或是作业有错误就对林芸芸一顿呵斥,指责她没有教育好女儿,活的好卑微。
万事通妈妈+美妆博主小爸爸的重组二胎家庭
何景华就是我们身边都会有的那种什么信息八卦都知道的万事通妈妈,她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跟前夫育有一个在高考复读的女儿,后来又找了一位做在家做美妆直播的比她小的老公,生了一个儿子。
估计是由于重组家庭的缘故,夫妻俩跟孩子们的关系都不算特别融洽,女儿非常叛逆,儿子相当调皮,在外八面玲珑的何景华在面对自己的儿女时总是束手无策,加上姐弟恋带来的育儿观念差距和外公外婆隔代宠的冲突是这个家庭面临的最大问题。
外来务工妈妈+赌徒渣男爸爸的普通家庭
沈晓燕是一位从外地来上海打拼的务工人员,白天在超市打工,下班后还兼职送外卖,嫁给了上海土著,可惜是个嗜赌成性,毫无家庭责任感的无赖混混,虽然已经和老公离婚,但由于没有地方可以住,她依旧寄居在前夫的房子里,还每个月给前夫交房租。
沈晓燕没钱也没有社会地位,因此她对孩子的教育是有心无力,但庆幸的是儿子李非凡懂事好学,一直是幼儿园里老师和家长公认的小神童,但乖巧懂事的也让人心疼。
有一次在商场里看到机器人课非常喜欢,但当听到价格后立刻跟妈妈说太贵了我不上了。
四个家庭虽然各有不同,但是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教育焦虑,这部电视剧可以让我们看到家长的焦虑和疲倦,以及这种状态对家长和孩子的双重消耗,在看剧的时候很容易就对号入座,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都说现在的教育内卷已经提前到幼儿园了,家长们都在赛跑,拉着、拽着孩子拼命地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究竟哪条才是真正的起跑线呢?
就像剧中的苏醒,开始是很佛系的,后来受到了儿子的同学们各个“身怀绝技”的冲击,也就是内心进行了攀比。
之后开始非常鸡血,买了一箱学习教材,每天给儿子安排了各种作业,托关系给儿子报上了非常有名的幼升小机构,只要一有空不是让儿子背公式就是做习题,连儿子想养只小狗都觉得会影响学习。
本以为鸡一鸡儿子就可以赶上同学,变的优秀,谁知道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把儿子逼出了抽动症,看着儿子无法控制的不停眨眼、耸肩,说话结巴的样子,苏醒悔不当初。
我自己现在也会反思自己,有时候很多问题真的不是孩子自身的问题,而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心态的问题。
别人家的孩子成了我们的焦虑源头,我们的盲目攀比更加是把这种焦虑放大了。
人人都有攀比的心理,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要时刻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孩子的发育状态、性格、各方面的发展速度都是不一样的,是有个体差异的。
而我们每个家庭的综合情况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千万不能盲目攀比。
我们可以跟孩子自己对比,而不要总拿孩子跟别人进行比较,只要孩子比以前做的优秀了就是进步,适当拍拍彩虹屁的效果真的是事半功倍呀!
不信大家可以试试。
父母越焦虑,越着急,孩子反而越容易出现问题,教育成效也会越低。教育专家俞敏洪说过“孩子的成长过程像一棵树,浇了大量化肥可能会迅速成长,但到后期会衍生病态。”
曾经看过一个清华大学刘瑜副教授的演讲《不确定的时代,教育的价值》,她以一名家长的视角,谈论了如今中国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和成功焦虑,她还自己调侃道,尽管我们全家都是清北藤校,但是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的成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要接受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人这个事实。
很多人因为恐惧失败,便随波逐流地扎入“踩踏式的恶性竞争”之中,只因为大家都这么做我必须也这么做,在恶性竞争里成长的孩子很容易长成一个“空心人”,虽然习得了十八般武艺,但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什么。
如何摆脱迷茫和焦虑,我们可以试着从“坚定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开始。
以此为起点,去看看孩子到底喜欢什么,多去尝试,放下“更高、更快、更多”的竞赛执念,找到适合孩子的位置,便是自由。
这个自由既是孩子的自由又是属于家长的自由。
说白了还是说我们家长的心态问题,我们鸡娃不是要鸡孩子的分数,而是要鸡他们对这门学科的热爱。
这个演讲挺值得我们家长学习的,网上有相关视频,有兴趣的亲可以找来看看。
另外这部剧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家庭工作的平衡,这也是如今社会几乎所有妈妈面对的困境。
剧中分别以苏醒和林芸芸作为职场妈妈和全职妈妈的代表:
一个一边带娃一边上班,两边都力不从心,还因此受到客户的偏见;
一个在家尽心尽力打理家庭、教育孩子却不被老公尊重,还被职场妈妈笑话每天都无所事事,两个人都非常不容易。
无论是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没有谁对谁错,也没有哪种选择是完美的,但我们不得不根据自己的生活来做出选择,她们都值得被关注,都值得被尊重。
妈妈们,不要被社会的定义所左右,无论是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我们不需要他人的肯定。
终其一生,我们是与自己相处,我们只要在自己的选择中找到快乐、成就感和不断向上的力量就可以了!
所以说,不管选择成为哪种妈妈,都面临得与失的问题,仿佛是只要做了妈妈就注定艰辛,那么问题来了,爸爸都去哪儿了?
正如剧中的四位爸爸一样,要么是甩手掌柜,要么是宠娃狂魔,要么就是不着调的快乐万岁,好不容易最后一位是管孩子学习的但是让人窒息的莫名虎爸,这些爸爸们的设定也是过于真实了。
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曾做过一个对40岁以下父亲的小调查,你会照顾自己的孩子吗?你会辅导孩子功课吗?
调查结果显示:70%的父亲表示很少或从不照顾孩子的生活,47%的父亲表示很少或从不辅导孩子的功课。
爸爸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的角色缺失,已经成为如今社会大部分家庭所面临的问题,本应两个人一起承担的责任一下子全部落在了妈妈身上。
并且社会普遍存在对性别的偏袒,认为男人只需要工作,而女人需要工作、带娃、洗衣做饭等等,所以我甚至认为那些赞美妈妈是超人的话就是道德绑架,为什么妈妈一定要是超人?妈妈也是人,妈妈也需要休息。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过,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爸爸的影响力构成了孩子性格的良好发展,可以减少孩子好斗与暴力倾向,可以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力和判断力。
所以,爸爸们加油啦!当然妈妈也要学会放手,不要什么都亲力亲为,适当放手把孩子交给爸爸试试看,也许就会有惊喜哦。
自从我当了妈妈以后,这些年的陪伴中我觉得我自己的很多想法也发生了改变。
孩子让我有烦恼,也有牵挂,有欢喜,也有惊讶。
她让我再经历了一次不一样的童年体验,让我理解了父母当年的心境,让我变得勇敢坚强,也让我看清自己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我们养育了孩子,孩子也陪伴了我们,我们和孩子滋养了彼此的同时也成就了彼此。为什么我们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接受孩子的平庸和我们生活的平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