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在香港的一个拍卖会上,徐悲鸿的一副信札被卖到了89万,而这幅信札尺幅只有 31x105厘米,总共只有2000来字,真是字字万金。
很多人奇怪了,只听说徐悲鸿的画值钱,没想到他的一副信札也这么值钱。事实上,这幅信札之所以值钱,是因为这是他写给孙多慈的,而孙多慈没有收到的一封信。
据说,这封信代表了徐悲鸿对孙多慈的万千情感,如果当时被孙多慈收到,或许后来的徐夫人就不会是廖静文,只可惜造化弄人。
徐悲鸿的一生有三个女人,蒋碧微、廖静文和孙多慈,前两个女人都曾出书写他,唯有孙多慈从未说过什么。
可是,当很多人了解了孙多慈的一生后才发现,孙多慈是真正和徐悲鸿最般配的人,也是最懂徐悲鸿的人,因为他们都深爱艺术。
1913年,孙多慈出生在安徽一个幸福的家庭。祖父是清末重臣,父亲孙传瑗曾参加晚清革命,到她出生时,还在安微政界任职。
她小时候名叫孙韵君,很小就喜欢画画,但是父亲觉得画画前途不是很好,学文在当时更好谋生,于是让她把画画当成业余,另请了先生教他写文章。
因为父亲的刻意栽培,孙多慈小时候不仅会画画,而且还有很深的文字功底,但是在文学和艺术之间,孙多慈还是更爱画画。
孙传瑗本来有四个子女,可惜大儿子和小儿子得病死了,二儿子很小就得了自闭症,而孙多慈不仅天赋极高,还非常乖巧听话,孙传瑗便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
小时候,孙多慈一直被父亲捧在手心上,以至于后来的她有了深深的恋父情结,导致他后来的情感都跟父亲年龄相仿的人联系在一起。
那时,安徽的省城是安庆,孙多慈的童年有很多关于安庆的记忆。小小的她,经常背着画架在街头写生,一度成为安庆街头人人瞩目的美少女。
孙多慈小时候画画并不仅限于临摹,而是经常对着实物写生。有一次,孙多慈画了院子里的大公鸡,孙传瑗看后特别惊讶,他不相信不到7岁的孙多慈能画得这么好。
孙多慈的母亲汤毅英也曾受过很好的教育,中年仍然在中学任教。每次看到孙多慈画画,就感觉特别幸福。
看到孙多慈对作画兴趣这么高,父母再为她请了私人教师,也就是北平美术专科学校的教授萧谦中,虽然萧谦中当时在画坛很有名气,孙多慈却认为对方的水墨画太乱。
为此,父亲特意把她叫到一边,跟她讲诗词文史与绘画的关系,叮嘱她不懂不要随便评判人,父亲的这番教诲,对孙多慈后来的影响很大。
不过,孙传瑗为女儿请艺术老师,内心里依然不希望女儿成为画家,因为他觉得女画家成名 得太少,成为一个作家的前途会更大,所以一直没有放弃对她这方面的培养。
孙多慈在六邑中学读初中时,是学校闻名的校花,人长得美,文写得美,而且还很博学,连学校的校长程小苏都说,她是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
15岁,她考上了安庆女中,也就是当时的省立一中,父亲一再跟她坚持,画家只能作为兴趣,作家才有前途,她一脸不屑之色,不就是写几篇文章吗,这有什么难的。
于是,她作画之余,便把自己的很多感想写成文字,投给安庆的几家报馆,居然真的发表了两篇。父亲知道后,便笑她脚踩两只船,到底做作家还是画家,自己都不清楚。
高中时,孙多慈的绘画功底技巧更加娴熟,他的图画教师胡衡一让他们画桌上的苹果,她觉得那太小儿科了,于是在下面偷偷给老师画像。
这个老师也不点穿,悄悄走到她后面,“呵呵”一笑,她顿时慌了,好在老师并未批判她,反而夸她画得很好。
那时孙多慈,经常上身穿白色大袖衫,下套蓝色短裙,留着齐耳短发,就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典型民国美女,走在街上,回头率非常高。
总之,16岁以前,孙多慈只有快乐,只可惜,这些美好的岁月随着高中毕业就结束了。
1929年,孙多慈马上面临高中毕业,正是为理想奋力拼搏的时候,不想家里却发生了变故。
那年初秋,父亲比往常忙了很多,很少待在家里。有一天中午,孙多慈跟父亲说晚上要跟闺蜜李家应去看电影。
父亲没说什么,只是温和地叮嘱她早点回家。电影看完后,孙多慈的心头浮现一丝不详的预感,急忙往家里赶。
还没到家,就看见家门口围满了人,看见她回来,急忙告诉她,父亲被南京方面的人带走了。原来,她父亲因为政治上的牵连,被蒋介石抓走了。
孙多慈迟疑了下,平静地走进家门,她心里很清楚,作为家中长女,她以后就要挑起家庭的大梁了。她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抱了抱母亲。
母亲忍住眼泪,哽咽着跟她说:“你爸爸走时只有一个交代,让你不要荒废学业。”孙多慈安静地点了点头。
那一刻,十六岁的她感觉自己瞬间长大了。
第二年,孙多慈才打听到父亲的下落,一家人去南京老虎监狱探望父亲。
孙多慈原以为,父亲被关在监狱里关押了三个月,一定很潦倒。但等她见到父亲时,却发现父亲人瘦了一大圈,精气神依然不错,还高兴地说,自己狱友是著名的军界奇人蒋百里。
在狱中,父亲依然操心她的学业,让她报考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她点头答应了,心中却七上八下,因为家中变故,她已经把功课落下了。
从监狱出来后,她碰巧看到中央美术会画展开幕了,无意进去看了下,一下被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吸引住了。
从小她就知道“田横五百士”的故事,但没有什么大的感受,现在站在这幅巨画面前,她被深深震撼了。
她第一次知道,艺术竟有如此大的冲击力。
晚上,她在报纸上读到了关于徐悲鸿的文章,心中顿时对徐悲鸿充满了敬畏。当时的她没想到,自己后半生的命运会跟这个大师联系在一起。
过了几个月,父亲终于出狱,可惜她也落榜了。孙多慈于是跟父亲商量,先去中央大学艺术专修科旁听西画,过一年再考国立中央大学。
就这样,孙多慈成了徐悲鸿的旁听生。
初次见面,徐悲鸿听说她是没考取文学系来学艺术,说她把艺术专修科当成了其他系的残汤剩饭。
孙多慈脸涨得通红,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徐悲鸿顿时解围说,这只是个玩笑话。这便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
徐悲鸿最初没把她放在眼里。直到有一次,她带着学生去乡下写生,看到孙多慈穿着高跟鞋走路很慢,一直落在后面。
便特意等她,然后关心她脚痛不痛,孙多慈一直不敢正视徐悲鸿。现在听到先生关心自己,轻声说了声“谢谢”,抬头看了徐悲鸿一眼。
四目相对时,徐悲鸿突然一阵心动,他感觉这个女孩子的眼中有无尽的忧郁,顿生怜香惜玉之情。孙多慈也被徐悲鸿的眼光震慑住了,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一不小心脚下踏空了。
徐悲鸿急忙伸手扶住她。当他的手触碰到孙多慈的身体时,一种别样的感觉油然而生,自那以后,徐悲鸿对这个女生多了一份关注。
这份关注,让他看到了孙多慈身上的才华,自此经常在课堂上指点她。每次上课,第一件事就是看她在不在,讲课的时候,也会有意无意地望向她。
那时候,徐悲鸿和蒋碧微的婚姻生活已经出现了裂痕,徐悲鸿爱艺术,不喜欢交际,更不喜欢奢华的生活,而蒋碧微正好相反,极其向往富家太太的奢华生活。
这样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自然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吵架、冷战都是经常的事情,幸好当时有两个孩子,徐悲鸿也很忙,所以二人的夫妻关系还是存在的。
可是,当孙多慈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了。刚好那段时间,蒋碧薇回了娘家,徐悲鸿便邀请孙多慈到自己的画室做模特。
最初,孙多慈对徐悲鸿也很拒绝,但是跟徐悲鸿接触多了,她在徐悲鸿身上看到了父亲的影子,儿时的恋父情结让她深深爱上了自己的老师。
正好那时,孙多慈的父亲和弟弟又失踪了一段时间,她的心里顿时有了巨大的压力。
一天晚上,徐悲鸿画画累了,就带着孙多慈一起出去散步。在台城的街头,月光如水,孙多慈忍不住说出了内心的伤痛,徐悲鸿也忍不住拥抱了她,二人的初吻在那一刻产生。
徐悲鸿把那一夜的浪漫,用一副《台城月夜》记录了下来,无论是谁,一看这幅画就知道他们的感情,孙多慈的心彻底沦陷。
那一层窗户纸终于被捅破,但徐悲鸿不愿意伤害孩子,她选择了跟蒋碧微坦白,一方面希望蒋碧薇微原谅自己,另一方面希望用自己的能力,让孙多慈学有所成。
但是,蒋碧微不能容忍孙多慈的存在,她收走了那副《台城月夜》,直接到学校羞辱孙多慈,并且直接写信给孙多慈的父亲告状。
父亲强烈反对孙多慈与徐悲鸿的婚事,带着孙多慈回了安庆。就这样,孙多慈在徐悲鸿的帮助下出了第一本素描集后,回安庆做了一名图画老师,二人相约暂时不通信。
孙多慈走后,徐悲鸿跟蒋碧微的关系也彻底破裂,徐悲鸿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心里更加思念孙多慈,但有约在先,他只能忍耐。
可孙多慈最终忍不住,她想不写信并不代表不能寄东西,于是给徐悲鸿寄了两颗红豆一张白纸。
收到孙多慈的红豆,徐悲鸿立刻赶到安庆,此刻孙多慈的父亲刚好没有工作,于是希望徐悲鸿用关系帮忙找份工作。
可是徐悲鸿一个艺术家,又时值战乱,办这事难度自然很大,最终孙多慈的父亲彻底失望了。
徐悲鸿为了让孙多慈的父亲同意,直接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启事,宣布与蒋碧微断绝同居关系,这一则启事,让徐蒋二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蒋碧微投入了张道潘的怀抱。
但更令人痛心的是,这则启事也让孙多慈的父亲更加反感徐悲鸿。
原本徐悲鸿找人替自己去孙家提亲,可孙多慈的父亲却说出了五大反对理由:
一,这则启事是徐悲鸿单方面的声明;
二,徐悲鸿登启事是给自己看的,这种做法就是把婚姻当儿戏;
三,徐可以如此对蒋,将来也有可能如此对自己女儿;
四,徐悲鸿跟自己年龄相反,他内心有些不接受;
五,当时正值战乱,徐悲鸿作为公众人物,不为国效力,却为儿女私情四处奔走,人品有待考究。
这五个理由,直接否定了徐孙二人的感情,孙多慈一向孝顺,最终顺从了父亲。过后,她也尝试过跟其他人恋爱,但心里始终放不下徐悲鸿,只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艺术上。
那时候,有人给孙多慈介绍了许绍棣,作为当时的文化部长,许绍棣很快就给孙父安排了工作。
同时,孙多慈也很欣赏许绍棣为抗战做出的诸多努力,虽然内心没有同意,但是对他的印象始终很好,只是孙多慈始终希望自己未来的夫君跟自己志趣相投。
有段时间,孙多慈跟画家柴时道走得很近。遗憾的是,孙多慈自小有恋父情结,不能接受比自己小五岁的男人,加上内心始终没有放下徐悲鸿,二人最终还是做了朋友。
孙多慈就这么蹉跎到了三十岁。有一天晚上,她跟三个闺蜜在一起喝茶,有人过来敲门,他打开一看,一个持枪的士兵跟他说,自己的长官请她过去谈话。
孙多慈去了之后,才知道这位军官就是许绍棣。但是,许绍棣就想向她求婚,但交谈了三小时后,孙多慈还是拒绝了。
但这次求婚,还是让孙多慈内心充满了甜蜜,也是这个戏剧化的插曲,让孙多慈下定决心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终于在1940年,孙多慈与追求自己四年之久的许绍棣组建了家庭,婚后有了两个孩子。
只是婚后孙多慈才知道,许绍棣不仅没有学问,还十分好色,两人根本没有共同语言。
1944年,孙多慈给徐悲鸿写信,说出了自己的后悔,再次表达了对徐的思念之情。
可惜,当时正是战乱时代,徐悲鸿很久才收到信。他第一时间写了回信,但是因为战乱,这封信没有转到孙多慈手上,这封信就是文章开头的那封拍卖89万的信。
1945年,徐悲鸿与廖静文结婚,孙多慈从报上得到消息后,内心泛起了一丝醋意,自此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艺术上。只是随着在她在艺术上的成就,她对徐悲鸿的思念也越来越深。
1948年春天,孙多慈应友人之邀去弧山游玩,大家硬拉着她作画,她提笔作了一副名为《梅花》的画,画的右上方题了8个字,“总是无言,自甘寂寞”。
不巧的是,这幅画后来传到了徐悲鸿手中,他立刻提笔在梅花枝头画了一只喜鹊,并补了四个字“悲鸿补鹊”,画中的喜鹊回首翘望,欲说还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的后悔之意。
可惜,那时的二人,不仅已有家室,还有了孩子,无论多少悔恨,都不可能回到从前。
1949年,孙多慈随丈夫去了台湾,此后,她在丈夫的支持下,在台湾、香港举办了多次画展,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画家。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去世,当时远在美国的孙多慈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晕倒,醒来之后,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为徐悲鸿戴孝三年,许绍棣默许了。
1970年,孙多慈得了乳腺癌,丈夫和儿子急忙把她送到美国治疗。临终之际,闺蜜吴健雄正好在身边,见她眼中有泪,于是问她想说什么。
孙多慈当时已经不能言语,只是用手指在吴的手中奋力划着,吴健雄会意,在她的手中写下“慈悲”二字,然后一语双关地说,我们都了解你,你一生都是慈悲为怀。
慈悲二字,正是徐悲鸿和孙多慈的自称。孙多慈听完,笑着闭上了双眼。
她去世后,吴健雄打开孙多慈的随身钱包,里面还放着徐悲鸿写给她的一封,大家看了都不愿提及,因为这是孙多慈守了一生的秘密。
据说,孙多慈在结婚前,曾经把她跟徐悲鸿的一大包信件交给妈妈保管,可惜在动乱年代中被全部烧毁,这成了她母亲一生的遗憾。
虽然没人看到那一包信件,但是后人从徐悲鸿为孙多慈的画中,以及孙多慈后来的画作中,都看到了二人的深情。
徐悲鸿的两位夫人,都曾出书写徐悲鸿,蒋碧微的版本把孙多慈写成了小三,廖静文却用寥寥几笔将她一笔带过。
唯独孙多慈没有谈任何言语,可是,看过她的画的人都说,她是最得徐悲鸿真传的弟子,她对徐悲鸿的一切感情都在她的画中。
—END—
作者|妙是
编辑|沐阳
排版|李一可
往期推荐:
张煜被北医开除,他是揭露医疗黑幕的英雄,还是为博出位的小人
2018年,一位85岁老奶奶捐款1000万,惊动警方,她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