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看见心理”
ID:kanjianxinli1
最近一个朋友跟我聊起她对婚姻的困惑:“我们父母以前婚姻天经地义,好像是人生历程中自然而然的安排,可到我们这里怎么就变成了一个难题呢?”
是啊,要不要结婚?和什么样的人结婚?什么时候结婚?每一步都是天问。
过去,婚姻是笔理性的生意:你家有多少地,我家有多少钱,门当户对,父母包办。
爱情是什么?双方快乐吗?不重要的。
这很冰冷无情,很多人在没有爱的婚姻中过了一辈子,这样的理性生意,让我们至今心有余悸。
后来,爱情至上的「感性婚姻」取代了「理性婚姻」。
这种新的理念告诉我们,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感觉才是关于婚姻的唯一指引,如果你爱对方,那就够了。
父母不满,物质基础,性格差异?在爱情面前统统让步。
但问题在于,这份罗曼蒂克的理直气壮真的会带来顺利的婚姻吗?
中国近40年来,结婚率不断下滑,离婚率却持续攀升。
不少人走进婚姻,当激情褪去才发现,两个人是骨子里的全方位不匹配,原来爱神的指引也不可靠。
是时候进入婚姻的新纪元了,我们或许需要全新的心理学婚姻视角,建立新的规则。
未来的婚姻,不应该是完全理性的,也不应该是完全感性的——人们不该为了条件或者单凭感觉结婚,而是要让这种感觉经过成熟的心理检验,再做出决策。
如何对一段亲密关系进行婚前心理检验呢?我们准备了6个问题,在说出“我愿意”之前,你或许应该好好想一想。
你足够了解自己吗?
你可能觉得,我还能不了解自己吗?我知道自己的右脸比左脸好看,不喜欢吃香菜,睡觉的时候喜欢开着台灯,紧张的时候容易抠手。
而进入婚姻,需要你了解的并不是这些。作为一种赤裸的、不设防的、全然接纳的深度依恋关系,婚姻会暴露那些你最脆弱、最疯狂、让人最不爽的点——甚至你自己都全然不知。
就像一座冰山,我们平时里的社交和独处,只呈现出海面上的冰山一角,而只有进入深度关系中,才会见识到水面下的冰山。
什么让你抓狂?什么让你不安?什么情况下你会变成一头自己都害怕的愤怒狮子?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如果你志在职场,却为一个工作狂男人当贤内助,痛苦是注定的。
了解这些并不容易,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的经历,需要你对自己足够诚实,并有探索自我的勇气。
早一些花时间弄清楚自己“水面下的冰山”,并在进入婚姻前和对方坦诚交流,找那些能接受你这些问题的人。
我们都不完美,但婚姻是两个残缺的人共同组成一个避风的港湾。你越是了解什么让自己受伤,越不容易把自己的恐惧投射到他人身上;越是清楚什么能让自己快乐,就越容易跟其他人愉悦相处。
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就无法指望别人来爱你。
你足够了解对方吗?
除了少数闪婚族,我相信,在婚前你已经花了不少时间了解对方。你或许见了他的朋友和家人,去了他成长的地方,甚至弄清楚了和每一个前任分手的理由。
但这远远不够。
人和人的差异之大,远超过你的想象。有时候,对一个人无伤大雅的举动,却会让另一个人生不如死。你只有深入对方的潜意识,才能真正明白他为何快乐又为何愤怒。
这比了解自己更难,因为很可能对方也对自己一知半解,但这正是亲密关系最让人着迷的地方,这是一趟通往你们彼此内心深处的冒险旅程。
如何从心理维度上了解一个人,你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1. 放下内心的想象,尊重事实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对伴侣往往有很多理想化的投射,这让爱情得以发生,但也阻拦了我们去了解真实的对方。
所以第一步就是要分辨你对对方的看法,哪些来自你的想象和需要,哪些是事实。
比如一个内心比较虚弱、自我价值感很低的女生,很容易把伴侣想象地非常强大和完美,因为她需要一个这样的人去依赖,那她就会有意识地忽略对方脆弱的地方。
2. 看他做了什么,不要听他说了什么
比起语言,行为更能反映出一个人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如果一个人嘴上说着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但却总是不自觉地迟到或者把事情搞糟,那他就是在说谎。
有时候对方的一些行为可能让我们受伤和困惑,这时你可以去关注做这件事对他有什么好处,而不仅仅是关注对错,从而知道是什么渴望让他愿意这样冒险。
3. 走进童年和原生家庭的伤痛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受原生家庭影响很大,尤其是亲密关系,基本就是早期和异性父母关系的映射。
如果你对他的童年和原生家庭一知半解,你就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这个人。
一般来说,比起他五岁那年在手工比赛中拿了第一名这样的欢乐时刻,那些父亲的怒吼带来的伤痛感受会更有意义。
创伤是一个人内心最脆弱的地方,也是了解一个人的“关键钥匙”。
你们是两个具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吗?
人们对婚姻的担忧往往聚焦在物质条件上,容易忽略人格的成熟度——对于婚姻质量来说更为重要的东西。
很多人结婚只是由于自己心里有太多来自原生家庭的“不满足”和对现实利益的“不安全”,自己在心理上还是个需索无度的“巨婴”,于是婚姻便成了“父母“。
这样进入婚姻的结果,必然是失望,因为实际上婚姻无法解决你的任何问题。
正如《亲密关系》一书中所说:依附的代价,是一种不真实的结合关系。这种结合的动机是需求,而用来联结的胶则是牺牲。事实上这根本不能算是结合,应该叫作奴役才对。
如何区分是巨婴还是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有这样几个观察角度——
1. 成年人自己完全可以掌控生活、照顾自己、不需要依赖任何人让自己快乐和满足;而巨婴充满匮乏,希望对方来让自己快乐,解决自己的不安。
2. 成年人在关系中会主动付出,而巨婴更多是索取。
3. 成年人对婚姻有更理性的认识,而巨婴对婚姻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认为“理想对象”应该满足自己的所有需求。
如果你或者你的伴侣还是巨婴状态,或许当下自我成长是更要紧的事情,进入婚姻对你们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你们存在根本性冲突吗?
关系中存在冲突很正常,如果能够解决,冲突是一个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彼此的机会,但对于有些冲突来说却不是这样的。
如果你和对方最大的恐惧是矛盾的,对方面对恐惧的解决策略恰好能激发你最大的恐惧,那这就是根本性冲突。根本性冲突很难达成共识,每次爆发给关系带来的更多是伤害而不是滋养。
比如依恋模式的冲突就是这样,焦虑型依恋者渴望亲密,恐惧拒绝,而回避型依恋者恐惧亲密,习惯逃离和回避(可以点击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者查看之前关于依恋模式的文章)他们因为依恋分歧而产生的争吵是无休无止的,唯一的出路就是逼迫其中的一方,为了心爱的人而步步退让。
根本性冲突可能有这样一些特征——
1. 你们关系中的大多数冲突都围绕一个点,或者每次冲突背后的本质原因都是一样的。
2. 这样的冲突始终无法得到解决,到后期你们不得不一致采取回避策略。
3. 冲突每次爆发都很剧烈,会激发你强烈痛苦的感受。
当然,根本性的冲突分歧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进入婚姻,但需要双方心智具有相当成熟度,对此有一定的认知,并愿意持续为关系努力。
你们在这段关系中足够真实吗?
能够进入婚姻的重要前提,双方在关系中一定都是真实的。因为婚姻就像一个放大镜,没有比这更赤裸亲密的关系了,你在恋爱中回避和虚假的部分,在婚姻中一定会显现出来,那时候反而会对关系造成更大的伤害。
如何判断这段关系是否真实呢?武志红老师曾经提出一个判断标准——你是否可以表露攻击性,或者说这段关系是否能承接你的攻击性。
为什么经常看到人们在亲密关系中各种作,因为我们本能上都在寻求这种感觉——可以在一个关系中表达自己的攻击性,这样一来,你才是真实的你自己,然后关系才可能是真实的。
能够表达攻击性有两个重要的前提:对方有力量的,不会被你的攻击性击垮;对方是善良的,不会报复你。只有确认这个前提后,我们才敢表达攻击。
如果你正处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可以借此判断你们关系的真实性。
你们关于婚姻的信念一致吗?
这一点往往被很多人忽视,我也是在经历了几段失败的感情后才意识到,对关系的信念其实很重要。
抱着一定要走下去的信念,你们有一天还是可能会分开;但如果抱着无所谓走到哪里的心态,你们一定会分开。
亲密关系比我们想象得更加艰难,再恩爱的夫妻,一生中也会有100次离婚的念头,50次掐死对方的冲动。而如果对婚姻是有信念的,你们会愿意为此努力,不会遇到困难轻易放手。
一段有信念感的关系——你们不会对这段关系的未来避而不谈,不是美好的憧憬,而是非常具体的规划,比如你们家里如何装修,关于育儿双方如何分工;你们出现问题时会尽可能想解决策略,但分手从来不是策略之一。
事实上,对于这段关系是否有信心,你心里其实一直都知道。
……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点关于婚姻的看法——
和不少年轻人一样,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抗拒婚姻,即使在很稳定的亲密关系中。因为我很困惑婚姻的意义,既然婚姻的成本这么大,又这么艰难和麻烦,何必非要结婚呢?
我想,这种抗拒大概出自恐惧和无知,一方面担心错误的选择背负的巨大代价,另一方面又不知道什么才是对的选择。
而如今,越了解关系中隐藏的陷阱,对自己和对人性有越深的认识,我的勇气也多了几分。亲密关系是可能有结果的,而只有心智成熟的人才有一窥真爱的机会。
当我们有一天不再“谈婚色变”,就能真正领悟到:
婚姻的难或许就在于,你们会逐渐认清彼此的全部真相——真实的你们并不怎么迷人。
但这也正是婚姻的魅力所在——当一个人看清你的全部后,依然愿意和你在一起。
作者:寒冰 / 编辑:昱轩、苏小菲
本文为公众号【看见心理】(ID:kanjianxinli1)原创。治愈,始于看见。在这里,看见你的心理与生活,看见你内在生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