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贞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女子?
若询问韩国人,韩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恶女」是谁?想必很多人都会回答张禧嫔(1659-1701)重新回顾「恶女倍出」的李氏朝鲜(1392-1897)时代,这些公认的恶女,她们真的有这么坏吗?还是她们的所作所为是被时代所逼的?这就的从第一位女主角张禧嫔谈起了。
在2012年左右,韩国穿越时空爱情剧《仁显王后的男人》曾广受欢迎。剧情描写的是朝鲜肃宗时代,由于张禧嫔狂妄骄纵,又与南人党结党营私,让肃宗决定迎回被废去王妃头衔的仁显王后的故事。然而,剧中张禧嫔的戏份并不多,抑或说被掩盖了。
为什么呢?虽说大多数韩国人,视张禧嫔为史上第一恶女,然而来到二十一世纪,韩国人似乎也重新开始反省,张禧嫔是否真如史书记载,如此的恶劣、这么的坏。
这一点,从近几年来拍摄,有关于张禧嫔的影视剧就可见到端倪。此位真实存在过的恶女,首次出现在韩国电视屏幕上,是1961年的同名电视剧《张禧嫔》,当时的张禧嫔,则是被冠上「妖女」、「恶女」等恶名,担当张禧嫔一角的演员为金智美;林权泽导演于1968年,又再度改编史实,拍摄了电影《妖花张禧嫔》,我们从片名,即可看到张禧嫔再一次以负面形象出现。然而,有趣的是,当今我们所看到的张禧嫔形象,可说是越来越模糊,且也渐渐摆脱过往邪恶、妖女等负面形象,2013年,韩国上映的电视剧《张玉贞,为爱而生》中则完全去除了张禧嫔妖女形象,甚至连中性的王妃称号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视她为一位凡间女子,且为爱而生,而当初出演这位为爱而生的女子,还是韩国当地著名女星金泰熙呢。
但这样的转变是偶然的吗?还是当代人逐渐重新评估张玉贞呢。那么,她究竟是一位怎么样的女子?我们得先从张禧嫔的出身与入宫谈起。
张禧嫔的出身
张禧嫔(1659-1701),本名张玉贞,为朝鲜时代肃宗宠妃,史书多称她为禧嫔张氏,或者张禧嫔。然而,说到张玉贞的家世与背景,其实不算太差,为朝鲜社会中人(官员妾所生之儿女)阶层。
众所皆知,朝鲜社会内的身份等级划分,十分严格,大致可分为两班、中人、良人、贱人。但随着韩国历史学者主张的不同,区分也不一样,诸如有人主张分为两班、良人、贱人(李相佰),也有人在两班和良人之间,插入中人,在良人和贱人之间,插入身良役贱(千宽宇),甚至有人主张,朝鲜初期只有良人和贱人,这两种社会身份(韩永愚)。
但不论哪位学者的理论与主张,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朝鲜后期出现的「中人」,属于社会中间阶层,位于贵族「两班」和「常人」(一般百姓,包含从事低贱职业,如屠夫之人的白丁)中间地位,换言之,中人指的是社会中的第二阶层,高于常民、白丁与贱民(泛指奴隶、娼妓、贱妾所生之儿女),但又低于两班贵族,用今天的话来说,「中人」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
再者,根据史实记载,张玉贞的家族,早在高丽王朝时期(918-1392),就已是著名的官宦世家。张家几代子孙纷纷入仕司译院,且多人在科举考试摘得「译科状元」,如张玉贞的亲哥张希栻,就是译科状元。这里的译科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参加外交公务员考试,榜首考上第一名,成为首席翻译员、口译官。
而在张家几代任职「译官」背景下,家族也渐渐发达,成为大家。但是,区区一个小译官,于官途上怎么可能「发达」呢?翻译官不过是陪随高官们,接待外国使者,负责翻译双方对谈外语罢了,哪有油水可以捞?甚至发达呢?
原来,当时朝鲜的译官除了本身具有翻译员身份外,也具有外交官的权责,可以说是身兼二职,享受的特权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而当时朝鲜王朝外交方面主要交流的对象就是中国的明朝和清朝。十七世纪的中国正值明清交替之际,政局极度不稳,谁都无法预测,最后称霸中原的真命天子是谁,因此,朝鲜在挑选对外交流的译官,也特别严格与谨慎。而译官除了能讲得一口流利汉语外,最重要就是察言观色,因为朝鲜国内君臣上下都知道,万一与中国交流时,一个不小心站错了队,得罪了之后一统中原的「大哥」,那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
正因为此,能被挑选成为对外译官之人,绝非是泛泛之辈,他们个个能言善辩,长袖善舞。他们在担任译官工作时,由于语言便利,与兼具外交官特权之身份,加上自身察言观色的功力,不少人私底下也做起生意来了。就这样,译官除了有朝廷的信赖与支持外,加上又跟中国往来做生意累积了为数不少的财富。说到底,当时的译官不要太过于滥权,损害了朝鲜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可说是肥差。渐渐地,这些译官们也主导起朝鲜王朝的对外贸易,所以这批人到最后,也被人戏称为「译商」。
「余孽」张玉贞入宫,肃宗却一见倾心
张禧嫔入宫与肃宗的宠爱
张玉贞堂伯张炫,在历史文献《朝鲜王朝实录》内,被人描写为国中巨富。此外,连之后出现的张玉贞的死对头,仁显王后的兄长闵镇远,也在自己的著作《丹岩慢录》中称赞张家的财产为富豪甲一国,可见张玉贞着实出身于一个不错的译商家庭。
张玉贞的生父张炯,在世时也官拜译官,但他在张玉贞11岁(1669年)时,不幸病逝,享年46岁。此时家中仅剩生母尹氏,与其他两兄妹(张希载,与夭女张氏),之后,张玉贞多为堂伯张炫照料。
那么,张玉贞又是因何机缘,而入宫的呢?这就不得不提,朝鲜王朝政治的一大特点,即是党争政治。党争政治源于之前推翻燕山君的中宗反正,并在宣祖时期发展出雏形。当初,党争只分为东、西两派对立争执,看今日谁在朝廷内得王宠,进而壮大自己党内势力,打击他党与异己。后来,党争越来越严重,宫廷大戏也越演越烈,最后分化为四色门阀,即老论、少论、南人党、北人党。其中老论乃从西人党分化而来,朝廷内的党派斗争延续百年且不间断。
如肃宗于1674年一登基,党争马上就发生了。就是著名的南人党在「甲寅礼讼」内,战胜宿敌西人党,成功获得朝廷话语大权。但好景不长,六年之后(1680),包括南人党领袖许积之子,许坚在内的众多南人党成员,因为涉嫌参与篡夺王位政变(肃宗六年,史称「三福之变」),吓得王位都还没坐热的肃宗,立即强力镇压。
肃宗这一镇压,牵连到南人党所有人士,几乎南人党大臣全因「三福之变」,被牵连问斩或发配远疆,史称「庚申大黜陟」。尔后,在「甲寅礼讼」前,被打压的西人党,也重新获得肃宗信任,取得执政发言权。
而照顾张玉贞的伯父张炫,因暗中资助叛变的福昌君、李桢等人,东窗事发后肃宗的「庚申大黜陟」清算名单内,当然也少不了张炫一份,最后沦落到抄家远配。一下子失去经济来源,迫于家境生计的张玉贞,于1680年入宫。
入宫的张玉贞入宫,因为遭受到「三福之变」余波影响,入宫后马上遭到他人冷言冷语,嘲笑为负罪之人的「余孽」,甚至众多宫女避之唯恐不及。而入宫的张玉贞,从最底层的「内人」,也就是身份最卑微的跑腿、端碗盘的宫女做起。
但正值花样年华的她,一入宫没多久,就受到肃宗曾祖母大王大妃赵氏(庄烈王后1624-1688)的赏识。尽管肃宗知道,她的伯父张炫曾参与协助南人党政变一事,但张玉贞容貌气质出众,在美人面前,肃宗也一见倾心,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但肃宗倾心又能如何,当时他的元配,可是朝鲜王朝出了名的严妻,也就是仁敬王后金氏(1661-1680)。仁敬王后管肃宗管得很严,甚至在闵镇远《丹岩慢录》内,还记载着严妻仁敬王后之形象,为「性严,上甚惮之,终后之世不敢有私于宫人。」翻成白话文,即是「这位正宫元配管老公管很严,即使你是当皇帝的,每天晚上都要给老娘乖乖回殿内睡觉,不要老在后宫晃悠。」
但这也不意外,我也能体会仁敬王后为何如此严厉管束肃宗,且必须为她说句公道话,王后若能替国王生下儿子,家族成员马上鸡犬升天,未来荣华富贵不在话下。再怎么想,身为王后的她也不能把这重责大任让给她人。
再者,肃宗一脉三代单传,人丁单薄,有此压力下,仁敬王后她一生所盼望的,就是要为肃宗生个儿子,延续王族血统,好让自己有个历史定位外,也能让家族荣耀三级跳,因此,说什么也不准让肃宗轻易地来到后宫,接近其他女人。
但是,千算万算,不如老天爷大笔一画,肃宗四年(1680),仁敬王后过世了。仁敬王后过世后,肃宗犹如脱缰的野马,摆脱过往拘束,在宫内三不五时就去找张玉贞,恩宠疼爱有加。大白天两人也在宫内你侬我侬的,就连肃宗之母王大妃金氏(即明圣王后, 1642-1683)也看不过去,因为在肃宗之母明圣王后眼中,仁敬王后刚过世不久,宫内丧期也尚未服完,就出现了这么一位勾引肃宗的小妖女,就情理法而言,都说不过去。于是,明圣王后一气之下,便下令将张玉贞驱逐出宫,并且在仁敬王后丧期过后,于肃宗五年(1681)五月,立即选定兵曹判书闵维重15岁之女闵氏,即后来的仁显王后(1667-1701),为肃宗继妃。
入宫短短一年的张玉贞,被赶出宫后,据《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记载,辗转被收养在王族崇善君李澄(仁祖废贵人赵氏之子)家内。张玉贞眼看着取代她宠妃地位的仁显王后,心虽有不甘,但她只能等待机会,再一次接近肃宗。
两个女人的战争,这时才正要慢慢展开。
利用「党争」保荣华富贵,张玉贞成祸国殃民的宠妃
仁显王后的慈悲?
接替仁敬王后之位的仁显王后闵氏入宫后,一心所想的,跟肃宗元配一样,就是替三代单传的肃宗生个胖娃娃,好有个人继承王位。但事与愿违,肃宗几次临幸仁显王后,皆无好消息。
一晃眼,三年过去了,不知道是仁显王后本性慈祥,还是别有考虑?因为,基本上能当上正宫王后者,先不论生下王族血统能为自己家族求得荣华富贵外,光是自身处于王后之位,在宫内所享受的权力,普通人说什么也不会轻易地让出位置来。但仁显王后竟出乎大家意料,于一日主动询问起肃宗,是否要再度接回被驱逐出宫的张玉贞,回来服侍他。究竟是仁显王后仁心宅厚、单纯天真?抑或为了国家整体考虑,冒着牺牲自己的权力与义务而提出此建言?还是,她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根本怀不了孕呢?
到底是什么动机让仁显王后请肃宗召回张玉贞迄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可信的是,历史上的仁显王后至死至终,未替肃宗产下一子。
肃宗之母明圣王后惊闻仁显王后向国王提议,召回张玉贞之事说什么也不肯,因为当初可是她亲自把张玉贞逐出宫外,今日若再把她迎回宫内来,无非证明她当初的决定是错的,且以后宫内的人会怎么看她呢。所以,明圣王后毅然决然地退回仁显王后建议,喝止肃宗打算迎回张玉贞之举。
但,时间可没给这位明圣王后太多日子。
肃宗九年(1683)12月5日,明圣王后过世。等宫廷上下众臣、仁显王后依照孝道,服完丧期后,于肃宗十一年(1685)12月5日,「上亲诣永慕殿,入哭四拜,出御斋殿,易禫服玉色团领乌纱帽黑角带,复入哭四拜,还御斋殿。领议政金寿恒以下,以次行三献礼。祭罢,上还宫。」(《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卷16,肃宗十一年,12月5日条)她再度请求肃宗召回张玉贞,让张玉贞试看看,好让王室有后。
不到三个月,张玉贞于肃宗十二年(1686年)2月27日,再度重返宫内。
正所谓小别胜新婚,肃宗与张玉贞分开多年,且又加上仁显王后「深晓大义」之慈悲,这次张玉贞回到宫内,受到的肃宗恩宠更胜于往日,甚至宠到贵为王后的仁显王后,有时候叫宫女去请张玉贞前来聊事,也「唿之而不应」,叫不动这位托她的福,才能重新回到宫内的女人。
一次两次三次四次的「唿之而不应」,日积月累下,让仁显王后也对恃宠而骄的张玉贞起疑,深怕如此下去,不知道哪天,贵为王后的她,也得亲自前去向张请安,甚至她的王后位子会不会哪天被「背骨」的张玉贞夺去。
于是,仁显王后想出了一个绝妙点子,就是分散肃宗的注意力与体力,她从宫廷外请求西人党帮忙,招入西人党重臣金寿恒的亲戚,金昌国的女儿金女入宫来服侍肃宗,即后来的金宁嫔。
多一个姊妹多一份力,仁显王后心想引入金宁嫔,必能顺利分散肃宗投注于张玉贞身上的恩宠,但事与愿违,能成为国王宠女之人,必定不简单,哪是仁显王后随随便便找来的金宁嫔就能取代的呢。
果然,仁显王后这步棋下得不好,甚至产生了反效果。肃宗无视「工具女」金氏入宫,正眼瞧也不瞧她一眼,甚至由于金氏的存在,让肃宗相较一下更觉得他的宠妃张玉贞更加美丽动人。也不知肃宗是否真要气一下金氏,于肃宗十二年(1686)12月10日,肃宗封张玉贞为淑媛(从四品);且又才过了短短两年,肃宗对张玉贞宠爱与日俱增,又于肃宗十四年(1688),升张玉贞为昭仪(正二品),势力地位直逼仁显王后。
而被升为昭仪的张玉贞也知道,要登上正宫王后的宝座,要走完最后一里路,只凭她一人之力,是绝对办不到的。且她也已经渐渐感受到仁显王后现在也已经开始提防起她了,这从仁显王后外调金宁嫔入宫的举动即可看出。
因此,脑筋动得快的张玉贞,心想若要成为真正的王后,欲掌握到权力,身边必须要有人,万一宫里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像仁显王后一样,马上从外得到支持,于是她决定在宫内,开始培养自己人,好壮大自身势力。
张玉贞的回击
五百多年的李氏朝鲜,王朝统治内,有一大特点,即「党争政治」。当然,张玉贞欲于宫内壮大自己势力,也巧妙的利用「党争」之途。
根据史实《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卷18记载,肃宗十三年(1687年)6月16日条目上,已见张女之「奥援」,「后宫张氏之母,卽赵师锡妻家婢也。师锡少时私通,及为张家妻后,犹时时往来师锡家。杭又师锡从妹之子也。及师锡拜相,一世举疑其由于奥援。」张玉贞在奥援下,将她母亲尹氏的相好赵师锡,拱上右议政之位高位。在朝廷外,张玉贞也已勾结兄长张希载与之前收留她的崇善君之子李杭等势力,这些人都是在「三福之乱」失利的南人党,他们尽其可能地帮助在宫内得到肃宗宠爱的张玉贞,同时也等待有那一天,再度夺取西人党政权,双方可谓互助合作,双赢局面。
此景,我们在《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卷17,肃宗十二年(1686),12月10日条目已可清楚见到,宫内外张玉贞结党之大的记载,「未几,遂封张氏为淑媛,于是,澄妻常赞誉于慈懿殿(庄烈王后),慈懿殿春秋倦勤,甚信澄妻,故偏爱张氏而疏内殿,是时澄妻内则日浸润于上及慈懿殿,外则使其子杭,与张氏兄希载合谋,缔结桢柟余党,昏夜聚会,谋危坤极。」且众臣也已经观察到,如此下去,忧心张玉贞恐怕对未来朝廷政局造成不良影响,「张氏代升壸位,猗欤明圣母后之长虑明见,实是史牒之所未有,而以我圣上英明刚毅,犹有此无前非常之举,甚矣女宠之蛊心丧德也。呜唿!岂不大可惧哉?……〔张玉贞〕外则使其子杭,与张氏兄希载合谋,缔结桢柟余党,昏夜聚会,谋危坤极。」换句话说,仍未掌握大权、历史话语权的张玉贞,在此已被贴上祸国殃民,每天急于算计「谋危坤极」之宠妃状。
但人往高处走,更别提曾经遭遇过「三福之祸」,家庭惨遭党争清算的张玉贞,相较起仁显王后,抑或宫内任何一个人而言,她更显得不安。尤其当她享有权力、肃宗恩宠时,她脑袋中所想的除了感谢肃宗外,更深的体会是如何能让此时此刻所享受的恩宠,持续到永久,不被他人剥夺。
另一方面,此时与张玉贞联手南人党的想法,也是如此。南人党最终之目标,就是帮助张玉贞登上王后宝座后,再借张玉贞之力清除之前让他们沦落至此的政敌西人党,重回执政。
而促成南人党计画的绝佳机会,就在于肃宗十四年(1688)。
「善妒」妖女产下皇子,张玉贞逆袭仁显王后
张玉贞成为王后之途
肃宗十四年(1688)十月二十七日,张玉贞于昌庆宫就善堂,产下肃宗第一个儿子李昀,即后来的景宗。
当时,朝鲜王朝有什么事情,能比起肃宗得子,更为重大荣耀的事呢?尽管宫廷内有着一堆姊妹,嫉妒集王宠于一身的张玉贞,在宫外也有担心张玉贞崛起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政敌们,但那又如何?也只能两手一摊。
但此时,偏偏就出现了,有一位想要挑战王宠的臣子,官拜司宪府持平的李益寿。他如何挑战王宠呢?肃宗十五年(1689),在张玉贞生母尹氏入宫探望时,李益寿大胆拦下尹氏所坐的轿子,拦下来就算了,还放把火烧了这轿子。这一烧可是让肃宗大怒。与其说,李益寿烧了肃宗丈母娘的轿子倒不如说烧了肃宗宝贵儿子李昀祖母的轿子。肃宗一怒之下,便将李益寿罢职,并杖杀参与此事的司宪府禁吏及皂隶。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玉贞现在她的身份地位,可是「二人之下,万人之上」,哪二人之下呢?除了肃宗外,那就是仁显王后。
当然,张玉贞也非省油的灯,打铁趁热的她,趁势抓紧机会,在肃宗喜获王子之际,大肆向肃宗进言:「现在都有儿子了,还要仁显王后干嘛?」、「殿下,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怎么还有那么多后宫?有了我们的宝贝儿子李昀,你还不满足吗?」等等。
起先,肃宗不以为意,以为张玉贞只是吃醋,没有安全感罢了,笑笑敷衍,直到有一天,张玉贞进了仁显王后欲危害太子的话语,「殿下,你今天有没有注意到,仁显王后看我们儿子那个眼神,好像要把他吃掉一般」、「王上,仁显王后最近都不来看我,会不会是不想看到我们儿子啊?」等,才让肃宗重新反省,宫内仁显王后地位与存在。且肃宗每天听到张玉贞这样的「洗脑」言论,自己渐渐也都怀疑起,仁显王后是否真如张玉贞所描绘的,那么心胸狭窄,讨厌太子呢?最后,他也疏远了仁显王后。
肃宗十五年(1689)正月,张玉贞被封为正一品「禧嫔」,尽管此举引来轩然大波,朝廷内掀起众臣舌战争论,但终究阻挡不了,朝鲜王朝张禧嫔正式登场。
张禧嫔的逆袭
张禧嫔生下李昀后,肃宗对她宠爱达到最高点,于是她决定痛下「毒舌」,于一天对肃宗说道:「我最近听人家说,仁显王后私底下策划,想要鸩杀王子,怎么办啊?」肃宗一听到这件消息,吓了一大跳,平常后宫内打打闹闹、嘻嘻哈哈,本为稀疏平常之事,因为后宫众女都是为了争王宠,难免会说说看不顺眼姊妹之闲话,肃宗也只当做玩笑听听。但是拿人的生命,而且还是拿太子李昀的生命开玩笑,这可不得了!不管是真是假,三代单传的肃宗听进去了。
该说当时肃宗中了张玉贞的挑拨离间计?还是他护子心切?就史实记载,肃宗一不做二不休,在肃宗十五年(1689年)4月21日到23日,短短三天时间之内,肃宗便以「善妒」之由,火速废掉仁显王后之位,同时也一并把她之前找来的「工具女」金贵人(此时金宁嫔已升为「贵人」)赶出宫外,贬回私宅去,「丙寅年间,自禧嫔初为淑媛之后,党于贵人,愤恚妬嫉之状,不可胜言」、「治乱兴废,罔不由于后妃,目今宫闱之间,旣无幽闲贞静之德……及其妬心未售,计无奈何,则自做先王先后之敎,公然倡说,肆行胸臆,历观前史,后妃之怨恚者,间或有之,而未闻假托舅姑之言,凌蔑君上,回邪奸恶,如今日者也。」
然而,为何张禧嫔会痛下毒舌,一定得把仁显王后赶出宫外呢?史学家大多归于她的个性「善妒」。
但严格来说,有哪个女人不善妒的?又有哪个女人不渴望,她最爱的男人眼中,只看到她一人,更何况这个男人,还是朝鲜王朝最有力量、权势的肃宗。
「善妒」实在不足以罗织,打造张禧嫔之后成为妖女之形象。
张禧嫔顺利地一并扫除仁显王后与她所带来的「工具女」金贵人后,这时,她才真正感觉到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感。且逐出仁显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不知道是国内不能没有「国母」之局势,还是张禧嫔魅力无法挡?在她产下麟儿后,同年肃宗十五年(1689年)五月,肃宗擢升张禧嫔为朝鲜王妃,且重新起用南人党,同时把朝廷内支持仁显王后的西人党众臣,纷纷逐出朝廷,其中还赐死西人党重臣金寿恒、宋时烈等人。这一举动之大,连史学家都大书特书,称因张禧嫔之妖女魅力,兴起朝鲜的「己巳换局」之变。
但张禧嫔正式册妃仪式之日,因正值庄烈王后丧期,所以延到肃宗十六年(1690年)十月丧期结束后,才正式在宫内举行册妃仪式。
然而,在此守丧期间,宫内大戏也没闲着。由张禧嫔的儿子李昀,于肃宗十六年(1690年)6月16日被册封为「王世子」。
王世子,简单地说,就是未来要继承王位的儿子,且据史实记载,在7月19日,张禧嫔还为肃宗生下了第二个儿子李盛寿,不幸的是,张禧嫔分娩时,出了点差错,这个小孩子出生不到百日,9月16日便夭折早逝了。
肃宗虽难过,但无损于他对张禧嫔的宠爱,因为张禧嫔帮他生了两个儿子,从保持王室血统、保障王位继承者的层面来说,张禧嫔也算功劳一件,因此,她能得到肃宗万般宠爱,也理当应该。
也因此机缘背景,这下子,宫内没有可与张禧嫔相抗衡之士,张禧嫔家族势力,也顺势蓬勃发展起来。如张禧嫔父母亲,于当年10月22日,分别被肃宗追封张炯为「玉山府院君」,张炯第一任夫人高氏,也被追封「瀛州府夫人」。此外,还追赠张家三代。张禧嫔的生母尹氏,则被封为「坡山府夫人」,且哥哥张希载也升官到捕盗大将。
张禧嫔则成为朝鲜王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中人出身,从妾晋升到国母之位的王妃。她在宫内的身份,与其丰功伟业,注定都名留在史册。
折颈麻雀血+死老鼠骨灰,张玉贞狂乱作法咒王后
年华老去的张禧嫔
但是,女人的青春是有限的,随着年纪渐长,张禧嫔美貌也渐渐凋零,更别提后宫千百人的肃宗了,而雪上加霜的是,应该是在肃宗十九年(1693)二月,张禧嫔头上感染了疖患与疮症。
当时代,人们染到疖患与疮症等慢性病,不至于急性致死,但因此病症状多痰,会导致人体不舒服、无力,渐渐造成患者日常生活起居之不便,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想象,当肃宗想要临幸张禧嫔时,得到的回答是「等一下,我吐个痰!」、「今天我没力气配合你」等,我们要是肃宗,做何感想?
且根据史实《承政院日记》记载,张禧嫔所得慢性病症状为「宿患痰火之症」,一病就病了一年之久。在日记内,还翔实记载到,宫内讨论如何治疗张禧嫔此一症状与用药之事,可见张禧嫔这一病,病得不轻。
因此,张禧嫔的病痛加上年华已老,且在两、三年中,肚子也没有个动静,传出任何怀孕好消息,此时肃宗的内心已经有些动摇了,想着该不该再去找一位,更为年轻的后宫,好继续繁衍王族后代。
然而,熟知宫廷内斗的张禧嫔,当然也知道肃宗此时此刻想法,只不过她不像肃宗的元配「妻管严」仁敬王后一般,会当面教训他,每天晚上都得准时回殿内睡。但倒也不至于仁慈到被她毒舌离间逐出宫的仁显王后一般坐视不管。张禧嫔决定旁敲侧击,从朝廷内官员臣子下手。
南人党与西人党之政争
张禧嫔成为王妃后,于朝内广纳党羽,其中最为重要人物,就是我们前方提到,「阴谋论」的把她送入宫内的南人党,官拜右相闵黯等人。而张禧嫔也透过南人党大臣势力,顺利地把自己的儿子李昀推上王世子的王位,理当是帮自己的晚年买了一个大大的保险。
但权力使人疯狂,张禧嫔恨不得现在宫廷内外,全是她自己的人,因此不论是公开或私底场合,她多次向肃宗进言,要多多采用南人党,多听哪位南人党大臣之建议等。
这样超过其身份的话,让肃宗深感不舒服。因为,以前宫内女人讲得大多是她看不顺眼姊妹的坏话,为得就是争肃宗的恩宠与临幸。再怎毒舌的后宫女人攻击的对象,也只不过是其他一、两个女人罢了,而今张禧嫔连他在朝廷内,要如何用人,施行怎么样的国策,也要说上一句、插上一手,让肃宗不禁怀疑,之前他听信张禧嫔之言,为了保护自己的王世子赶仁显王后出宫,又提升她为国母,集王宠于一身,她还不满足吗?
到底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还是她幻想当王吗?登上万人之上,无一人之下的地位呢?——这让肃宗大感不妙,会不会下次被赶走、逐出宫的人,是他呢?
因故,肃宗为了维持朝廷内势力的平衡,渐渐跟南人党保持距离外,甚至还暗中支持失势的西人党们。其中最为重要转折点,在于肃宗二十年(1694),由西人党金春泽、韩重爀等重臣揭发张禧嫔欲借其兄长张希载之手,意图谋害废后闵氏一事。
此事件令肃宗大怒,今天张禧嫔贵为「国母」,不但没有母仪天下国母之风范,甚至还因私心,想要背着他杀害废后闵氏。今天万一要是顺了她的意,被她顺利杀掉了废后闵氏,难保下一次张禧嫔想要谋害的会不会是自己呢?
同时,另一方面,西人党等人看透肃宗心思,因此联合当时与张禧嫔关系不佳,常起冲突的少论人士,南九万、朴世采与尹趾完等人,共同发起了所谓「废嫔复位」之举,正面挑战张禧嫔。
「废嫔复位」,顾名思义,众臣诉求的是把肃宗以前废掉的嫔妃再度迎回宫内之举。而之前早对张禧嫔所作所为感到疑心的肃宗眼见朝廷众臣提出此举,心悦,也顺水推舟地马上重惩预谋杀害废后闵氏的张希载流放他到济州岛。而张禧嫔一看她的兄长落得此下场,嗅到不祥气息,自己心中也有数,看来肃宗已经开始提防起她,甚至要对付起她来了。
的确,这一次肃宗吃了秤砣铁了心决定迎接仁显王后回宫,并重立为妃,同时也将张玉贞打回「禧嫔」原形。但最让张禧嫔大感意外的是,肃宗竟也大力整肃起她多年于朝廷内外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众南人党臣子且重新起用西人党大臣,造成朝鲜王朝有名的「甲戌换局」。
这一举,让失去王宠的张禧嫔,内外无援。
西人党大臣南九万
巫女张禧嫔
甲戌换局之后,肃宗渐与张禧嫔渐行渐远。事情发展成这样,尽管张禧嫔有多么不愿意,在宫内的她也只能等待机会重新再起。
而这一等,就是7年后,肃宗二十七年(1701),仁显王后病危之际。张禧嫔为了「确保」自身东山再起,彻底消除宫内异己,她在昌庆宫就善堂的西殿内,建起了一座小神堂,同时找来巫师前来作法,诅咒躺在病床上的仁显王后早点过世。张禧嫔顺从巫师之指令,以拟真小木偶,其上洒上折断脖颈麻雀的鲜血,与死老鼠的骨灰,埋在昌德宫大造殿与昌庆宫通明殿的前院内,施法诅咒。
此场景,被后人描绘「且当其祈祝也,车姓宫人与年少宫人,着红衣起舞,而新巫持弓矢乱射曰:『吾已射闵中殿』」、「五礼着笠与绣衣、红裳,自言曰:『吾为王神之妾,己亥生,乃吾之子孙也。当降冥佑,移内厢库于己亥生。』又称以四杀神, 持弓矢向北乱射曰:『神方出猎。』盖太子房设神堂所祝,则禧嫔复为中宫, 使道越海放还,为训炼大将,世子安宁而已。五礼设祀时,又持弓矢乱射曰:『吾当杀闵氏』」(《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卷35,肃宗二十七年〔1701〕,9月28日条),足见当年当日当时作法之狂乱。
当年8月4日,仁显王后病逝。
然而,正当张禧嫔窃喜,自以为她一场天地鬼神不知的诅咒之举,后来,却被宫内一位不显眼的淑嫔崔氏告发。
三碗毒酒一饮殒命,韩国如何重新评价张玉贞?
张禧嫔自尽
肃宗二十七年(1701)9月28日,肃宗在昌德宫仁政门,亲自审问涉事宫女,大惊,原来这场巫蛊狱背后指使者,竟是张禧嫔,二十年来,集肃宗宠爱于一身的张禧嫔,又是王世子的生母,只要她不要在宫内闹事,必能安享晚年、衣食无缺,甚至荣华富贵过完一生。但为什么,张禧嫔她要这么干呢?是女人的嫉妒心?抑或女人的不安全感?还是生活在宫内,必然的命运捉弄呢?
同年10月7日,即肃宗在下令赐死张禧嫔的前一天,正式下旨,立誓「自今着为邦家之典,不得以嫔御登后妃。」翻成白话文来说,就是「以后李氏朝鲜王朝的后代王们,你们都要记住我今天所订立下来的丰家兴邦之原则,我以过来者的经验,告诉你们,那就是不能把小三提升到元配的地位啊!」
尔后,史肃宗也的确以身作则,尽管仁显王后在临终前曾建言肃宗,把她一手带进宫内不离不弃的金宁嫔任为新任王妃,但肃宗始终没有同意,是肃宗遵从他所发下的「自今着为邦家之典,不得以嫔御登后妃」誓言,还是肃宗怕任金宁嫔为王妃后,每天看到金氏的脸想到的就是之前所亏待的仁显王后呢?抑或,肃宗最担心的是,若是这次再破格任金氏为王妃,金氏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金」禧嫔呢?此后,可说托张禧嫔的福,肃宗之后的李氏朝鲜王朝(1392-1897),将近200年时间,再也没有过后宫嫔御升为王妃之事了。
同时,肃宗立誓完后,也采信众臣提出的张禧嫔罪行确凿「罪证」,「下敎曰:『谋逆罪人淑正、淑英等,诅呪承款之后,角氏、雀、鼠、骨末等物,得于大造殿东边寝室之内。此外凶秽之物,掘得于大造、通明庭除者,亦多矣』。」欲问罪张禧嫔。
然而,听到「自今着为邦家之典,不得以嫔御登后妃」此消息的张禧嫔,可开心不起来,因为「禧嫔张氏嫉怨内殿,潜图谋害,设神堂于内外,日夜祈祝,埋凶秽于二阙,不啻狼藉,情节尽露,神人共愤」的她,自己心里也有数。10月8日,肃宗正式下令,「赐药之外,更无他道矣」,命张禧嫔自尽。
根据《仁显王后传》内,描绘张禧嫔喝下毒酒时,自尽之惨状为「肃宗毫无恻隐之心,将三碗毒酒灌入张氏口中,只听张氏大声惨叫,滚落石阶,血如泉涌。一点药就足以让五臟俱裂,何况三碗毒酒,顷刻间张氏七窍俱喷出黑血,流淌到地面。以卑微的宫人之身,谋杀国母,陷害忠良,而落此下场,岂非天降之殃祸乎?」但是,我想没有比起《仁显王后传》内,肃宗看到张禧嫔自尽后的尸体,冷冷地说了一句:「把尸体丢到宫外去吧!」来得更为残酷、心寒的吧?肃宗二十七年(1701)10月10日,张禧嫔因加害国母,被赐饮毒酒自尽,享年43岁。同时,张禧嫔的亲兄,即之前想要谋害废后闵氏不成且获罪被流放到济州岛的张希载也难逃其咎,在张禧嫔自尽后,张希载被押回汉城,以「谋害国母」罪名,当众于军器寺前路凌迟处死,且张希载家属也遭「孥戮」之刑,16岁以上男性一律处以绞刑。
此外,张禧嫔的亲属家族,诸如尹氏、安氏,以及南人党重臣闵黯等人,亦被牵连处死。不过,肃宗并未将「张禧嫔」贬为「庶人」,也没有废黜张禧嫔所生的元子李昀,顺利让他成为之后继承王位的景宗。
20年之后,王世子李昀1720年继位,为朝鲜第二十代王景宗。在此之前,景宗一直供奉位于后苑的别殿的母灵。于景宗二年(1722),他依顺大臣请求,以朝鲜宣祖追尊生父德兴君为「德兴大院君」一事为典范,追封母亲张玉贞为「玉山府大嫔」,并另设祠堂「大嫔宫」(대빈궁,今位于首尔乐园洞处)来祭祀,为七大宫之一。
当景宗处理完母亲后事之后,这一位受前王肃宗宠爱的王世子,彷彿也就完成他在世上所有任务一般,于景宗四年(1724年)8月25日,于环翠亭病逝,享年36岁,同时也结束了他与生母张禧嫔的朝鲜王朝风云年代。
重新评价张禧嫔
我们在前面娓娓道来张禧嫔的一生,看到她出身译官家庭,以平凡的中人身份,1680年入宫后,陆陆续续在宫内生活近二十多年。其中藉由张禧嫔的生活,让我们一窥到当时的宫廷文化,在后宫内为了争宠,诸如肃宗第一任原配仁敬王后的「妻管严」,甚至仁显王后的慈悲,都一再显示出要当上一国之母,是有多么不容易。
即使登上国母之位,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随时都要小心有人在背后扯后腿、捅刀。这时顺应而生、里应外合的党争政治,也并非是偶然的,这从张禧嫔入宫短短二十年,就发生两次党争之乱,可见当时朝鲜王朝政治局面变化之快。
当然,张禧嫔会得到肃宗之宠爱也绝非是空穴来风,除了自己本身外貌姣好外,最重要的是替肃宗产下继承王位的王世子李昀,集王宠于一身,若是当时张禧嫔能在宫内相夫教子,做好一国国母,而非恃宠而骄,大兴党争之乱的话,也许当今史书与稗官野史,会重新书写张禧嫔的形象吧。
但令人好奇的,张禧嫔最后选择以巫术来残害仁显皇后,送她最后一里路的形象,是偶然,抑或必然呢?
这也不禁让我们反省到,为了能平安生活在宫内,真正的生存之道,该是如何呢?像仁显王后一般慈祥,最终落得遭人诅咒致死?抑或如同张禧嫔一样联合南人党来清除政敌西人党势力,甚至心狠手辣大行诅咒之事呢?
同时,若我们先摆脱摆脱宫廷内斗不言,「善妒」本身是否为女人天性呢?即使张禧嫔生下了儿子,还是没有安全感,只有紧紧稳稳地握住权力才能感到安心呢?这从张禧嫔得到大权,仍想杀害废后闵氏、诅咒仁显王后等史实,令人耐人寻味。
张禧嫔的形象,在过往许多韩国人的眼中,为朝鲜时代「妖女」、「恶女」的代表人物,且在影视作品内,也被多次演绎。甚至,韩国演艺圈也传出,若能出演「张禧嫔」的女演员,她必定是当时演技最顶尖之人,因为张禧嫔具有多面性,要演好她的确是不容易之事,所以,女演员们也都把饰演张禧嫔一事视为自身演艺生涯内要挑战的角色之一。
且我们在前方也提过,韩国最早把张禧嫔搬上大银幕的是1961年同名电影《张禧嫔》,当时饰演张禧嫔的演员为金智美。林权泽导演于1968年,又改编《妖花张禧嫔》,把邪恶的「妖女」跟美丽动人的「花」的形象,连结到张禧嫔身上。之后,张禧嫔的形象也随着史实的重估变成宫廷文化下无奈的牺牲者,之后出现在电视剧或电影内的张禧嫔「妖女」、「邪恶」的污名化形象逐渐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拍摄张禧嫔的影视作品,渐渐匿她的形象,避免正面评价。如2010年《同伊》内,主角不再是张禧嫔,反而描写贱民出身,后入宫成为肃宗后宫,告发张禧嫔在宫内施行巫术,同时也是第二十一代王英祖的生母的淑嫔崔氏之作品,戏内张禧嫔的戏份不多;同样地,2012年《仁显皇后的男人》也是如此,张禧嫔的戏份不重,剧情多集中在男女主角穿越时空爱情剧上;最后,2013年《张玉贞,为爱而生》一剧,竟由韩国当地著名的女演员金泰熙,来担纲演出这歷史上最邪恶的恶女,大有逆转形象之举。
金泰熙
以上这些,都可见到张禧嫔的多元形象。 是否今天的韩国人也在重新思考,这一位生活在三百多年前,肃宗后宫内最具争议的人物还是恶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