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红豆
2016年IP剧依旧高烧不退,悬疑探案类借此大放异彩,反观轻科幻题材,基本为小成本制作的原创剧,看似“命悬一线”,但凭清奇的脑洞和扎实的制作,亦能赢得口碑,绝地逢生。《执念师》系列烧脑剧情获得了观众的肯定,《假如我有超能力》爆笑之余引人深思,刚刚完结的《微能力者》则是脑洞MAX、玩梗MAX、挖坑能力MAX,看得人欲罢不能,豆瓣评分稳定在7.8左右,口碑一流。
该剧由腾讯视频、莱可传媒联合出品,于11月9日在腾讯视频独家播出,截至今日,播放量达到2.5亿。日前,该剧出品人、莱可传媒CEO陈蓉妍接受了骨朵的访问,为我们深度揭秘了这部剧的台前幕后。
视角独特,关照现实
每当看到美国科幻大片卷走电影市场的大部分票房,你是否也期待过科幻题材能够在中国落地?可必须承认,科幻在中国还是舶来品,本土团队不是那么好做,容易跑偏成羞耻PLAY。网剧中这种先例不少,可能有些网友看到“科幻”二字时早已准备好键盘,打算在看到雷人场景时大喷一场。然鹅,《微能力者》最终却让他们敲下了一串赞美之词,争先恐后献上膝盖。
陈蓉妍告诉骨朵,她与导演、编剧都为科幻迷,深谙科幻迷们的审美需求。超能英雄已经成为美国科幻片代表,对中国来说可能会落入套路化的嫌疑,剧中不称“超能力”而称“微能力”,其实也是一种自我调侃。小处调侃,大处却不含糊,许多小成本科幻剧选择从喜剧切入,用笑料掩盖设定或制作上的不足,《微能力者》则是认认真真地在探讨人性,气质凝重。
陈蓉妍说,“很多时候我们希望通过作品内容上面有更多哲学上的输出。做内容一定要有媒体的情怀,有了这样的价值观,才会去探讨一些人性的善恶,映射一些现象包括人类的欲望。”于是《微能力者》关照现实,引出恶魔,“有人的地方就有欲望,有欲望就有恶魔,人就是恶魔”。
一人有一个梦想,大家希望拥有超能力摆脱不尽如人意的人生,《微能力者》中四个互不相识、不同职业的小人物将各自的欲望与恶魔网站交换,从而获得微能力。但在改变人生的同时也迎来了无数麻烦,意外远远超过自己的预期。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选择题让更多网友参与讨论,网络剧的留白更是发人深思。正是这种对现实的观照,对小人物的角色准确设定,对科幻的独特见解,让区别于超级英雄的轻科幻在一众科幻迷中赢得口碑。有网友评论该剧是“披着《八号当铺》外衣的国产《黑镜》”,这样的评论也算是对《微能力者》的肯定,而与日剧、美剧媲美,也着实是《微能力者》的强能力之处。
制作业界良心,不疯魔不成活
体量小,成本低,还要拍科幻,难免就会出现五毛特效的情况,《微能力者》则不然,它回避了大场面,回避了常见的五彩超能力对轰,而是将大量特效用在了刀刃上,导演曾庆杰将自己对画面的执念发挥到了顶点。
陈蓉妍笑说,导演对天空和星空有着执念,为了制造出美轮美奂的灿烂星河,导演耐着性子一层一层渲染。“画云彩虽然不比CG、建模工程大,但其精细程度十分不容易,它需要精细的抠图,一点点渲染。”如此用心,其疯魔程度不亚于“壁纸狂魔”新海诚。效果无需赘言,直接观图。
陈蓉妍说,“剧中特效镜头有一万左右,前两集的特效极为复杂,Vella从楼上掉下来那一幕都是全绿布,整座大楼再加外部全都由特效完成。这也是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去制作,都是导演亲力亲为。”
当然《微能力者》的成功不仅只在特效的用心上,它号称网剧中“单分钟制作周期最长”,陈蓉妍解释道,“这个剧筹备两年,做本子一年,过程中不断修改剧本,甚至安排了驻场编剧进行现场调整,中间停了三次,杀青饭吃了五次,而导演第八集上线了以后还召集演员进行镜头补拍。”
这样精益求精的剧本要求,使得《微能力者》的故事十分扎实,前十集环环相扣,以两集一个单元的方式讲述几个人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境遇,悬疑感十足。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曾在医院中撞到第三个故事主人公,比如第三个故事中的疑问要到第四个故事才能解答,再比如这四个故事都以“校庆前”为时间。这些都需要观众观剧时高度集中,智商时刻在线。
“我们是一个非常擅长搭建刻画世界观的团队,很多技能上用了很多自圆其说的理论依据,导演和编剧都是理科生,我们也会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顾问,在物理、生物、化学、金融等方面做出最科学的解释。”这也是《微能力者》的另一大亮点,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看似荒谬却又无法反驳,分分钟想呼唤物理老师上线。
主创们不疯魔不成活,无怪《微能力者》能有如此口碑。在大IP的盛行的网剧市场,原创剧的道路显然更长,更艰难,但若是用诚意打造,用真心孵化,口碑与流量齐飞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打造IP需要情怀与诚意,孵化交给时间
当爆款IP的流量与口碑越来越不成正比的严峻形势下,市场对原创的需求总有一天要加大。高质量逐渐取代高产量,精品内容自然会引来影视行业大V的集体发声。“虽然我们的播放量没有大IP剧高,但我们行业口碑很好,很多行业大V都有安利。”陈蓉妍显得十分自信。
打造精品并非易事,陈蓉妍说,“如果要做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创IP,内容的生产制作、宣传发行的整套策略需保持默契性和冷静性。不能把它当成单向的影视作品,而是需要思考其用户,对用户粉丝进行管理,对IP内容的形态和给观众的期待值的点的设置都需要有技巧的、长远的规划。”
为了稳固季播模式,强化角色,《微能力者》演员基本为新人,陈蓉妍希望他们能够与IP一同成长。而在制作网剧的同时,他们推出了同名漫画《微能力者》作为铺垫。
不过,陈蓉妍说,由于漫画的故事承载量比16集网络剧大,因而需要更多的内容充实,而这次漫画上得较晚,留下了些许遗憾。“上得早一些,让更多的粉丝关注并探讨或许会更好。因而节奏可以往前提,包括第二季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刘慈欣(《三体》作者)曾说中国科幻电影不缺技术,不缺钱,缺情怀。何为科幻的情怀?不局限于自己的文化与眼界,不断向前看,向外看,向太空看。既然中国硬科幻缺乏情怀,那么软科幻向地面看,关注现实,展现真实也是一条新道路。此次《微能力者》的成功或许也会是行业网络剧的风向标,科幻片的视角无法望向太空就关注现实,用诚意与情怀做剧,时间能证明一切。
【本文为合作推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