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迈出我国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步伐。40年春风化雨,40年春华秋实,这是艰辛与坎坷、拼搏与汗水、光荣与梦想交织相伴的一段辉煌岁月。
文 | 吕昕彤由中宣部倡导,广东省委宣传部、深圳市委宣传部主导,献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电视剧《追梦》于近期收官,该剧着眼于反映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展现了深圳建设者和第一代创业者在时代浪潮中追求梦想的热血经历。凭借精良的品质,该剧一经开播,便引发了收视热潮,第一周就达到了1.156%的收视率,并且多次位列黄金时段电视剧单频道收视率榜首,尽显主旋律题材的魅力。
高水准主创团队精心打磨
“特殊使命感”贯穿创作
《追梦》的主创团队堪称“豪华”:导演余丁的代表作品有《鸡毛飞上天》《一代枭雄》《暖爱》等,曾经获得白玉兰最佳导演奖;总编剧是执笔过《平凡的世界》《新水浒传》的“金鹰奖”“金牛奖”最佳编剧温豪杰;造型指导陈敏正指导过《甄嬛传》《芈月传》《影》等多部经典影视作品;摄影指导吴阳曾执掌过《建军大业》《侯天明的梦》《遥远的距离》等高分佳作。此外,该片由老中青三代实力派演员同台演绎:由王雷、刘涛担纲主演,李依晓、任东霖、孙洪涛、尤勇、黄品沅、孙看等实力派演员倾情加盟。
台前幕后皆是超强的班底,自然碰撞出了令人惊喜的火花。据《追梦》的制片人孙洪涛介绍,该片的播出是对深圳特区40年发展壮举的纪念和献礼,团队从2016年开始酝酿,集结了10多位编剧展开深入的走访调研,还整理了“几个麻袋的资料”,历经两年筹备,用了近11个月时间完成了剧本创作,光分集大纲就修改了十多稿。直到2018年4月8日,摄制组在广东佛山开机,又辗转广州、台山、惠州、深圳、香港多地取景拍摄,历时近120天,后期制作更是反复打磨了两年多,可以称得上是诚意十足。
“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打造一部精品剧作,生动记录深圳特区发展这段伟大历史,讲好大湾区故事,传承‘特区精神’。大家都是奔着这样一种使命和目标聚在一起,因此《追梦》汇聚了业内顶尖的创作团队和演职人员。”制片人孙洪涛直言,这种特殊的使命感贯穿创作的始终,鼓舞每个人永葆初心。编剧温豪杰这样解释自己的创作初衷:“我总觉得我努力在做中国当代史上最重要的一笔,我想通过文字、影视留下一个痕迹。”
把深圳精神融入个体命运
将个体命运融入时代发展
《追梦》的传奇故事以创业为切入点,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跨度40年,细数魏东晓(王雷饰)和杜芳(刘涛饰)这对夫妻的传奇历程,展现了一个以深圳为原型的海滨村落,如何一步步走向国际化都市、实现“腾飞式”发展。导演余丁通过镜头完整地还原了中国社会变化的点点滴滴,剧组搭建了一万多平方米的实景场地,生动展现社会的飞速变迁。“这一代企业家身上有很多共性,他们有使命感。要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理想,是最值得敬佩的精神!”主演王雷如是说。主演刘涛则坦言:“拍摄期间,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忍不住想看这部戏的回放,越看就越觉得,这戏真的非常好看!”
先行者的勇敢探索,为这个时代留下了鲜活的记忆。而《追梦》之所以引发观众们的广泛共鸣,正是因为:以线性叙事铺陈开来的创业故事,其实也是特区创业者群体的缩影,魏东晓和杜芳的创业奋斗史,同时也是一代创业者的青春记忆。男主角魏东晓,经历了从转业军人到通信公司创业者的华丽转身;女主角杜芳,从一个卖砂锅粥的小摊贩,成长为房地产企业掌舵人。而他们的人生转变,与时代变革息息相关:结合剧情发展,片中再现了“深圳第一支股票”“中国第一家麦当劳”等历史事物,还呈现了“深圳国际马拉松”“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市民中心建设等改革开放成果。
《追梦》的故事发生在大海边的岭南,在余丁导演的匠心雕琢之下,全片都呈现出了一种地道的“岭南味”:比如,在刘涛饰演的杜芳卖砂锅粥的时候,寥寥几句话,让观众一听就知道是岭南人。而选定刘涛担纲女主角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她曾经在广东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对广东这块土地非常熟悉,饱含感情。另外,该片也很好地还原了岭南风貌的时代印记,摄影和美术团队走访了很多岭南村落勘景,将骑楼等特色建筑融入片中。
严肃挖掘精彩“中国故事”
探索主旋律题材市场化路径
剧中“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对深圳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40年来深圳人共同的精神标识。在制片人孙洪涛看来:“生活在广东这块热土的人,有一种显著的特质——务实肯干,开放包容。这种有容乃大、敢闯敢拼的特质就是‘特区精神”的内核,造就了特区40年来翻天覆地的发展。”剧中由个体故事构筑成的时代群像,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也展现了主创团队对挖掘精彩“中国故事”的严肃态度。
事实上,即便有精良的剧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这部作品在呈现的过程当中,为了真实还原剧中的场景和人物,也依然是困难重重。导演余丁回忆道:“拍一个一两千人的大场面时,我们在海面上拍了一个通宵。那天晚上的天气不好,潮水涨到胸口,还下着雨,我们拍摄用的气球灯被大风吹到了海绵上,已经无法使用了。但由于那场戏场面很大,镜头也很多,我们只能拍下去。当时主演王雷拿着摄像机在现场拍,刘涛在水里奔波。现场有几个年轻的群众演员含着眼泪说不累、不怕。这是我拍这么多年戏第一次遇到的场景,我很难忘。”令人赞叹的是,主创团队最终以多年的创作经验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
在此前召开的电视剧《追梦》专家研评会上,著名影视评论家丁临一表示:“中国有一句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南滨人民就是这样,我们深圳人民就是这样。我们在这部戏里看到了年轻人的梦想,看到科技创新的力量在一代一代地传递下来,给我们这座城市提供了永远的活力。”
与会领导、专家与该剧主创在总结《追梦》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主旋律题材在当代的发展之路,并表示这部作品探索了主旋律题材市场化切实可行的路径,打开了主旋律题材剧的创新之路,引领了行业创新。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及台长蔡伏青认为:“《追梦》立意宏大,具有相当的历史厚度和现实深度,彰显了广东引领改革开放之先的时代精神,是近年来国内影视剧创作的优秀之作。”
聚焦火热的主旋律题材,秉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电视剧《追梦》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的伟大实践为背景,通过讲述一家人携手奋斗走向时代前沿的故事,通过具有强烈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展示了深圳创业者“顽强拼搏、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浓缩了改革开放40年的风云变迁,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