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警醒,也令人动容。
公安题材剧又“热闹”起来。
跨国“狩猎”成功不久,暮年重归炽热的“三叉戟”又在荧幕上“燃烧”——在近期播出的电视剧片单中,《猎狐》《燃烧》《三叉戟》三部公安题材电视剧,豆瓣评分均过7分,包揽网台联播剧前三。
作为极具观众缘的剧种,公安题材在几十年的电视市场迭代中,始终是一座常谈常新、综合性强的创作富矿——近年来“披荆斩棘”的公安题材剧,也是亮点多多,并不简单。
01、特殊领域再细分,精准“狙击”
《燃烧》以一桩陈年旧案为引,串联起三代人、不同家族之间的恩怨过往,侧面表达30年来的司法改革进程;《三叉戟》描绘了三位重返一线的昔日警界传奇热血不减,最终击破金融犯罪集团的故事。
上述二剧,均隶属公安题材综合大类下的刑侦剧。长久以来,刑侦剧与缉毒剧不分伯仲,是观众最熟悉也最常见的公安题材类型。去年二季度,“大尺度”还原真实缉毒案件——雷霆扫毒“1229专项行动”的缉毒剧《破冰行动》,就以影视化的血泪教训,触达观众内心。
可以看到,用文艺作品反映时代生活,正是创作现实题材作品的责任和意义所在。而为避免同质化,影视行业开始在公安题材这一垂直领域内进行更为深度的纵深开掘,更为细分的公安题材剧不断涌现。
将闻之惊险的经济犯罪搬上荧屏,在一定程度上敲响震慑和警醒的众生,经侦剧《猎狐》就是其中之一。继《猎狐》之后,由郭京飞主演的另一部经侦剧《杠杆》,以双线并行的艺术手法,同样讲述一起跨国金融大案始末。
除了与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经侦剧,一览近两年片单,还有聚焦反电诈(电信诈骗)的《天下无诈》,展现便衣警察反扒的《抓手》,以及展现特警风采的《浴火》等。
公安题材剧的内容越发丰富,剧集视角也在发生着改变。
贴近现实,鲜活展现当下公安干警的工作内容与理想信念不可或缺,而公安形象也在近年来成为创作者们不容忽视的一部分。《黎明决战》《光荣时代》两部公安题材剧的主角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公安干警,通过演绎警察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厘清案件从而侦破的过程,颇有“忆苦思甜知后进”的意味。
缉毒剧方面,无论是《橙红年代》还是《猎毒人》,都破除了以往单纯以警察为主追踪缉毒的视角,警与民的合作,成为了贯穿剧目始终的新亮点,也反映出警民携手共同禁毒的决心。
有意思的是,一些其它元素,诸如悬疑(《重生》)、喜剧(《三叉戟》)、青春(《橙红年代》)等,作为不干扰剧集基调和主线的点缀,被加入了公安题材剧目,既提高了趣味性,也为这一剧种吸引更多圈层观众提供可能。
02、视角转变,剧与现实深度“碰撞”
通过扩充内容、转变视角、叠加元素,从而打开新的思路,公安题材剧目能走出多条不同类型但同样受人喜爱的创作路线,但要注意的是,悬浮、偶像化并非公安题材剧的出路,作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始终被兼顾,“贴近现实”这一理念不能被丢弃。
公安题材剧作的主创团队行进在“精益求精”的道路上。
《杠杆》的导演、编剧刘光,曾在8年前参与公安题材剧《营盘镇警事》的编剧工作。该剧8.4分的豆瓣评分,靠的既不是警方与毒贩的激烈枪战,也不是经济罪犯与警方的高智商博弈,而是“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中,基层民警诚挚热心为人民服务的点点滴滴。此外,他还是《卧底归来》《江城警事》等公安题材剧目的主创。
像刘光这样,长期活跃在公安题材剧目创作一线的文艺工作者(如徐庆东《重案六组》系列、陈育新《湄公河大案》《破冰行动》《燃烧》、傅东育《国门英雄》《破冰行动》《冰雨火》、刘海波《光荣时代》《三叉戟》等)还有很多。在这个领域持续耕耘的主创“靠谱”,让内容向“真实”靠近的同时,剧集想展现的思想内核,也在他们笔下/镜头里向深度开掘。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曾表示,“在公安题材的创作思维方式上,制作方要努力摆脱二元对立、不好即坏、非黑即白、好走极端的单向思维,而进入人的精神世界深处,审美地表现出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和转化性”。
在公安题材剧目中,对罪犯的细致刻画和描摹,并不是对恶势力和黑暗方的“推崇”。《猎狐》对郝小强、于小卉等人的勾勒,就是在警示世人,要遏制自己内心深处的贪欲。通过剖析罪犯一步步沦陷,最终深陷泥淖不得自拔的心理,代替说教达到更好的社会教育效果。
《破冰行动》中青年警官的敢闯敢拼,《燃烧》中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三叉戟》中老警察的壮心不已……警方队伍里,不断细分出新的警种,前辈与后浪的碰撞,都为这个特殊的行业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逐渐回归“以人为本”的公安题材,对警察的塑造,也不局限在“个人英雄崇拜”。警察同样有人性的弱点,有面对情与法的撕裂,也有初出茅庐的冲动和不理性。但正是因为这些,其对正义和真相的执著追求,才更为吸引人。
-END-
轮值主编:依梧
作者:朱云
编辑:五鹿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