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感觉,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也不知道讲出来会不会挨骂,但不讲又难受,大雪夜想了半晚,还是决定讲。
就是我感觉这个春节,大家把对春节档电影质量平庸、电影票涨价,甚至对疫情之下生活的不满,统统发泄给了《四海》。《四海》固然拍得不算好,但也的确承受了小小一部电影不该承受的舆论压力。
韩寒估计在家人都是懵的。出道二十多年,什么风浪没见过?被方舟子质疑代笔,跟高晓松、陆川笔战,哪一次不是粉丝不惜冒着跟女朋友翻脸、被老婆赶出家门的风险去支持他。
像今天这样,网络一边倒地说《四海》难看的局面,韩寒应该是第一次遇到。
我一个朋友大年初三买票去看了《四海》,个人挺喜欢,就发微博说了一下,结果被网友骂到删博。任何一个觉得《四海》还行的人,只要公开表明态度,立刻会被扣上恰烂钱的帽子。
韩老师当年用键盘抖的机灵,如今的老中青三代网友都如数奉还了。人生果然每一步都算数,没有免费的午餐,靠键盘火起来的人,最终也可能被键盘打哑火。
当然还是有人头铁,比如沈腾老师。他昨天发微博力挺韩寒,表示“个人很喜欢四海,在线心疼一下韩寒导演”。
人美心善的沈腾老师拥有逆天的路人缘,放在平时,这条微博下面,怎么着都会有支持沈老师的网友,可是这一次,沈老师也被骂恰烂钱了。
喜欢阴谋论的小伙伴说《四海》被人黑了,我不太同意。
《四海》开画之前,预售票房与想看指数仅次于《水门桥》,排名春节档第二。
大年初一的票房高达2.33亿,同样仅次于《水门桥》,排名第二。按当时的势头,很多人预测《四海》的最终票房可以达到15亿。
然而从第一批看《四海》的观众走出电影院开始,《四海》的口碑与票房同时跳崖,这情景,就像昊然弟弟飞珠江时,忽然转变的风向,猝不及防且万劫不复。
这种风向的急剧变化,一方面肯定无法人为操控,一天到晚把资本描述成神,是大可不必;另外也不能完全归罪于电影的质量不行。
电影质量的口碑发酵通常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就像去年的《唐探3》,因为质量不如前面两部,票房逐渐走低,但绝不会像《四海》这样直接跳崖。
在大年初一看完《四海》走出电影院的观众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他们自发地“黑”这部电影?
这一切,要从《四海》的宣发说起。
春节档的所有电影,《四海》的宣发拉得最满,花活儿最多,仅营销事件就高达81个。
从沈腾、尹正的二搭兄弟情,到饰演奶奶的84岁老戏骨吴彦姝做平板支撑,再到热血冲破天际的“四海歌会”,无论是不是韩寒的粉丝,是否喜欢赛车,在如此振奋人心的宣发面前,都觉得《四海》是自己春节档的首选。
《四海》的宣发也充分体现了投资方与主创的自信。在商言商,愿意砸钱当然是因为觉得这钱赚得回来。
与往年神仙打架的春节档相比,今年的春节档,如果你不爱看战争片,其实没有太多其它的选择。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因为片名,很早就被网友烂片预警,《奇迹笨小孩》这种主旋律命题作文,按以往经验也比较难有大的水花。至于春节档钉子户熊出没、喜羊羊,票房就算不差,也不会成扛把子。
这种牌局,《四海》天然拿了两王四个二,看上去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人在牌桌心在赌场,难免贪婪,宣发用力过猛,无差别地触及各目标群体,恨不是全国人民都在春节档走进电影院看《四海》,结果成也宣发,败也宣发。
《四海》的花样宣发,拉来了各个角落的人群,然后又通过一部小众化的韩寒式电影,把这些群体一一送走,得罪了个干净。
首先,它得罪了沈叔叔的电影粉。
在王宝强、黄渤相续沉寂,徐峥慢慢转向幕后的当下,沈腾毫无疑问是喜剧演员里最能扛票房的一位。这个道理,去年的贾玲懂,今年的韩寒也懂。
贾玲的聪明之处是名义上拉沈腾客串,成片直接把他剪成了男一号。并且《你好李焕英》的母女主题所引发的观众共情,也扛住了为沈叔叔而走进电影院的那部分观众的期待。
而《四海》恰恰相反,各种宣发都显示沈腾戏份吃重,结果电影成品,沈腾所有戏份基本上都在预告片跟海报里了。
沈腾饰演的吴仁腾这个人物的出现与消失,与主线故事没有强关联,也增加了一部分观众认为《四海》强行拿沈叔叔圈钱的嫌疑。
一直到现在,一些购票软件上关于《四海》的宣传点,还是“沈腾刘昊然父子情深”。
为看沈腾刘昊然父子情深而走入电影院的观众,最终发现不仅父子是塑料花感情,电影讲的也不是厚重的亲情,而是青涩的爱情。
这时候,电影好不好看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观众觉得自己受骗,愤怒的情绪被引爆,从而拉低《四海》的口碑。
人群一旦愤怒,你很难指望他们理智。所以任何宣传,效果好不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拉响群众愤怒的警报,说人话就是别把观众当傻子。
其次,它得罪了想要轻松一笑的春节档喜剧粉。
今年的春节档,对于喜剧迷其实很虐。
想看喜剧的观众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与《四海》之间徘徊犹豫良久,咬牙跺脚选沈腾弃马丽,结果看到电影后三分之一,发现海报里四个人已经死了两个,关键还死得莫名其妙、巧上加巧。
微博上有韩寒的粉丝嘲笑不能接受后半部分剧情的观众,说韩寒的人生底色就是悲剧,不可能拍出happy ending,还有人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咱就说吧,这些说法没错,也高级,但能不能在宣发的时候预个警?或者干脆坚持小众路线,不要强拉硬扯扩大观影范围,然后又责怪广大群众看不出小众文艺导演韩寒的好处。
而且这个电影,如果主打小镇青年的“少年无畏”与“青涩爱情”,换到暑期档,可能结果会不太一样。
第三,既得罪了城市机车党,又得罪了玩不起机车的小镇青年。
小红书上很多玩摩托车的网友被片花点燃了热情,装备齐全组团去看《四海》,看完发现是一部“禁摩宣传片”,被啪啪打脸的愤怒感,导致他们给《四海》差评。
别的城市我不清楚,至少在武汉,玩摩托车的圈子人均中产,有些还是富一代、富二代。
一辆适合弯道超车,能跑比赛的摩托车,一两万起步,四五万入门,十几二十万也不新鲜。
今年网上流传的过年礼仪,与上学的不问成绩,上班的不问工资,做生意的不问收入,单身的不问恋爱等等并列,就有一条:骑摩托的不问车价。
为啥?万一人家一辆摩托车顶你一套房,你说你心塞不心塞……
对于玩摩托车的探险家们来说,小镇情怀这种东西,可能真的太晦涩了。倒不一定是看不懂,而是人生还有很多更有意思的事情,即使出身于小镇的他们,也不愿意再回头了。
《四海》把机车这个贵族运动嫁接在负债累累的小镇青年身上,最后死的死、伤的伤、违法的违法,如果你玩机车,看完心头一寒,觉得䀲气;如果你是小镇青年,恐怕更觉得被深深冒犯。
二十万的车被烧了,五万的车被收了,然后你告诉我这是小镇青年的梦想,小镇青年表示我的梦想是用这些钱买套房子、付个首付。
有了以上三类人群的愤怒,女主角的负面新闻其实真的不算什么了。
虽然讨厌刘浩存的观众不少,但用它作为《四海》扑街的主要矛盾,有点欺负小朋友,这个点昨天我们已经写了。
《四海》的口碑扑街,还有一个微妙的因素,是今年春节档的电影票太贵了。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为52.8元,创下了2004年至今的最高。不仅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很多场次的票价达到百元以上,在一些小城市,电影票价也比平时翻了几倍。
▲ 大年初二,信阳多个县级市的电影票价均在70元以上
当春节看电影成了奢侈消费,大家对于低于期待的电影,宽容度自然没有那么高了。
总体而言,如果没有因为宣发与档期选择失误而造成的口碑反噬,《四海》其实可以及格,或者至少不至于难看。
韩寒目前执导的四部电影,《后会无期》能看,因为任何时代都有人梦想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单身男人开辆破车上路,打点散工维持生活,“至死是少年”的男人,在大理丽江,一块砖头掉下来能砸三个。
《乘风破浪》好看,因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仅小镇青年尚存英雄梦想,硬编出一个青年马化腾也不违和。
《飞驰人生》好看,因为赛车离普通人的生活遥远,不容易发现bug;兄弟情、父子情又是人类的共通情感。
到了《四海》,感觉导演最开始心中的故事是机车少年在路上遇到心爱的姑娘,结交了少年朋友,在看上去不靠谱其实内心炽热的父亲的支持下,克服困难实现自我。就很适合春节档。
拍到一半发现跟《飞驰人生》撞题材了,方向盘一打,变成了纯良小镇青年与大城市时代巨轮的碰撞。
这个急弯,加上前期宣发的跑偏,给了大多数观众一个“万万没想到”。
另外我还要吐槽一句,韩寒的电影让身为女性的我,在观影过程中紧张压抑。
女主要么还没出现就死了,要么已经死了穿越重生,要么莫名其妙赶紧死掉……总觉得有一把剑悬在韩寒头上——再不把女主角写死,男人可就要承担责任了。
这种东西对女性观众很不友好。当然,以上纯属个人感觉,希望韩寒同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总之,韩寒这次的运气确实不太好。但说不定也是好事,一直好运的韩寒,也许好运气用完,就该努力了。
一个娱记朋友看完《四海》跟《狙击手》,说特别佩服张艺谋,七十多岁还在不断学习、不断突破,而韩寒则一直在透支他的灵气与运气。
运气不好的人努力,是为了离好运气近一点;运气好的人努力,是为了避免好运气用光。不管怎样,还是要努力啊。新年这第一碗鸡汤,我干了,你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