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安利别人好剧啊,什么都不怕,最怕烂尾。
烂尾打脸啊!
当你满心欢喜给小伙伴安利完某剧,一扭头,它已然烂尾在灯火阑珊处。
……竟无语凝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今年开头不错、结尾打脸的港剧有两部,《再创世纪》和《蚀日风暴》。
前者开篇虽有创新,但后期人物转折突兀,便当领得莫名其妙;
后者开始剧情紧凑,往后越拖越水。
众里寻他千百度懵然回首,Sir还是找到了一部。
第一集结尾,看红了眼。
第二集整集,都有点感伤。
再往后,网友纷纷投诉“编剧残忍”,已经写死了好几位人气主角。
快收尾了,眼看已经没有烂尾可能——
《跳跃生命线》
没错,职业剧。
Sir也是被后台同学早早安利的。
这安利,你们倍有面儿。
TVB完全可以称得上职业剧匠人,产量多、范围广、分类细。
警察医生律师不在话下,甜品师、泰拳教练、股票经纪、媒人、公关、保险……网友总结了几页都写不完。
甚至连特技、刽子手、算命这些罕见题材都没落下。
来源:豆瓣@小马和小花
这次又瞄准了香港的一个特殊职业,救护员。
救护员是为尽快将于某处环境或者地方受到伤害、甚至具有濒临死亡威胁的人士提供紧急医疗服务,并且尽快将伤者运送至医院急症室接受更深切医疗的专业人士。(维基百科)
故事我们并不陌生。
热血新人卓家杰(何广沛 饰),结束10年的债务,终于考上梦寐以求的救护员,碰上严格上司麦在田(马德钟 饰),新人从自以为是到理解上司苦心再到经历一系列变故后成长为精英的故事。
Sir掐指一数,《烈火雄心》《学警出更》《On Call 36小时》等一系列职业剧全是这个套路,屡试不爽。
尽管表面上套路,实则有惊喜。
以往可能是“煮碗面给你吃”的慢火慢调,而《跳跃生命线》则是“方便面”,快煮快熟。
剧情发展速度之迅速,完全没有港剧惯有的拖拉。
对于救护员来说,在心跳停止及呼吸停止的状态,人的脑细胞于4分钟开始死亡,10分钟内脑死就已成定局。
所以救护员的工作必须快、准、稳。
前一秒还在谈笑风生,下一秒救援任务广播说来就来。
一跑,一按,一撕,一开。
火速出动!
一到事发现场,听完消防员汇报,立刻扛起装备上山。
上山后,发现伤者已经昏迷,一般剧到这里,基本就人工呼吸啊电击啥的。
来,看看什么叫专业——
虽然没有呼吸和脉搏,但救护员并未直接进行心外压或电击。
而是先以工具进行心率分析,准确判断伤情,再做电除颤……
(因为电除颤急救有风险,要依据具体情况火速做出准确判断)
接下来再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进行骨内注射。
剪开裤筒,找准位置,消毒,注射,两分钟后,再次分析心率。
伤者的呼吸和脉搏总算恢复。
待伤者状态稳定,救护员开始固定骨折的腿部,放上担架固定头部,然后带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至此,一次救援行动完成。
这样的4分钟,是专业职场剧的4分钟。
往后,每集至少出现两次救援案件,大小型案件穿插,也让整部剧的剧情发展速度很勾人。
第一集就来爆炸大场面,第三集非常与时俱进地用了超强台风作为故事背景。
别看人家特效看上去有点三毛,该认真的地方,人家还是下足功夫的。
因为《跳跃生命线》同样有着TVB职业剧的“稳”。
只要涉及职业戏份,术语台词噼里啪啦出现,连救护员在输液和用药前必须和队员确认好剂量和是否过期的小细节,都完全不偷懒。
就说个电除颤吧,步骤完整,动作细节到位——双臂张开,自动远离患者。
别以为是怕被电到。
这是因为在使用电除颤时,必须远离患者,即使是轻微的触动都有可能影响除颤器对患者状态的分析。
图片来自ZOLL Medical Corporation
对比之下,电除颤还隔着衣服的这位,请问你是给衣服除颤吗?
《青年医生》
对此,男主马德钟在访问时更表示:“每次拍事故现场的时候,消防署都会有专业人员在旁边指导我们,所以呈现出来的救护过程相当专业。”
而且专业人员对演员的表演细节要求非常高:
“任何台词和动作都不允许出错”。
但如果说专业性只是《跳跃生命线》的精致调料,那么小人物的奋斗史,才是这碗“方便面”里劲道的面。
就拿男二卓家杰这个角色来说——
相比国产职业(偶像)剧的那些拿着8000块工资,在北京能住复式小套房的“穷人”。
《恋爱先生》
卓家杰和爸爸背着10年的债务,住的是很逼仄的㓥房(月租还得6000)。
与生存环境匹配的,是人物特征——
卓家杰是一个粗口连篇的小巴司机。
人是帅,可惜,人品粗鲁。
开车靠死闯,一堵车就骂人,一追尾立马下来要钱、撕逼。
他还有个嗜赌老爸,街上一被人喊,下意识拔脚就跑,为啥?
被逼债逼怕了。
爸爸不学无术一辈子,只能在茶餐厅打工冲奶茶。
连修车喷漆都一再砍价,省下300块,都已经觉得无比庆幸。
又能省下三百块了
可以炒三个小菜加两瓶大啤酒了
这样的底层出身,从小巴司机到救护员,无疑需要比别人更多倍的努力。
为了练体能,没条件去健身房,就只能到公园的公共单双杠练习;
没地方跑步,就只能每天一大早开始跑马路。
跑步看到路上有救护车经过,巴不得奋力追上,因为觉得总有一天他也会追上。
白天要开小巴已经累个半死,还得自己抠时间,没日没夜地背消防法律条文、起早贪黑练体能。
那考进去就爽了嘛?
不,成为救护员,并不等于小巴司机的成功逆袭,真正的试炼才刚刚开始。
不难发现,TVB的职业剧与国产职业剧的最大不同,是看国产职业剧会有种错觉,大多数职业门槛相对较低,晋升空间也“无比巨大”。
简单说,就是闯关太easy。
就像《创业时代》,黄轩和Angelababy的角色素未谋面,Angelababy身为一个大型投资公司的风投经理,光凭电话交流就能判断黄轩的项目可行,甚至不惜违反公司纪律投资。
还有《北京女子图鉴》,自称独立的女主,第一份工作是一个企图占她便宜的人介绍的,第二份工作则是偶然认识的帅气多金的老总介绍的。
你看不见努力的轨迹,只看得到一个个“恰好”又“美好”的机遇。
想看现实?《跳跃生命线》不失真。
它不慌不忙地刻画卓家杰从菜鸟到及格救护员的过程——注意,救护员,根本称不上什么大理想,却一样要付出大努力。
成长,都在细微处。
一个例子就很说明问题。
麦在田的一次救援任务。
一名情绪激动的女子挥舞着菜刀威胁,让他们找来自己老公才肯罢休。
麦在田赶到女子家中,帮砍伤自己的女子和她儿子包扎,见菜刀就在桌边。
在稍微安抚母子后,你看他的应对。
神不知鬼不觉,他把拆开医疗用品的包装覆盖在菜刀上。
随后,协助的同事一来,麦Sir就让同事把小朋友带走,还加一句:
把“垃圾”也带走。
同事看到藏起的刀,心领神会。
谁知女子却突然发作,可就算以为女子又想夺刀砍人,两人的表情也没有丝毫慌乱。
最后,在女子一不留神的当隙,菜刀被转移了。
这种团队默契和应变能力,已经到了一个眼神的程度,这就是细节。
一开始,新人卓家杰是不合格的。
他仍然气质粗鲁,和其他队员也毫无默契。
一百个俯卧撑,做完了就向教官报备,炫耀自己是第一。
练习跑步,卓家杰也只顾自己跑去集合地,完全没等同伴。
他要面对的不仅是教官严厉的斥责,还有良心的谴责。
一味只顾自己,不懂得顾及同僚的生死
一味心存侥幸,无知、自私
你还没学会救人,就已经连累别人了
相比国产很多职业剧,犯错了还能怒怼上司、甩下工作证走人的这种理直气壮的主角光环。
《外科风云》
港剧恰恰很扎实地,告诉新人,什么是集体,什么是工作。
卓家杰这个人物的转变,没有一朝变天,都是水滴石穿。
编剧不断地以小事件,推动他的细微成长和变化。
让他透支,让他虚脱,让他怒不可遏之后,自己想通。
而剧中的所有角色,个个也都不是一飞冲天的英雄,而是你的街坊,你的同事,你的朋友。
平凡到会担心房租,不干活就口停手停。
平凡到不追求拯救世界,只是觉得患者一句“谢谢”,比“我爱你”更好听。
在这样的职业真实中,又与时俱进呼应当下:
比如,八号风球来了,就调侃一把为拍台风上网求赞的冒险青年。
想让人知道不一定要发社交网站
说句不吉利的话,你要是救不回来,上头条知道的人更多
台风天就别出来看浪了
我遇过不少这种情况,不是每个都能救回来
更惨还会连累了救你的人
当然最打动Sir的,其实是平凡人生中,最不平凡的心脏跳动。
也许这才是《跳跃生命线》的点题之处。
记得不记得Sir说,第一集就看红了眼圈?
因为主角麦在田。
这位麦Sir一直很专业,生活里也是个心疼妻子的好老公。
上天仿佛很优待这么努力、正面的人。
但第一集,残酷的考验就摆在他面前。
他救护了一起酒驾事故。
赶到时,司机已经昏迷,麦Sir需要立刻为他做心脏复苏。
但就在救护的过程中他得知,这人刚刚撞死了等他下班的老婆。
而他正因为赶来救援这个人,错过了老婆在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救?还是不救?
(弹幕里网友说,换成他杀了这人的心都有)
他还是救了,也因此留下了长达十年的隐痛……
他再也不知道,老婆临死前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
成为一个某行某业的专业人士,不是打赢了多少商战,取得了多少次升迁——那些KPI数据怎么可能击中观众。
只有当私人情感与职场发生极端冲突时,观众才能代入去思考:
选什么,不选什么,要付出什么代价,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才是对“专业”的最好注解。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关注:Sir电影
微博搜索关注:毒舌电影